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甲午海戰沉沒的定遠艦,125年後終於被找到,船上遺物卻讓人心酸

137年前,在當時堪稱“亞洲第一鉅艦”的定遠艦,正式進入清朝海軍北洋水師服役。然而,就是這樣一艘一度被譽為“永不沉沒的戰艦”,服役短短十年便在甲午海戰的戰鬥中自爆沉沒。

直到125年後,我國才終於在威海灣內探尋到其遺骸。隨著定遠艦上遺存的文物被清洗乾淨,在場的考古人員不禁潸然淚下。那麼,125年前的定遠艦究竟發生了什麼?最終為何會自爆?艦上又留下了哪些文物?

甲午海戰沉沒的定遠艦,125年後終於被找到,船上遺物卻讓人心酸

定遠艦是北洋水師的主力戰艦,服役時更是當時遠東最大型的軍艦,噸級重量為7000噸,其鐵甲外表非常堅固,在敵軍戰艦的火力攻擊下,基本上不會受到嚴重損害,具有強大的戰鬥力。

可戰爭是殘酷的,就算定遠艦的實力在當時不容小覷,甚至被我國近代科學家徐建寅稱為“似可列於當今遍地球第一等之鐵甲艦”,但其在戰鬥中也面臨著絕對的威脅與致命的打擊,強大的背後所要承擔的是同等的艱辛與痛苦。

故而,在華夏大地上閃耀十年之久的定遠艦,在1895年的劉公島保衛戰中壯烈殉國。等到125年後,我國水下考古人員在劉公島東村外的水下,準確鎖定了定遠艦的具體位置,打撈出了艦體的多個構件以及艦上遺留的一些文物。

這些經過時間沉澱、海水侵蝕的文物,讓永不沉沒的定遠艦得以“重生”,也使那段難以磨滅的歷史遺痕得到了慰藉。

19世紀60-70年代開始,各國海軍進入鐵甲艦時代,當時我國人民對鐵甲艦的期盼不亞於往些年我們對航母的期待。但鮮為人知的是,清廷早在1875年就曾購買過兩艘鐵甲艦,這便是定遠號和鎮遠號。

甲午海戰沉沒的定遠艦,125年後終於被找到,船上遺物卻讓人心酸


伏爾鏗造船廠舾裝的定遠艦

清廷之所以下定決定購買戰艦,也是出於對外部威脅的警惕1871年,有著狼子野心的日本,試圖動用武力吞併當時清朝的藩屬國琉球國,並且還向我國島嶼發動了軍事行動。雖說清軍用手中僅有的幾艘戰艦,成功將日軍驅逐,但我方還是付出了一些代價。

與日軍的較量告一段落後,清廷保持高度警惕,特別是李鴻章,他認為日本將來必定會成為我國的心頭大患。趁著隱患發現得早,李鴻章建議儘快發展北洋軍在海上的軍事實力,建設一支能打敢拼的海軍部隊。

清廷回顧之前所發生的一場場戰爭,大多都和海上力量的有無和強弱密切相關。有了這些前車之鑑,清廷終是做出了“懲前毖後,自以大治水師為主”的決斷。在這件事上,清廷的辦事效率很快,迅速建立了北洋水師。

雖說海軍已經有了,但最為重要的戰艦清廷卻無法自己建造。即便清廷有相關技術,但他們每年只撥給海軍四百萬白銀的軍費,完全不足以支撐戰艦研發。無奈之下,主持北洋水師的李鴻章選擇在國外購買戰艦。

可畢竟北洋水師囊中羞澀,沒太多閒錢能動用,李鴻章與其他大臣經過多次考察商議,最後選定了德國製造的鐵甲艦。早在1878年,清廷駐德公使就曾前往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參觀鐵甲艦。龐大的鉅艦給我國公使留下了深刻影響,德國人賓至如歸的禮儀更是讓大清使者心生好感。

