北京市三帆中學(Beijing Sanfan Middle School)是一所由北京市西城區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民辦公助初級中學 [1] 。
學校由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在1997年創辦,作為北師大二附中初中部;2010年,北京師範大學參與共建;2015年,北京市裕中中學正式合併進入北京市三帆中學,更名為“北京市三帆中學裕中校區” [2] 。
據2019年3月中國教育線上顯示,學校裕中校區佔地面積7200平方米,其中教學樓4100平方米,有14個教學班
    歷史沿革
1997年,北師大二附中創辦“北京市三帆中學”,作為學校初中部。
2010年,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師範大學簽署《關於共建北京市三帆中學的協議書》。
2011年,學校南教學樓翻建工程啟動。
2012年,學校南教學樓翻建工程竣工。
2015年,北京市裕中中學正式合併進入北京市三帆中學,更名為北京市三帆中學裕中校區。
2016年,北師大二附中與西城區教委簽署協議,繼續承辦北京市三帆中學(含三帆中學裕中校區)
    學規模
據2019年3月中國教育線上顯示,學校裕中校區佔地面積7200平方米,其中教學樓4100平方米,有14個教學班 [3] 。
    硬體設施
據2019年3月中國教育線上顯示,學校裕中校區有實驗室、計算機房、電子圖書館、每個班有多媒體投影網路教學系統
    師資力量
據2019年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教師絕大部分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均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佔絕大部分,有市級、區級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32人、兼職教研員20人,高階教師40餘人 [1] 。
北京市學科帶頭人:趙欣、榮順傑、劉紅葉、葛秀麗、韋薔、邱嵐、李燕玲 [4]
西城區骨幹教師:田春華、李燕、李愛華、張慧豔、李穎智、路莎、苟愛玲、殷寒君、宋敏、蔡強、艾亞凡、陳思杭、謝含、劉曉輝、常原、商樂、胥華穎、劉宏霞、王乃妮、常光傑、劉爽、張全貴、王芊、李建文、吳曉玲、陳化鋒、李國紅、孟欣、冉紅霞、朱興國、蔡強、徐康、王麗萍、錢瑋、李琳、易曉丹、李桂芬、朱建軍 [5]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 中考成績
據2019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每年初三畢業生中,有80%左右考入市重點高中。每年有150人左右升入北師大二附中。
據統計2006年至2010年,僅從北京師大二附中畢業的來自三帆中學的學生中,就有200餘名保送或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繼續深造,2010年、2011年北京師大二附中獲得北京大學自主招生校長實名推薦資格的六名學生中,就有五名初中畢業於三帆中學 [1] 。
- 素質成績
| 時間 | 學生團隊 | 賽事名稱 | 獲獎情況 | 
| 2015年 | 北京市三帆中學乒乓球隊 | 西城區中小學生乒乓球比賽 | 高中女子單打冠軍、高中女子單打亞軍、高中女子雙打冠軍、 | 
| 初中男子單打冠軍、初中男子單打季軍、初中男子雙打冠軍、初中混雙亞軍 | |||
| 初中女子單打冠軍、初中女子單打亞軍、初中女子雙打冠軍 | |||
| 2016年 | 北京市三帆中學足球隊 | 西城區中小學生足球比賽 | 初中組冠軍 | 
| 2017年 | 北京市三帆中學女籃隊 | 西城區中小學生籃球聯賽 | 第三名 | 
| 2018年 | 北京市三帆中學 | 西城區田徑運動會 | 男子初中組400米第二名、女子初中組鉛球第二名、女子4×400米第三名 | 
| 北京市三帆中學乒乓球隊 | 北京市中小學生陽光體育系列活動乒乓球比賽 | 初中女子團體冠軍、初中男子團體冠軍 | 
    教師成績
| 時間 | 教師名錄 | 賽事名稱 | 獲獎情況 | 
| 2013年 | 魯媛、張弢、胡海燕、籍穎、劉立菀 | 西城區教育學會論文評比活動 | 一等獎 | 
| 邢曉明、吳曉玲、商強、王西辭、樊方園、鄭豔、路莎、楊愛萍、陳立雪、劉宏霞 | 二等獎 | ||
| 劉睿睿、謝含、張禎、趙瑞娟、張慧豔、孫蕊、曾妍華、陳思杭、趙欣、趙楠、黃海澤、艾雲、楊曉娟、呂向陽、李林、張煒 | 三等獎 | ||
| 邢曉明、吳曉玲 | 北京市第六屆京研杯論文評選活動 | 一等獎 | |
| 張弢、胡海燕、商強、鄭豔、楊愛萍、陳立雪、劉睿睿、趙瑞娟、趙楠、艾雲 | 二等獎 | ||
| 魯媛、劉立菀、路莎、張慧豔、曾妍華、趙欣 | 三等獎 | ||
| 2015年 | 李愛華 | 全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觀摩培訓會 | 一等獎 | 
| 2016年 | 殷寒君、張慧豔、邢曉明、董素君、趙瑞娟、羅霞、邵紅豔 | “西城杯”中學優秀課例展示與研究活動 | 特等獎 | 
| 蔡強、邢學瑋、艾芸、顧亞華、陳化鋒、戴德明、孫蕊、劉爽、王小燕、陳思杭、艾亞凡、王瑩 | 一等獎 | ||
| 劉小榮、趙偉光、趙欣、鐘行龍 | 二等獎 | 
    學校榮譽
北京市三帆中學被評為“全國童心紅絲帶同伴教育活動先進校”、“全國中小學資訊科技道德教育示範校”、“全國JIP實驗先進校”、“和諧中國·首屆全國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十佳示範創新學校”、“全國後勤管理先進集體”、“首都文明單位”、“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先進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校”、“北京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北京市初中建設工程先進學校”等,並被確定為“教育部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專案實踐基地”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