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2016年3月16日,日內瓦世界經濟論壇公佈了2016年“全球青年領袖”入選名單,名單中有121位年齡在40週歲以下的全球各界青年人士,這些人幾乎囊括了各行各業,也被譽為是各個領域最有成就的人。

而這份名單中有不少“中國面孔”,絕大多數都是在一些高尖端領域,有種讓普通人望塵莫及的感覺。

有眼尖的人發現,其中一位叫“石嫣”的女性,介紹為:“分享收穫”農場場主,是全國首家實現了農戶和消費者直接對接的農場。

如今的石嫣,年收入早已突破了百萬,她傳奇人生的背後,其實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經歷。

作為清華畢業的女博士,她絕對是高階人才,但這樣的學霸卻選擇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最終因其成就,讓父母都已經“認不出”自己女兒來了。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石嫣

一位來自清華的“大學霸”

石嫣本就是土生土長的保定人,自幼天資聰慧,得到了學校老師的一致認可。

在順風順水度過了自己的高中生涯後,到了報考大學的關鍵時期。

按照她的分數,本來能有更大的成就,可她最終選擇了“河北農業大學”,最終被“農村經濟管理”專業錄取。

關於大學,她還有著自己的考慮,因為她所報的專業還有4個博士點,未來,或許便能存在逆天改命的機會。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別看是寒門出身,石嫣在學校裡卻一點都不自卑,她成功競選了校學生會女生部部長,開始接觸到實踐層面的工作,在大三的那年,他成功組織了一場超過2000人的文藝晚會,能力的培養,為自己以後的騰飛之路做足了準備。

石嫣從小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很有規劃,做什麼事情都很高效,這也讓她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獎學金。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此外,她還利用起課餘時間外出擔任家教工作,家教的內容是“英語”,為了能給僱主家的孩子上好課,她也耗費了大量時間撲在英語上面,最終以91.5的高分通過了CET4。

已經不難看出,石嫣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性的,英語分數的提升,也為她未來的出國之路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在快要畢業的時候,石嫣想讓自己的學術水平更上一層臺階,或許在當時,她的思想還停留在待在實驗室中搞搞科研,在輔導員嶽華的鼓勵下,石嫣最終不辭辛苦,終於申請到了人大的碩博連讀。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2006年9月,她踏上了人生的新徵程。

在人大的學習生活對她人生的影響也非常大,她的專業知識和視野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而導師正是赫赫有名的人大教授溫鐵軍

而在人大之後,她又去清華大學讀了博士後,把學上到了頭,按理來說,這樣的求學經歷,最起碼能找到一份非常稱心如意的工作,然而她的人生卻並沒有被這樣選擇。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這件事,還是要從碩士期間說起。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其實很多人的成功都只差一個機遇,從這個角度來看,石嫣無疑是極為幸運的。

2008年4月,在碩士將要畢業的時候,和人大有著合作關係的“美國農業政策與貿易研究所”想要研究一個生態農場,當時人大的老師聽聞訊息後馬上開始舉薦人才,石嫣的名字便出現在其中。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石嫣研究了這麼多年農業知識,可當她真正踏上異國他鄉的土地後,卻發現那裡的一切和自己想象中的還是有著很多的不同。

明尼蘇達州的“地升農場”和美國傳統化的機械農場有著很大的不同,那裡是由一對夫妻外加幾個實習生共同經營的,當時的美國已經非常注重環保概念了,很多影響莊稼成長的化學藥物都被禁止使用,這就代表著,勞動強度將會格外巨大。

可是,為了不辜負導師們的期望,石嫣還是堅持下來了,每天要從早上七點忙碌到晚上五點,巨大的壓力經常讓她喘不上氣。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這種農業模式和中國傳統農業模式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核心便是“消費者和農戶共同承擔風險”,消費者會預付給農場一年的種植收益,相當於當上了股東,雙方共同來承擔種植的風險。

這樣下來就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不僅能保證農作物的新鮮,還能保證農場主的收益,這套模式,簡稱為CSA。

經過了小半年的實地探究,石嫣也漸漸搞清楚了其中的奧秘,於是,她決定把這件事帶回國內試試。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聽聞這些想法,家裡肯定是反對的,這也是創業者初期遇到的共性。