甲午海戰沉沒的定遠艦,125年後終於被找到,船上遺物卻讓人心酸


定遠艦正視及剖視

有了最初的基礎,再加上北洋水師在選擇戰艦時,德國出於刺激重工業以及擴大自身在遠東影響力的目的,給予我方的價格十分優惠,同時他們還盡最大誠意滿足我方對艦船改進的各個要求。德國都已經做到這個地步,李鴻章等大臣很難不心動。

於是在1880年,清廷同德國正式簽訂了第一艘鐵甲艦的訂造合同。1881年簽訂第二艘同型的鐵甲艦。而這兩艘德國製造的鐵甲鉅艦,就是定遠號和鎮遠號。

這兩艘戰艦的正式服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北洋水師的作戰實力。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兩艘戰艦被堪稱為“亞洲第一鉅艦”,其中定遠艦在原本軍艦設計的基礎上,還加入了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的一些創新思想,一躍成為北洋水師的門面戰艦。

丁汝昌作為北洋水師的統帥,於1885年11月正式接收定遠、鎮遠二艦,黃底青龍旗隨之緩緩上升到這兩艘鐵甲艦上。有了新裝備,北洋水師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在甲午海戰爆發前,曾多次外出巡視,其中就包括朝鮮釜山、俄國海參崴以及日本長崎等地。

1886年,定遠二艦在巡視途中,順路拐到日本長崎保養,日本民眾在看到我國這兩艘鉅艦後無不心生震驚,面對定遠二艦艦身首尾塗裝的飛龍紋,以及在空中高高飄揚的青龍旗,日本舉國上下一片恐懼,同樣伴隨著的還有嫉妒。

日本高層為了應對可能會發生的危機,開始在全國範圍內製造恐慌,將擊沉定遠、鎮遠作為軍事目標。隨著恐慌不斷髮酵,連日本兒童玩的紙牌遊戲都不再單純,開始以擊沉二艦為目標,日本國民中甚至出現了恐定遠鎮遠症,這兩艘鉅艦對日本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甲午海戰沉沒的定遠艦,125年後終於被找到,船上遺物卻讓人心酸

1888年,北洋海軍在威海劉公島宣告正式建軍,定遠號被指定為旗艦。一時間,我國這支冠以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海軍在亞洲風光無二。

然而,盛極而衰,清廷見周邊國家沒什麼動靜,就連一直不安分的日本也不怎麼上門挑釁,於是便漸漸放鬆了警惕,開始削減海軍的開支。就這樣,原本戰鬥力得到極大提升的北洋海軍,在那段停滯時間內,逐漸被日本海軍慢慢超越,亞洲第一的桂冠被日本海軍悄然奪走。

雖然之初日本確實是被定遠二艦給震懾到,但他們並未被嚇倒,迅速聚全國之力開始大力發展海軍。在慈禧挪用海軍經費去建園的時候,日本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軍事訓練,全國群眾籌錢補充軍費,日本海軍的實力得到大幅提升。

時代在不斷更迭變化,武器裝備也在不斷升級。等到清廷反應過來的時候,定遠等戰艦已經因為長期缺乏保養,老態盡顯,彈藥更是短缺到捨不得拿出來進行演習。

還不等清廷彌補空缺的那段發展歲月,日本借朝鮮事變挑起戰爭,先是在朝鮮成歡攻擊我國陸軍,而後又在南陽灣內不宣而戰。1894年8月,甲午戰爭爆發。

1894年9月17日下午,地點黃海大東溝海域,北洋艦隊主力與日本聯合艦隊狹路相逢,一場大規模的鐵甲艦隊海戰就此展開。戰鬥一開始,北洋艦隊藉助艦艏重炮的優勢橫隊迎敵,定遠、鎮遠二艦位於全隊中央突出的位置。

