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老美都想透過控制有著“海上咽喉”之稱的馬六甲海峽來制約我國的發展,畢竟我國百分之八十的進口石油以及一半的貿易出口都要從這裡經過,一旦落入老美的手中,那我國的經濟發展將會受到嚴重的制約。不過隨著我國向巴鐵租借的的瓜達爾港正式運營,中巴經濟走廊已經打造完成,我國的發展將不再受限於人。不好意思老美,你的如意算盤又打空了。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近代一個相當重要的國際貿易交通樞紐。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海的油輪幾乎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所以馬六甲海峽就相當於海上的生命線,無論是對我國,還是日韓,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馬六甲海峽兵家必爭的戰略地位。二戰期間,葡萄牙、荷蘭、日本等國都先後佔領過這個地方,不過隨著戰爭的結束,馬六甲海峽被交還給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三個國家,由它們來共同管理。
1971年11月,沿海的三個國家簽訂了關於馬六甲海峽的管理公約,共同宣佈,反對海峽“國際化”,拒絕外部力量的介入。
但是他們大大的低估了老美的野心,一直以來,馬六甲海峽都被是老美全球霸權戰略的重要一環。他們大肆的渲染海盜對海峽人員帶來的威脅,並希望入駐此地區,和其他沿海國家形成聯合巡邏隊。雖然印尼和馬來西亞都明確的決絕了老美的“好意”,但是盟友新加坡卻臨時叛變,給老美打開了大門。
1990年,老美和新加坡簽訂協議,准許美軍使用新加坡的海軍基地進行補給。有了這個軍事基地,憑藉老美的軍事實力,一旦出現變故,24小時內就能將馬六甲海峽牢牢的握在自己手裡。老美為了遏制我國的崛起,可謂是欠費苦心。
面對馬六甲海峽帶來的困境,我國很快就拿出了應對方案,中緬油氣管道的建成,能保證石油的日輸送量達到40萬噸,大概相當於我國石油運輸總量的百分之五,雖然幫助不大,但還是聊勝於無。但要說真正打破美國封鎖陰謀的,還是因為瓜達爾港正式投入運營。
瓜達爾港距離和馬六甲海峽同樣重要的“波斯灣”附近,可以緊緊扼住從非洲、歐洲經過紅海,霍爾木茲海峽通往東亞、太平洋地區等數條海上重要航線的咽喉,距離全球主要的供油通道——霍爾木茲海峽也只有400公里的距離,其重要性自然不由分說。
一直稱呼為“巴鐵”,作為我國唯一不在邊境設防的國家,兩國的友誼不言而喻。其實早在1964年,巴基斯坦就決定把瓜德爾海峽建成港口,但苦於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在識破老美的狼子野心後,我國深刻的認識到了能源運輸通道的重要性。2002年,我國正式加入瓜達爾港口的建設。
歷經14年的時間,瓜達爾港終於順利運營。它不僅緩解了我國迫在眉睫的能源運輸問題,也促進了中巴兩國的友誼。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瓜德爾港不僅僅是指作為一個港口,很快就會有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讓這裡成為一個集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運輸中轉站。
就目前來看,瓜達爾港吞吐貨物的能力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型港口,我國與中東,歐洲地區的貿易往來,都可以在這裡登陸,然後透過中巴經濟走廊運入我國新疆。
其實老美也看出了瓜達爾港的重要性,曾多次和巴基斯坦商談合作事宜,但都遭到了巴基斯坦的拒絕,一直等到我國加入,才開始正式動工。得不到就毀掉,為了防止中巴兩國合作建設瓜達爾港,老美在媒體上大肆的宣揚“中國威脅論”,並多次在中巴合作專案上搗亂,糟糕的吃相實在是難看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