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情誼似海深
——王世泰和劉懋功的革命情誼(之五)
【題記】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長河之中,有這樣一群普通而又特殊的共產黨人。他們初心不改,他們初心如磐,他們從硝煙瀰漫的戰場一步一步走來。他們扛起鋼槍是一名勇猛計程車兵,拿起鋤頭則是一位農事嫻熟的農民。他們將信仰鑄就在血與火的戰場,把初心播撒在貧與瘠的田野。他們用一生踐行著一個共產黨人的承諾——為了人類最崇高的事業而奮鬥終生。
劉懋功,祖籍陝西渭南澄城縣。1916年8月出生於甘肅慶陽人華池縣。1934年參加紅軍,1935黨組織。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擔任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政治委員、空軍第三軍軍長、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蘭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等職,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09年12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王世泰和老部下、老戰友劉懋功將軍。自1934年“相識、相知、相聚”在一起,到建國前夕的15年間,他們經歷了無數次戰爭,他們從硝煙瀰漫的戰場一路走來,為了新中國的誕生,貢獻了青春年華。七十多年年間,結下無比深厚的革命同志情誼。
1938年秋季,在環縣剿匪中,環縣縣委向隴東地委反映他們“遊而不擊”。最後回到分割槽後,王世泰向地委書記馬文瑞彙報戰況時況說:“有人說劉懋功他們遊而不擊,完全是胡說。王世泰看他們積極性很高,能夠抓住戰機,很及時嘛?”可以說,王世泰將軍就是這樣一位知人善記、實事求是,敢講真話的人。
1975年,劉懋功從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調任蘭州軍區空軍司令員,到蘭州不久,便不及貸地想看望闊別20多年的老首長王世泰,當時王世泰已被任命為甘肅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幾經周折,劉懋功在韓先楚、高維高的幫助下見到了老首長王世泰。這次相見,他們談了很長時間。兩位老戰友,感慨歲月滄桑,更加懷念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壯烈犧牲的老戰友、老同事,他們的英雄事蹟將永遠銘記。同時,也給劉懋功將軍留下深刻的印象,深深的體會到他和王世泰同志相處的感受,忠黨愛國,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真正的共產黨員。
在80、90年代,劉懋功多次陪同老首長王世泰,到曾經戰鬥過的地方走走看看。尤其是1999年盛夏,是兩位老戰友最後一次戰地之旅,利用40余天時間,跑便了陝甘40多個市、區、縣。看到昔日貧窮的革命老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變化,已今非昔比,令兩位老戰友無不為之高興。更是感慨萬千啊!在涇陽縣口鎮,意外遇到54年前為部隊送緊急命令的交通員趙來喜同志。當得知他解放後一直在農村的實際情況,王世泰臨行前,給了趙來喜1000元。作為對革命做出貢獻的,老交通員趙來喜的一些微薄的救濟。
盛夏的六月,兩位老戰友結伴而行,他們在天水、寶雞、商洛、銅川、白水、照金、馬欄、宜川、黃龍縣“宜瓦大捷”紀念館,在洛川黃連河村、在延安、榆林、慶陽、南梁等地。時時處處都有他們曾經為之戰鬥的足跡。此時此刻,不由得,使兩位老戰友感慨萬千。正如王世泰將軍後來回憶說“經過50多年的發展和變化,當年老區的面貌已經今非昔比,到處呈現著一片勃勃生機”。
2008年王世泰逝世後,劉懋功將軍曾深情撰文回憶:“我的老首長王世泰,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西北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建立者之一、新中國的開國將領和經濟建設的優秀領導幹部,永遠活在廣大軍民,特別是西北人民心中。”令人遺憾的是,時隔一年,2009年12月23日,劉懋功將軍也因病在北京逝世。兩位相識70餘年的老戰友都已仙世。但是,他們的友誼情深似海,長存人間。必將釀成一杯友誼之佳釀,愈久彌香,廣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