甲午海戰沉沒的定遠艦,125年後終於被找到,船上遺物卻讓人心酸

定遠、鎮遠二艦作為鐵甲艦,艦身鐵甲堅硬無比,加強了我方的信心,北洋海軍駕駛著戰艦,架起艦上的炮筒,正面迎敵。定遠、鎮遠相互支援,配合默契,多次命中敵艦。下午一點,定遠艦精確瞄準日本旗艦“松島號”,遂發射炮彈進行攻擊,成功摧毀掉松島號上的7號炮位。

我方乘勝追擊,再次擊中日艦“赤城號”,敵方艦長當場身亡。雖然我方擁有的兩艘鐵甲艦,相比日軍擁有的艦船盡顯老態龍鍾,所裝備的武器也稍稍落後,但艦上的清軍仍憑藉著敢打敢拼的精神,造成日軍傷亡近百人,其艦船“松島號”喪失戰鬥能力。

可隨著戰鬥不斷深入,縱使定遠、鎮遠和北洋海軍英勇無畏,中日海軍之間存在的技術差距,仍是讓我方逐漸落於下風。北洋海軍在經過5個多小時的激戰後,在這場黃海海戰中以失利告終,多艘艦船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黃海海戰結束後,北洋海軍退守威海衛軍港。然而,吃到勝利甜頭的日軍並不打算就此收手,他們繼而決定海陸配合攻佔威海衛,企圖消滅撤退到威海衛軍港的北洋海軍。

1895年1月20日,日軍派出3艘先遣艦進行偵察,同時用艦炮對岸轟炸。等到28日,日本派出的3.4萬多人的部隊,全部登陸完畢,開始進犯威海。雖然日軍人數眾多,但在1000多名清軍的誓死阻擊下,日本首次進攻以失敗告終,悻悻後撤。

甲午海戰沉沒的定遠艦,125年後終於被找到,船上遺物卻讓人心酸

也許是清軍的奮力抵抗激怒了日軍,沒過多久日軍發起總攻。由於寡不敵眾,加上有些清軍見此情況心生膽怯,竟然在緊要關頭臨陣潰逃,最終清軍死傷慘重,炮臺也相繼陷落在日軍手中,丁汝昌帶領剩餘兵力撤往劉公島,定遠艦也參與到劉公島的保衛戰中。

2月9日凌晨,日本發動第六次海上進攻,丁汝昌率領艦隊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卻不料其所在的靖遠艦被敵方的炮彈擊中,丁汝昌受傷,靖遠艦擱淺,北洋艦隊的力量再度被削弱。

同時,在此之前,定遠艦不慎遭到日本魚雷的偷襲,艦上的機械工程師室被命中,進水不止,最後擱淺在劉公島東南海域充當副炮臺使用

隨著戰爭走向越來越不利於我方,丁汝昌在得知手下有人趁亂逃跑的同時,知道援兵無期。為防止定遠艦落入日軍手中,丁汝昌決定將其炸沉,其他艦船也一個不留。

1895年2月9日下午3點,定遠艦內部被裝入350磅的炸藥,最終自爆殉國。丁汝昌見突圍無望,遂服毒自盡。同時,與定遠艦榮辱與共的管帶劉步蟾,也選擇自殺殉國,實現了其生前"苟喪艦,必自裁"的誓言。

雖然定遠艦在日軍到來前就已自爆,但艦體仍有大部分暴露在海面之上。於是,日軍就對定遠艦殘存在海面上的艦體進行拆卸,並運回國內,用這些艦材修建了定遠館,用這樣的方式來嘲諷北洋海軍。

甲午海戰沉沒的定遠艦,125年後終於被找到,船上遺物卻讓人心酸

落後就要捱打,甲午海戰的失敗也見證了這一點。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曾多次派遣考古人員對定遠艦遺骸進行打撈。2014年,國家文物局特別組建了一支水下考古隊,開展對定遠艦的水下考古調查工作。

