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豁達生活,認真吃飯
初
三
您也許經歷過或者聽身邊的朋友唸叨過:“人家吃了都說很好,結果我吃了就是不舒服。”其實,這種聽別人說吃了好就效仿的飲食習慣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俗話說得好“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同樣是大米飯,別人可能一頓吃一斤才覺飽,而自己一頓吃一斤,說不定會吃出急性胃擴張。
這就是一條很重要的飲食養生原則——因人而異。
因人而異,就是根據人的體質、生理特點進行膳食養生。
人在生長過程中,隨著年齡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生理特點。
比如:
小兒臟腑嬌嫩,脾胃運化功能較成人薄弱,故有“脾常不足”之說,因此,供給小兒的各種營養物質,既要保證質和量的需要,又必須與其消化功能相適應,要保證蛋白質的供給,並配合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老年臟腑功能衰退,化源不足,《壽親養老新書·飲食調治》說:“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溫熱熟軟,忌其黏硬生冷。”宜節制脂肪和糖類,注意多吃含纖維素的食品,清淡素食和乳食。
婦女有妊娠、哺乳期等生理特點,故其膳食宜忌也有特殊性。妊娠期間,隨著胎兒的生長髮育,母體比平時需要更多的營養,以滿足母體與胎兒發育的需要。每日膳食要有蛋、肉、魚、蔬菜、豆漿、牛奶、豆製品、蝦米或海米等,並注意每餐不宜過飽,少吃食鹽,以免引起妊娠性水腫。此外,勿嗜流質、油炸及過甜食物,禁忌菸酒及辛辣刺激物。妊娠婦女對飲食往往有特殊嗜好,這是一時生理需求變化,如果無害於消化器官和腹中胎兒,可隨其所好,也不必強求進食不喜歡的食物。哺乳期,膳食應有充分熱量,並注意多吃富含礦物質的食品,以滿足各種微量元素的攝入需求。
體弱者應食易消化而又營養充足的食品。
體肥者多痰溼,宜食清淡化痰的食物,並限制糖及脂肪的攝入。
體瘦者多陰虛,宜食滋陰生津的食物。陽虛體質、陰盛體質者,則特別適合食用狗肉、羊肉之類的溫熱食物。
燥熱體質者應忌過於溫燥的食物,而應選用偏寒涼、具補陰生津、清熱涼血功效的食物。
“因人而異”的膳食原則,最終要落實到個人的膳食上面,怎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膳食結構呢?這裡送給您兩句話:
一句是老子在《道德經》裡說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養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每一個人應該細心體察自己對食物的反應,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膳食結構。
另外一句話是“從普遍到特殊再到個性”,怎樣找到適合自己的合理膳食?除了自己要注意總結外,還要找到自己歸屬哪一類特殊人群,再遵守這一特定人群的膳食規律,結合自身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規律。
內容來源: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活到百歲的四季食養》
作者:馬烈光
期待您的
分享
在看
為我們點亮星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