好在,就算思想保守的家裡人不支援,學校還是非常認可她這些想法的,還給她租了130多畝的產學研基地,就這樣,石嫣終於搞起了自己的農場,並起名為“小毛驢”。

在蔬菜的選擇上,她也抵制了一切對農作物有危害的產品,種植起了“有機蔬菜”。

由於有學校的加持,所以創業初期的石嫣還算是順風順水,除了每天會耗費課餘時間乘坐公交地鐵前往大棚外,其餘的都算順利。

在農場成立沒多久的時間,很快就吸引了54位對於有機蔬菜感興趣的會員,石嫣深知,這些會員要麼就是看到了蔬菜的品質,要不就是給學校面子,想把CSA理念貫徹出去,這樣是不行的。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大家最初都會選擇線上轉賬,石嫣卻果斷拒絕了,她覺得要想和大家建立起信任,面對面的交流應該是最基本的方式,不過從農場到客戶家至少需要三四個小時的車程,第一筆收款,她耗費了整整1個月的時間。

這些客戶中,有17戶簽訂的是“勞動份額”,意思就是石嫣給他們免費提供種子和肥料,讓他們自己前來耕種,大城市的人已經很久沒有接觸到土地了,這種方式也成功讓這些人有了興趣,並且主動和農場建立起了聯絡。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兩年之後,石嫣前期的跑腿宣傳起到了作用,老客戶口口相傳,讓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CSA。

在離開了學校的庇護後,石嫣初心不改,依舊決定踏上這條路。

從2012年5月開始,石嫣運作了北京通州和順義兩處基地,會員已經發展到了600戶。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這兩處基地對於石嫣來說不僅是夢重新開始的地方,更是她另一處家。

這個時候,就已經有記者聞訊而來了,鏡頭中的石嫣身著非常樸素,身子也瘦瘦小小,每天都會騎著電動車穿梭在自己的蔬菜園中,大家還能感受到她的臉頰上掛滿了笑容。

這套商業模式能夠獲得成功,除了產品本身外,還有一些“使用者心理”方面的因素。

石嫣也曾經表達過內心的意思,她覺得當時社會上很多人都病了,不僅包括身體還包括心靈,造成這些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已經遠離了土地。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現實也確實如此,在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在思考如何儘快從農村中走出來,並且在城市中將自己的錢包快速鼓起來,年輕人也變得越來越浮躁,從來不想著付出什麼,就想要獲得一切。

在農場中,石嫣還跟朋友們談論過這些事,她說:“一些人一個包的價值就超過了2萬元,大家也經常開玩笑,有的時候賺一年的錢,還比不過別人的一個包。”

迴歸到土地上,無論對於客戶還是石嫣自己來說,都是一個極為不錯的選擇,或許是因為看到了前方的路,才讓石嫣走得如此堅定。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2012年,石嫣還寫下了一本《我在美國當農民》的書,是導師溫鐵軍寫下的,他提出:越是規模化的大型現代種植業和畜牧業,所造成的的汙染就越發嚴重。

在全球第六屆CSA會議於北京舉行的時候,石嫣便已經非常投入於自己的角色定位,她也希望更多人能夠關注到CSA。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破繭成蝶的人生,確實驚豔

如今,石嫣早已把CSA模式不斷擴大。

隨著石嫣的親身示範,國內一批以“耕農田、耕心田”為信念的CSA農場相繼誕生,目前在國內已經超過了500家。

而石嫣的“分享收穫”也包括三個內容,分別是直銷、友好和本地。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經過了多年的發展,石嫣也將CSA的理念定義為“食在當季,食在當地”,她透過多年來的專業知識也給出了理由:因為農作物在採摘和加工的時候會出現很大的營養損耗,甚至還會出現食品安全的風險。

有的時候,石嫣也會進城去錄製節目,正好也有空閒時間能夠逛一逛大型超市,有一次,超市中的“熟食區”正好把剛剛過期的食物丟掉,這一幕也碰巧被石嫣看到。

這件事也給了石嫣很大的啟發,當年在美國的時候,那對農場主夫妻會提前跟麵包店打好招呼,將兩天後會丟掉的麵包以低價買進。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從90後開始算起,大家都生活在衣食無缺的環境中,對於糧食也漸漸喪失了感恩之心,從這件小事上,其實也能看到整個農業產業遇到的問題,石嫣對記者說過:

“我們遇到的困難,其實就是整個農業的困難,就算是團隊中的人在農場工作,未來成家後考慮到孩子的教育,很多人也會選擇離開。”