歷時兩個月的調查,考古隊利用先進的海測儀器,採集了多個遺蹟資料,然後結合日軍繪製的定遠艦擱淺前的航跡圖,透過戰後日本拍攝的定遠艦擱淺照片,考古人員準確鎖定了定遠艦沉沒的海域位置。

不過由於洋流影響,水下打撈工作很難直接展開。為了保證打撈工作萬無一失,考古隊進行了長期的準備工作,等到了2020年才正式開始。

然而即便前期工作做得非常全面,但打撈一開始,考古隊還是被預想不到的阻礙擋住了步伐。由於定遠艦已經在海底待了上百年,周身早已沉積了許多淤泥。要想利於後期穿鋼纜將定遠艦遺骸吊起來,首先就要將淤泥清理乾淨。

這年8月1日,定遠艦考古調查專案正式啟動。按照前期計劃,工作人員分為三組,在不同區域進行抽泥工作,將定遠艦四周的淤泥都給抽走。但由於該海域內的淤泥質地非常的硬,再加上海上天氣不穩定,考古隊接連遇上了3個颱風,工期愈發緊張。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多日的努力下,最終定遠艦遺骸以及上面殘存的文物都被起吊出海底。考古隊看著打撈出的大批重要文物,欣喜之餘將這些東西都進行了一番清洗。等到他們看清楚文物的具體模樣後,無一不潸然淚下。



定遠艦鐵甲

考古隊打撈出的文物主要分三類,一類是船體構件,一類是武器彈藥,還有一類是生活物資。在這些文物中,有著各種型號的炮彈及子彈1000多枚,多種型號的炮彈引信及拉火幾百枚。

可想而知,在那場海上激戰中,北洋海軍所面臨的威脅有多大,才會讓他們如何拼命地發射炮彈。除此之外,從定遠艦上遺存的牙刷、水杯、瓷碗等生活用品中,不難想象出戰士們在戰鬥的閒暇之餘,短暫在艦上生活留下的點點滴滴。

定遠艦作為北洋海軍的旗艦,它的風光與沉沒代表了北洋海軍從興盛走向覆滅,但同樣也給我們留下了砥礪前行的精神,其在甲午海戰中的表現令人折服,而選擇與它共同進退的丁汝昌、劉步蟾等以身殉國的愛國英雄,也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甲午海戰沉沒的定遠艦,125年後終於被找到,船上遺物卻讓人心酸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1-12-03

相關文章

菲洛梅娜:一部真實事件,母親辛苦尋子50年,發現孩子就埋在腳下

菲洛梅娜:一部真實事件,母親辛苦尋子50年,發現孩子就埋在腳下
今天為大家講述的影片(菲洛梅娜),是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老母親辛苦尋子50年,發現孩子就埋在腳下. 母親永遠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字眼,它的定義很大,母親這個稱呼在各國,乃至整個地球中的每一個角落,都是 ...

農村“5大禁令”或反轉,不久後有望放開,農民朋友新增賺錢途徑

農村“5大禁令”或反轉,不久後有望放開,農民朋友新增賺錢途徑
引言 最近幾年,農村的發展速度變得越來越快了.伴隨著國家的大力支援鄉村經濟,很多地區都制定了未來的戰略規劃.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又明確了需要建設現代化的新農村,所以各個地區都需要讓工業來支援農業的 ...

83歲老太毒殺46歲智障兒子,兒子停止呼吸後主動自首:我養不動了

83歲老太毒殺46歲智障兒子,兒子停止呼吸後主動自首:我養不動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父母的愛是矛盾的,是糾結的,一方面父母將希望寄予子女,希望他們可以超越自己,比自己過得更好.另一方面,父母又希望子女能夠常伴自己的身邊,即使一事無成,他們也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動支 ...

七歲兒子被拐,父母苦尋二十年,找到後卻放棄相認,隔天兒子輕生
秦楓和江陵是一對夫妻,他們夫妻感情融洽,工作體面,二十年前,兩人還有一個兒子,可以說,他們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的. 事故發生在兒子秦軍七歲的時候,那年夫妻倆忙於工作,於是,就把兒子秦軍送到了鄉下奶奶家暫住 ...

