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氫彈理論→研究鐳射,“人生訴求就是服從國家需要”的他為何兩次說不?

今年83歲的杜祥琬

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

為我國氫彈試驗立下汗馬功勞

之後,為了國家需要

杜祥琬又從氫彈理論轉行研究鐳射

他說自己的人生訴求

就是服從國家需要

氫彈理論→研究鐳射,“人生訴求就是服從國家需要”的他為何兩次說不?


今天,跟著小紅(ID:hszs1921)

一起來了解下杜院士

▽▽▽

黨員名片:杜祥琬

氫彈理論→研究鐳射,“人生訴求就是服從國家需要”的他為何兩次說不?


杜祥琬,195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工程院院士,核物理學家。200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項、一等獎一項。杜祥琬曾主持關於核試驗診斷理論和核武器中子學的系統性、創新性研究;曾任“863計劃”鐳射專家組首席科學家,制定強鐳射發展戰略和計劃,並在有關物理規律和關鍵技術研究中獲重要成果;提出併成功主持綜合實驗研究並解決多項工程技術問題,使我國新型強鐳射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杜祥琬和同事用一把尺子核算出了氫彈原理

1964年10月16日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這一年,杜祥琬從蘇聯學成回國

被分配到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與鄧稼先、周光召、于敏等人

一起參與氫彈研製

氫彈理論→研究鐳射,“人生訴求就是服從國家需要”的他為何兩次說不?


氫彈研製需要大量複雜的資料計算

當時中國的相關裝置相當匱乏

杜祥琬和同事們

憑藉人手一把的計算尺

在經歷無數次失敗後

終於摸清了氫彈原理的基本思路

並驗證了相關模型的正確性

杜祥琬曾回憶

1966年12月

他和另兩人從上海去新疆交資料

在試驗基地時

他們住和工作都在一個帳篷裡

裡面是鋪著木板、上面放上帆布的大通鋪

晚上他們在大通鋪上睡覺

白天就在上面工作

利用實驗前的時間再一次復算理論計算的結果

臨近試驗的最後幾天

他們搬進試驗場附近由解放軍搭建的帳篷

一個帳篷三個上下鋪,住六個人

夜裡很冷,需要生起一個小煤爐子

“在那裡,不管領導還是我們計算資料的,

大家一心一意就是想讓試驗成功。”

氫彈理論→研究鐳射,“人生訴求就是服從國家需要”的他為何兩次說不?


1967年,我國首顆氫彈爆炸成功

那段艱苦但充實的歲月

也成為杜老一生的珍藏

至今,他的書房裡還保留著一把

當時用過的計算尺

珍藏在他記憶中的

還有當年的戰友

“鄧稼先接到任務出發前

對妻子說

‘這事很重要了

就是為它死了都值得’

當時大家的想法就是為國獻身

為專心搞科研他兩次拒絕領導提拔

一切為了國家的需要

杜祥琬在天文、數學、核物理、鐳射、能源研究等多個領域均有所研究。被問及感受時,他說:

“如果一個人的一生就做一件事,他就會像挖井一樣,可以做得更深一點。我每次都並不想轉領域,但國家需要的事,我覺得有意義,就去做了。我所參與的‘863計劃’看似是離開了核去搞鐳射,實際上仍然沒有離開核的背景,或者說某種程度上還是為了核。”

“很多院士都在國外進修學習過。國外給了他們很好的工作條件,但他們堅持要回國。美國人曾開玩笑說我們都有一個‘M’,他們愛的是MONEY(錢),但我們愛的是MOTHER(母親)和MOTHERLAND(祖國)。其實我們也不是不懂得錢的重要,我們的國家也要富裕起來,這正需要我們去為祖國而努力。”

為了國家安全

完成使命不久後

杜老從氫彈理論轉行研究鐳射

在上世紀80年代

我國對鐳射這個全新的領域瞭解不多

國外對鐳射的應用研究也屢屢失敗

但杜祥琬和同事們找準薄弱環節

一步步攻堅克難

因成績突出

領導曾兩次想提拔杜祥琬

擔任領導職務

但為了把更多精力用於科研

他兩次拒絕了提拔

氫彈理論→研究鐳射,“人生訴求就是服從國家需要”的他為何兩次說不?