石嫣也始終都相信,在城市化越來越快的今天,無農藥無化肥並且能夠和消費者直接對接的是有機農業,是對當下食品安全問題的最好關懷。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提及夢想,其實在石嫣心裡還沒有完全實現,她曾說:“向大城市移植有機生態農業,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它能夠讓我獲得有機的、有尊嚴的生活。”

2020年,BTV新聞專程來到了石嫣的農場,也同樣遇到了很多年輕人。

一位名叫張笑的員工對記者說:“我學的是建築,在大二的時候便在微博上了解到石嫣的農場,我覺得她是我們90後、95後的一個榜樣。”

大家都習慣叫她“掌櫃”,她本人面對鏡頭也說:“創業的初衷,並不是把它變成自己的產業,更多的是想借助這個農場,就算規模不一定大,但是它能起到一個像學校這樣的作用,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記者也跟隨“石掌櫃”來到了一處大棚之中,記者也很快發現,同樣是種植草莓,石嫣所採取的方式就很不一樣。

她找來了一百多隻蜜蜂放養在大棚之中,這樣蜜蜂就可以給整個大棚授粉。

此外,她還在草莓和草莓之間種上了大蒜,大蒜的氣味能夠起到驅蟲的作用,草莓拉秧以後,大蒜同樣還能被收穫一波,這樣在一個大棚之內,便能形成一個動植物閉環生態體系,還能形成兩種收穫。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和土地接觸久了,石嫣也更加熱愛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光是那一個農場,就為超過1500戶家庭配送起了無公害的生態果蔬。

更重要的是,石嫣在2020年末之前已經在全國16個省市組建了自己的生態聯盟,自己的農場也成為了培訓基地。

粗略地算下來,這些農場給石嫣團隊帶來的收益每年至少突破百萬,當初反對石嫣的父母,在看到這種景象後,都是完全沒有想到的,他們一輩子沒有見過大錢,都有點“不認識”自己的女兒了。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當被問及產業規模,石嫣卻說:“田間地頭,很難被資本量化,合作社的模式則更適合我們的產業。”

她也同時覺得,在農村,不僅要有更多的“新農人”,還同樣要有高知的職業經理人,同樣在國際上也要多語種宣傳農耕文化,未來,農民將一定會成為一個令人驕傲的職業。

可石嫣也恍然發現,在農場裡幹活的主力仍然是60歲以上的叔叔阿姨們。

隨著廣泛宣傳,農場裡來了不少90後和95後,甚至迎來了第一批00後。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他們有的是從農大出來的,也有些是暫時和城市“脫軌”的人,他們也是一樣,來土地中尋找生活的可能。

在石嫣的設想中,未來返鄉的年輕人或許不會孤獨地去做農業,也會擁有更好的社群和社群,還有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讓他們有尊嚴的活著,才能保護好這一片片土地。

平日裡,石嫣和丈夫總是會一同出現在蔬菜棚中,和大家嘮嘮家常,也會拿起作物觀察。

長期的戶外勞作,也讓這對高學歷夫妻褪去了書生氣,滿手都留下了厚厚的繭子,膚色也變得越來越健康,不過這也是他們常年待在田間地頭的見證,偶爾冒出的農學專用詞彙,才讓身邊的人恍然發現:原來,他們不是土生土長的農民。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其實,石嫣和丈夫在田地裡也充滿了浪漫。

當年的程存旺也對種地務農很感興趣,兩人在試驗田當志願者的時候相遇,“土味”愛情便開始醞釀起來,並在2011年結婚,那會沒房沒車沒事業,二人也一直堅守到了今天。

2021年6月,兩人的愛情終於有了“收穫”“,高齡媽媽”石嫣誕下了夫妻倆的第一個孩子,好在母子平安,全家人都充滿了欣喜和感動。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程存旺特意從自家農場中採摘回來一箱有機西紅柿,分給了病房裡的醫生、護士和其他媽媽,那種西紅柿的口味,大家一般都沒有感受過。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原因,石嫣肯定會出現在國際CSA大會上和各國代表討論糧食問題,這個聯盟在全球的規模已經相當巨大了,會員量超過了300萬人。

如今,石嫣已經在土地上紮根11年了,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清華女博士畢業當農民:種地11年、年收入破百萬,父母已認不出

參考

石嫣:從海歸博士到種地農民 央視網

石嫣:紮根農業的清華女博士後 BTV 新聞

河北農業大學知名校友巡禮 河北農業大學官網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2-02-03

相關文章

春節放鞭炮究竟好不好

春節放鞭炮究竟好不好
春節放鞭炮源於古代驅除鬼怪的行為,人們認為鞭炮能驅邪.避瘟,保佑家人平安吉祥.後來這個習俗被流傳了下來,並把放鞭炮作為過年的一種喜慶方式,過年大家都要放鞭炮.每至年末歲首,人們就在家門口貼紅聯.放鞭炮 ...