砸50萬在農村建房是對是錯?完工後父母很滿意、妻兒反對鬧情緒

砸50萬在農村建房是對是錯?完工後父母很滿意、妻兒反對鬧情緒
現在我內心非常糾結,我砸了50萬在農村老家建房到底是對是錯啊?兩層半小洋房完工後父母非常滿意,不願隨我在城裡住的父母在農村有兒子建房是非常有面子的事,妻兒卻堅決反對,還和我鬧情緒 地基挖了1.5米深, ...

周恩來父親周劭綱:用二十年攢錢葬愛妻,兒子有出息後從不提要求

周恩來父親周劭綱:用二十年攢錢葬愛妻,兒子有出息後從不提要求
前言 1974年,周恩來即將住院之前,他的侄子周秉鈞從廣州出差來北京,去西花廳看望他時,周恩來竟主動和侄子聊起了自己的父親. 最後,他特別感慨地說道:"我對父親是很同情的.他人很老實,一生的 ...

1982年河北一農婦去世,兒子整理遺物,發現母親生前並不平凡

1982年河北一農婦去世,兒子整理遺物,發現母親生前並不平凡
1982年,這天正值深夜,一位名為朱海清的河北農民正在為自己剛剛離開的母親收拾遺物.也就是這個時候,朱海清發現,在母親的遺物中,有一個自己從未見過的東西,那東西是一個黑匣子,就放在母親床下的木箱子中. ...

91歲老人從不生病,當年他一個決定,兒子考上空軍後沒能入伍

91歲老人從不生病,當年他一個決定,兒子考上空軍後沒能入伍
已是秋分節氣,重慶黔江的氣候還是炎熱如夏,酷熱難耐.太極鎮石槽村一個農家院裡,一個身著大紅衣服的老人頂著烈日翻曬稻穀. 老人名叫張吉光,今年91歲.今天是他的長子家收稻穀的日子,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

最成功的大猩猩王11歲生子,兒子奪取王位後,如何面對自己母親?

最成功的大猩猩王11歲生子,兒子奪取王位後,如何面對自己母親?
導讀:1.東部的山地大猩猩為何會遷徙到西部的沼澤盆地?2.大猩猩首領(金剛)凶神惡煞,他是用暴力統治族群的嗎?3.金剛之間是如何交流和聯誼的?4.成年後的銀背大猩猩返回族群與父親爭奪王位,如果稱王,他 ...

陳獨秀的三兒子,建國後在磚窯廠做工,主席特意批示:給予照顧

陳獨秀的三兒子,建國後在磚窯廠做工,主席特意批示:給予照顧
1953年,毛主席來到安慶視察,安慶是我黨創始人陳獨秀先生的家鄉,想到這位早期領導人,毛主席心中十分感慨,陳獨秀是一個有爭議的人,但是他對我黨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為了革命,陳獨秀付出了許多,陳獨秀 ...

陳掖賢:趙一曼親生兒子,建國後備受照顧,為何53歲還選擇自殺?

陳掖賢:趙一曼親生兒子,建國後備受照顧,為何53歲還選擇自殺?
綜述 在戰爭年代,無數的英勇之士投身到革命事業中,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百姓能過上安穩的日子,他們寧願捨棄個人的幸福,不顧個人的安危,也要與敵人對抗到底.趙一曼就是這樣的英雄,她把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

梁冠華:因肥胖自卑,卻被女神倒追,“狄胖胖”的人生太精彩

梁冠華:因肥胖自卑,卻被女神倒追,“狄胖胖”的人生太精彩
距離<神探狄仁傑>系列劇熱播,如今已過去多年,但狄仁傑的那句"元芳,你怎麼看",至今仍被大家競相模仿,經久不衰. 網圖 在扮演過"狄仁傑"的多個演員 ...

