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戰艦接連下水,大家總喜歡用“下餃子”這個詞來形容,而美國造船廠最近也“下餃子”了,而且下的是航母,這是怎麼回事呢?根據USNI報道,進入2022年之後,HII集團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同時有6艘航母在施工作業,創下30年來最高紀錄。
這樣的畫面,規模空前,大概也只有二戰期間美軍同時裝備100多艘航母的時候可以比擬了。不過,在這6艘航母中,新建造的只有CVN -79“肯尼迪”號和CVN -80“企業”號,也就是新一代“福特”級的二號艦和三號艦。其中CVN- 79“肯尼迪”號已於2019年12月16日下水,目前正在建造當中,即將海試,預計2024年交付。
而CVN -80“企業”號,目前只完成船體建造工作的12%,預計2028年交付。CVN-80已經是美國海軍第3艘用“企業”號命名的航母了。巧合的是,第二艘“企業”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CVN-65,也正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裡等待最後的處置。它自2012年12月1日退役以來,從母港諾福克海軍基地轉移至此,已經9年多了,美國人拆一艘航母的時間,比我們造一艘還要長。
另外,“福特”級航母的首艦CVN-78“福特”號,也正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進行它服役後的第一次PIA保養,還有不到一個月,它就可以重回大洋。“福特”號2017年7月22日就服役了,但一直被各種問題所困,特別是最為關鍵的電磁彈射器頻頻出故障,讓它苦不堪言。這次返港進行PIA保養前,據說彈射器又出現了問題。
而除了前面提到的4艘航母之外,正在服役的CVN -73“華盛頓”號和CVN- 74“斯坦尼斯”號均在進行中期換料和複合大修,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其中“華盛頓”號2015年就已經返回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了,目前已耗時6年多,預計今年內結束大修,重新服役。而“斯坦尼斯”號則是2021年2月返回造船廠的,據說加快了大修的節奏,但至少也需要4年時間,預計2025年重新服役。
美國海軍現有11艘航母,鑑於CVN -73“華盛頓”號、CVN- 74“斯坦尼斯”號和CVN-78“福特”號均正在維修當中,能同時出動的,最多隻有8艘。不過到今年3月份,隨著“華盛頓”號和“福特”號的重新服役,屆時美國海軍可同時出動航母的數量,差不多有10艘,再加上海軍陸戰隊沒有塢艙的準航母“美利堅”號和“的黎波里”號,總數將達到12艘,這將是近30年來的最高峰。
不過,由於是造船廠,所以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同時出現6艘航母,不會像美國海軍諾福克基地那樣震撼,因為它們沒法集中在一起,顯得稀稀疏疏,遠遠看不出宏大的氣勢。不過作為美國唯一能建造航母的地方,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將來還有機會出現類似的畫面嗎?估計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