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除了食品本身質量,包裝袋也是影響食品保質期的一大關鍵因素。《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介面》雜誌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一種最新研發的“智慧”活性食品包裝材料可有效延長食品保質期。
“智慧”活性食品包裝材料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合作研發。這種包裝材料含有新型酶和相對溼度響應型抗菌纖維,由纖維素奈米晶體(CNC)、玉米醇溶蛋白和澱粉經靜電紡絲形成多刺激響應性纖維,這種纖維結合天然抗菌化合物的混合物(如百里香油和檸檬酸等)。
實驗研究證實,當這種纖維製成的食品包裝暴露於溼度增大或有害菌增多的環境時,就會釋放天然抗菌化合物,殺死大腸桿菌和李斯特菌等常見有害細菌。食物暴露24小時後,食源性致病性細菌大腸桿菌及李斯特菌的數量顯著減少,真菌煙麴黴也明顯減少。更重要的是,在95%相對溼度條件下,纖維釋放的抗菌物質比在50%相對溼度條件下更多,大腸桿菌數量因此大減。這種纖維食品包裝讓新鮮水果保質期延長2~3天。比如,草莓在普通塑膠盒裡保鮮4天,在新材料包裝中可保鮮7天。新包裝適用範圍廣,適合肉、蛋、奶、果蔬和即食食品等多種食品保鮮。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可生物降解、無毒、可殺死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纖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陳宗倫)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