1991年,杜祥琬擔任國家“863計劃”

鐳射專家組首席科學家

數十年後,鐳射製造

已成為科技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還進入醫療等民生領域為老百姓造福

父親的家國情懷一直影響著他

杜祥琬的父親杜孟模

早在1926年初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曾先後擔任北京大學黨支部書記

中共北平市東城區委負責人

組織了一系列革命活動

可直到去世,他也不曾向兒子

講過曾為黨做過的貢獻

後來杜祥琬還是從一本書中

才知道父親這些往事

氫彈理論→研究鐳射,“人生訴求就是服從國家需要”的他為何兩次說不?


父親生前一直支援

杜祥琬投身科研、報效祖國

“當時他知道我學的是核物理

知道這個方向中國很需要”

杜祥琬說,父親的家國情懷

一直深深影響著自己

“上一代到我們這一代的使命不一樣

但是要擔當使命

要為了國、為了家”

致敬家國情懷!

來源:央視新聞、中國核工業

編輯:ivy、小能手

審稿:錢程燦

分類: 農業
時間: 2022-02-11

相關文章

鄉村消費勢頭好勁頭足
來源:人民日報 金秋十月的鄉村,進入豐收季,也迎來消費季.廣袤農村,枝頭鮮果飄香,田疇稻穀金黃,一輛輛貨車滿載,農產品從田間"走"上餐桌:集貿市場,山貨土產琳琅滿目,家電傢俱種類齊 ...

到鄉村去 感受慢生活時尚

到鄉村去 感受慢生活時尚
2021年4月25日,江西婺源篁嶺古村,鱗次櫛比的古民居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遠處雲霧繚繞,美如畫卷,吸引不少遊客冒雨前來踏青賞景.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整理:齊徵 製圖:李晗 整理:齊 ...

HiMaMa品牌入駐北京懷柔廟城鎮 打造親子農莊式鄉村消費新場景
連日來,北京市懷柔區廟城鎮錦會有機農莊里正在進行一場充滿"童趣"的改造.該農莊與中國原創親子度假品牌HiMaMa合作,在經營有機農莊的基礎上,增添自然教育和無動力裝置主題專案,由農 ...

農村“兩改一入戶”工程馬上啟動?涉及每一個農村家庭

農村“兩改一入戶”工程馬上啟動?涉及每一個農村家庭
站在農民角度,關注三農!大家好,我是老道!時間過得飛快,2021年一轉眼已經來到9月底,隨著10月份的日益臨近,今天老道要關注一下進入到四季度之後咱們農村即將迎來的一系列重要工程.按照國家已經發布的一 ...

賣出去才是真豐收!一畝田與全國農民慶豐收 創新舉措助力鄉村振興

賣出去才是真豐收!一畝田與全國農民慶豐收 創新舉措助力鄉村振興
2021年9月23日,是第四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作為覆蓋全國數千萬新農人的農產品B2B電商平臺,一畝田與全國億萬農民朋友共慶豐收,以系列創新的舉措幫助"小農戶"對接"大市場 ...

十萬億康養市場迎來大爆發,鄉村旅居+田園康養,會是引爆點嗎?

十萬億康養市場迎來大爆發,鄉村旅居+田園康養,會是引爆點嗎?
康業產業,是一個巨大的朝陽產業. 民政部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釋出的資料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 ...

鄉村振興是實現共同富裕必經之路
來源:經濟日報 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而要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是必經之路.鄉村振興不僅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而且要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前省委書記毛致用,官至副國級,退休回家做農民種地,養鴨、餵魚

前省委書記毛致用,官至副國級,退休回家做農民種地,養鴨、餵魚
題記:他是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也是堅決維護共產主義的忠誠戰士,他是堅守在我國農業經濟建設戰線的人民公僕. 他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是鞠躬盡瘁的一生. 高官的田園追求 2003年,官至副國級的毛致用,從全 ...

我國居民消費週期波動研究

我國居民消費週期波動研究
生產促進消費,消費促進生產,消費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國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消費,消費是經濟發展重要組成部分.居民消費的高低都會直接影響經濟結構和發展,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利於良性迴圈,推動經濟穩定發展 ...