開國中將劉忠回鄉尋母,卻發現母親沿街乞討,痛哭大呼:兒不孝啊

開國中將劉忠回鄉尋母,卻發現母親沿街乞討,痛哭大呼:兒不孝啊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這是清代名家蔣士銓(quán)的<歲暮到家>,可憐天下父母心 ...

英雄母親鄧玉芬7個兒子,6個犧牲,一輩子沒給活著的老三好臉色

英雄母親鄧玉芬7個兒子,6個犧牲,一輩子沒給活著的老三好臉色
1961年春節的全北京市烈軍屬代表大會上,北京市長彭真將一位農村老太太攙扶到主席臺,深情地對來自軍隊和地方上的參會者說:"同志們,眼前這位老太太,是我們子弟兵的英雄母親,大家全體起立,向她敬 ...

47年蔣介石唯一一次到延安,坐在毛澤東的窯洞連發三問:為什麼?

47年蔣介石唯一一次到延安,坐在毛澤東的窯洞連發三問:為什麼?
前言: 1947年8月初,蔣介石此生中唯一一次去延安,他特意去毛澤東所居住的窯洞看了看,在窯洞裡,他一個人獨坐半天,頻頻搖頭. 他無法想象,毛澤東為何可以在這樣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和他鬥爭,在這樣破舊的桌 ...

尋淮洲:紅軍最年輕的戰將,20歲當軍長,21歲當軍團長,22歲犧牲

尋淮洲:紅軍最年輕的戰將,20歲當軍長,21歲當軍團長,22歲犧牲
在革命戰爭年代,湧現出了很多年輕有為的英雄人物,他們或是活躍在文壇的作家學者.或是活躍在硝煙瀰漫戰場上的戰將勇士,且無論身處何方,他們都在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書寫精彩的人生篇章-- 我們本文的主人 ...

“英雄媽媽”讓十個兒子參軍抗擊德國納粹,他們竟然全部倖存歸來

“英雄媽媽”讓十個兒子參軍抗擊德國納粹,他們竟然全部倖存歸來
萊森科家的十個兄弟全部奔赴戰鬥前線,抗擊德國納粹,二次大戰結束後,他們十人竟然全部安全地返回了家鄉.要知道,二戰期間,蘇聯共動員了三千多萬人上戰場,共陣亡九百萬軍人,死亡率接近三分之一. 萊森科家的十 ...

萬里尋先烈 百年續忠魂

萬里尋先烈 百年續忠魂
王團長和他的戰友們 楊文懌 繪 大別山視覺中國 供圖 英雄,是一個民族最閃亮的座標. 為了一所村小30多名師生一個樸素的願望--送長眠在校園裡的32位無名烈士回家,從4月中旬到7月中旬,中國教育報開展 ...

江蘇94歲老兵隱居71年,因日軍大印暴露身份,部隊開6輛坦克迎接

江蘇94歲老兵隱居71年,因日軍大印暴露身份,部隊開6輛坦克迎接
2016年夏日的一天,在無錫市的一個普通農村,午後的風景非常愜意.微涼晚風吹拂著,蟋蟀的叫聲和田地的蛙鳴讓村莊的寂靜平添了些許野趣. 錢建明老人正端坐在家裡,收聽著廣播裡的新聞.女兒結束了繁忙的勞作回 ...

兒子參軍後&quot;犧牲&quot;母親傷心欲絕,17年後警衛員上門:司令接您入京

兒子參軍後&quot;犧牲&quot;母親傷心欲絕,17年後警衛員上門:司令接您入京
1949年冬天,一個穿著軍裝的小夥子隻身一人來到湖北省黃安縣徐家村. 看到陌生的軍裝小夥進入村子,村民們十分好奇,一位大爺問道:"小夥子,你是這個村裡的嗎?誰家的孩子呀?" 軍裝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