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不單行!千億房企陽光城繼未能按時支付利息遭評級下調停牌一日後,再遭泰康人壽擬清倉式減持股份。
泰康清倉式減持陽光城
2月9日晚間,陽光城披露公告稱,泰康人壽計劃在6個月內透過大宗交易等法律法規允許的方式減持數量及比例為不超過1.651億股,佔陽光城總股本的3.99%。
對於減持原因,陽光城在公告中指出,泰康人壽根據公司資產配置需求和相關投資決策,擬透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年底,泰康集團已經減持了大部分陽光城的股份,根據公告顯示,泰康人壽及泰康養老與滄州泰禾建材有限公司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泰康人壽及泰康養老擬透過協議轉讓方式轉讓陽光城7.41%股份(計3.07億股),轉讓完成後,泰康人壽與泰康資產管理的保險資產管理產品還持有陽光城3.997%股份,泰康養老不再持有陽光城股份。
截至目前,泰康人壽持有陽光城股份1.652億股,佔陽光城總股本比例3.99%,計劃減持陽光城股份數量佔其持股數量的約99.98%。而隨著本次的大規模減持,泰康集團基本已經清倉了對於陽光城的持股。
緣何“相戀”又“分手”?
曾幾何時,這個被業內看好的“險資+房地產”的黃金合作,緣何在僅一年多的時間便宣告分手。
戰鷹APP顯示,2020年9月,泰康保險以33.78億元入局陽光城,泰康人壽、泰康養老合計協議受讓上海嘉聞所持上市公司13.53%股份(計5.55億股),陽光城不僅為泰康集團提供2個董事席位,還修改了公司章程,保證公司每年現金分紅不低於可分配利潤30%。此外,還作出陽光城控股股東對公司未來十年歸母淨利潤進行業績承諾,如未達到上市業績要求,由控股股東將差額部分補償給上市公司。
然而,近一年來,陽光城的表現已然“爽約”,自泰康人壽買入以來,陽光城股價早已腰斬。有關資料顯示,泰康人壽在2020年四季度買入近3.5億股陽光城,參考市值22.8億元。而今陽光城的股價卻已跌破3元,按照當前市場價保守估算泰康人壽對陽光城投資浮虧超12億元。
戰鷹APP顯示,陽光城已被列為執行人,現有法律訴訟高達62起。而此前陽光集團所持陽光城7758萬股被已被昔日合作伙伴中信銀行福州分行司法凍潔。接下來,持續的訴訟,將進一步加大陽光城的爆雷風險。
而就在前兩天,大公國際剛將陽光城主體信用等級調整為BBB,評級展望維持負面,多項債券信用等級同時調整為BBB,而調整原因為預計2021年淨利潤大幅虧損有關。
2022年1月29日,釋出了《陽光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業績預告》,陽光城2021年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45億至58億元,與上年52.8億元淨利潤的表現南轅北轍,同期,扣非淨利潤則預計虧損73億元至86億元,基本每股收益預計虧損1.15元/股-1.47元/股。
公告稱,經營業績同比降幅較大主要是陽光城基於謹慎性原則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以及陽光城房地產業務結算規模下降所致。2021年房地產行業政策調控升級,陽光城為進一步促進銷售回款,採取降價措施;同時,陽光城再融資受阻,回款流動性大幅受限,流動性承壓明顯,對陽光城銷售構成很大影響,且未來銷售情況亦不容樂觀。另一方面,陽光城+2021+年度竣備專案數量減少,房地產業務結算規模下降導致營業利潤減少。
中誠信國際認為,較大規模的虧損將進一步降低陽光城自有資本實力,房地產行業信用風險事件頻發、陽光城再融資受阻等因素亦對其未來銷售回款及持續經營提出嚴峻考驗。陽光城未能按期支付“21陽光城MTN001”的利息顯示其流動性狀況嚴重惡化,其後續在寬限期內的利息償付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21年保險業遭遇資產和負債端的“雙殺”,地產板塊風險爆發被業內認為是拖累保險板塊投資端業績的原因之一。地產板塊風險爆發被業內認為是拖累保險板塊投資端業績的原因之一。而泰康保險作為機構投資者,對持倉股票做適時調整,決定對所持有的陽光城股票進行減持,屬正常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