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上火怎麼辦?上火藥那麼多,有什麼區別?如何選擇?今天一次說清楚。
上火有多種原因,可能是胃火,可能是心火,可能是肝火,可能是肺火,也可能是腎火。不同的火當然要用不同的藥。
01蓮子心-降心火
心火旺的人,你看他的舌頭,舌尖很紅,容易心煩失眠,口腔潰瘍。
去心火可以泡點蓮子心,味苦,寒;入心、腎經。清心安神,又能交通心腎,清心除煩,安神,特別適合心腎不交所致的失眠。
02黃連-胃火
胃火大會出現口臭,容易餓,還會便秘,甚至牙齦腫痛,口舌生瘡。
黃連苦寒,不僅能清心火,也能除胃熱,胃熱兼有嘔吐可用薑黃連。
《藥類法象》:“瀉心火,除脾胃中溼熱,治煩燥噁心,鬱熱在中焦,兀兀欲吐,心下痞滿,必用藥也。”
因此,有心胃之火可用黃連。
03菊花-肝火
肝火旺會出現頭暈、頭脹痛,面紅、目赤,還有口乾、口苦、急躁易怒。
降肝火最常用的是菊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口感較好。平時可搭配枸杞一起泡茶,如果有便秘可換用決明子,如果單用菊花效力不夠可以用夏枯草代替菊花。
04桑葉-肺火
肺火大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咳嗽,咽喉腫痛。此時可以用桑葉泡茶,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止血。
因此,肝肺都有火時用點桑葉經濟又實用。
05黃柏-腎火
肝火,胃火,心火,甚至肺火都有聽過。那什麼是腎火呢?腎火其實就是腎陽。
正常情況下,腎陽腎陰互相制約平衡,當某一天,腎陰不足了,不足以制約腎陽,就會出現陰虛上火,此時的火就是虛火,虛火上炎就會出現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表現,此時用點鹽黃柏來瀉腎火,滋腎陰。如果配伍知母效果更好,著名成藥知柏地黃丸就是治療陰虛火旺的代表方。
總結: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腎火外,上面講的其他臟腑的上火指的是實火,如果是虛火則不能使用,需要使用或搭配滋陰降火的藥,如知母,黃柏,生地,赤芍,麥冬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