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氣寒冷,養生也要找對方法,養生8招請記牢。
忌大補
冬季陽氣潛於內,且北方供暖、保暖措施較好,導致人體內熱難散。易生“內火”,故不宜進食燥熱之品,如燒烤、煎炸類食物,以免滋生內熱,促發口鼻乾燥、口腔潰瘍等。
細飲食
“小雪”之後,腎氣相對旺盛。鹹入腎,為防止腎水克心火,故應減鹹增苦,少吃鹹味食物,如螃蟹、動物血、蛤蜊等,適當多吃些苦味食物,如萵苣、芹菜、枸杞等。
多喝水
日常飲食中不要大量攝入肉食,葷素搭配的比例最好是1:5,多飲水,以緩解冬季口乾咽燥、便秘、面板乾燥等不適。蜂蜜水可潤燥解毒,白蘿蔔水可清熱利尿,梨水可潤肺止咳。
勤泡腳
冬季要注意腳部保暖,經常用溫熱水泡腳、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以促進血液迴圈。按揉湧泉穴,自古就是補腎良方。
慎起居
冬季,陽氣較弱,這時候白天時間較短,可以等到太陽出來的時候再起床,避免寒氣的侵襲。要保證充足睡眠,根據氣溫變化早晚酌情增減衣物,避風寒,防感冒。
調情志
冬季光照減少,控制情緒的“血清素”和調節睡眠的“褪黑素”分泌不穩定,容易出現生物鐘紊亂、情緒低迷等消極情況。可以多曬太陽,多聽輕音樂,積極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保持愉悅的心情。
避風寒
很多人認為,衣服裹得越緊越暖和,其實不然,一般來說,老人衣著應以質輕暖和為宜,年輕人穿衣不可過厚,嬰幼兒體溫調節能力低,應以保暖為主,但切忌捂得過厚、出汗。
戴帽子
冬季開始,氣候變得寒冷,低溫會影響心腦血管健康,造成血壓波動等。頭部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寒,所以可透過佩戴帽子,起到防寒、保護陽氣的作用。
來源: 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