一位農民父親對城市當官兒子的訓斥(續)「小小說」

一位農民父親對城市當官兒子的訓斥(續)「小小說」
春節七天假過完了,明天就要回單位上班了.一大早,遊得勝被他父親遊山林狠狠訓斥了一頓後,淚流滿面.精神恍惚,有點顫抖地穿上了他母親給他準備好的.還是大學一年級剛入學時穿的那身藏青色西裝,來到了他的小學老 ...

別了,窮窩窩!來吧,新生活
[走進鄉村看小康·農民富裕富足] 光明日報記者宋喜群 王冰雅光明日報通訊員呂瑞芳 九月的將臺新村秋色宜人.放眼望去,一行行塑膠大棚排列整齊,青瓦白牆的小樓掩映在綠樹中,樓頂的光伏電板閃閃發亮,一派美麗 ...

大動作預示大變革要來?國家定調共同富裕,相比變富農民更盼兜底

大動作預示大變革要來?國家定調共同富裕,相比變富農民更盼兜底
現如今很多農民將致富的希望,寄託在了拆遷上,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與農村發展資源的缺失有直接關係.這也是為什麼每年約有高達2.8億的農民,選擇遠赴他鄉,進城打工的根本原因. 然而,近期國家採取的一系 ...

劉奇:鄉村建設行動要警惕花費大量資金的形式主義

劉奇:鄉村建設行動要警惕花費大量資金的形式主義
導讀 2008年浙江安吉首批建設中國美麗鄉村計劃實施之後,全國各地紛紛掀起美麗鄉村建設熱潮.眼下,驅車鄉村目力所及,一座座新農村建設典型,不時映入眼簾.這些鄉村"新貴",大都越建越 ...

“十一”黃金週收官,“補償式出遊”啟用中國消費
在經歷了暑期旅遊高開低走後,"十一"期間,中國各地迎來了補償式出遊熱潮.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訊息,10月1日至7日,全國國內旅遊出遊5.15億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0.1 ...

鑑賞 | 一個農民畫家,居然是梵高的神?

鑑賞 | 一個農民畫家,居然是梵高的神?
我們都知道,學畫畫要先臨摹,而能讓梵高一幅畫臨摹20遍還停不下來的畫家,我們今天來認識一下--他是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畫家,也是用盡一生都在為底層人民說話的偉大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 ...

阿里巴巴“十一”消費報告出爐,透露了化妝品的哪些趨勢?

阿里巴巴“十一”消費報告出爐,透露了化妝品的哪些趨勢?
近日小編獲悉,<阿里巴巴2021"十一"假期消費出行趨勢報告>已於10月6日正式釋出,當中呈現了新玩法拉動新消費.鄉村消費升級提速.紅色情懷點亮國慶.國潮國風叫好叫座. ...

全新途昂:中年人的生活本就不該那麼無趣

全新途昂:中年人的生活本就不該那麼無趣
如果要問對於上汽大眾途昂的第一印象,估計不少人的印象都會是"大". 的確,途昂真的太大了.超過5米的長度,近乎2米的寬度,逼近3米的軸距,在同級別中妥妥算是"巨無霸&qu ...

基層幹部努力奔跑 助力鄉村振興
鄉鎮幹部作為基層的一根針,是黨在農村基層的執政骨幹.聯絡群眾的橋樑和紐帶.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今年作為脫貧攻堅戰略的收官之年,基層幹部要做好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有效銜接.經過鄉鎮幹部的共同努力,基層脫 ...

一幅農民抗旱圖,很像杜甫的風格
戽水謠 (清)毛秀惠 綠楊深沉塘水淺,輛轆車聲滿疆畎". 街挽河流上院飛,渴烏銜尾迴環轉". 今夏旱久農心勞,西風颳地黃塵高. 原田進裂龜兆坼",引水灌之如沃焦" ...

中消協釋出消費提示 警惕醫療保健旅遊理財等領域“坑老陷阱”
人民網北京10月13日電 (記者孫博洋)13日,在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老年消費提示,幫助老年消費者準確識別"坑老陷阱",守護老年消費者消費安全. 國家統計局2021年5月11日公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