《鄉村愛情14》殺青戲曝光,謝廣坤一家貼春聯放鞭炮齊賀新年

《鄉村愛情14》殺青戲曝光,謝廣坤一家貼春聯放鞭炮齊賀新年
<鄉村愛情>是本山傳媒打造的一部農村輕喜劇,從06年開播一直陪伴觀眾走到現在. 該劇內容寫實.貼近生活,是老百姓十分喜愛的一部下飯劇,有"最長壽農村劇"的美譽. 每到天 ...

Google(谷歌)由來之趣談
說起大名鼎鼎的Google(谷歌),這個在斯坦福大學一間密室裡建立的網路搜尋引擎,現已迅速發展成為全球一大奇蹟:Google網站於1999年9月正式開通.目前超過一半的網際網路搜尋是透過Google完 ...

雜文《趣談》
編輯老師讓我多多少少寫點個人簡介 我不是什麼文化人 又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索性什麼都不想寫就在簡介一欄 寫了柯別媂 老師回"太少" 網上搜了餘秀華的簡介 特別顯眼的字是" ...

民間趣談雜事——《黃泉渡》
相傳宋朝年間,有一渡口可通幽冥.若能入此地且生還,將有大福緣.初聞此事,人們皆趨之若鶩,但只見有人進,無見有人出,人們也漸漸熄了心思,此地也漸漸成為禁地. 但據民間傳言,當朝宰相張豐載曾入渡口且平安歸 ...

武昌起義後的“十月圍城”:3000人迎戰數萬清軍 漢口被放火燒3天

武昌起義後的“十月圍城”:3000人迎戰數萬清軍 漢口被放火燒3天
1906年,香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聚在一起,包括商人.乞丐.車伕.學生.賭徒等.他們的敵人,是武裝到牙齒的滿清殺手. 這原本是一場實力懸殊的屠殺.可義士們毫不畏懼,與滿清 ...

程鵬:“煙花爆竹除疫”:傳統民俗的發展困境與民俗學反思

程鵬:“煙花爆竹除疫”:傳統民俗的發展困境與民俗學反思
本期新青年程鵬,男,山東泰安人,中國民俗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文化遺產與文化創意產業,旅遊民俗學.本文擬對這一謠言的生產和闢謠 ...

英女王罕見穿碎花白紗裙,在漂亮能幹的撒切爾夫人面前,她也怕輸

英女王罕見穿碎花白紗裙,在漂亮能幹的撒切爾夫人面前,她也怕輸
對於英國女王來說,絕對是優雅了一輩子的女性,就像人們說的那樣:女王是自帶光環的人物,走到哪裡都不輸氣場. 這是事實,一個從小生活在王室,受宮廷生活薰陶了一輩子的女王,再加上自己御用的形象打造團隊,怎麼 ...

有種無知叫“不按比例衝奶粉”,看似都一樣,實際家長害娃不自知

有種無知叫“不按比例衝奶粉”,看似都一樣,實際家長害娃不自知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眾所周知,絕大多數小寶寶的成長是離不開奶粉的. 餵養初期,很多家長都會嚴格按照配方奶粉的衝調比例來執行,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一些家長在給孩 ...

農村辦酒席不去酒店,喜歡在自家門口,真的是為了省錢嗎?

農村辦酒席不去酒店,喜歡在自家門口,真的是為了省錢嗎?
人的一輩子總會有一些值得慶賀的大事,喬遷之喜.新婚之喜,亦或者升學之喜等,人們都會鄭重地舉行儀式,用具有答謝性質的宴席來招待親朋好友.不過同樣是辦酒席,城市與農村卻有一些差別,城裡人不管什麼事,都需要 ...

知乎高贊問題:5歲孩子認為中秋節就是不上學,為何不重視傳統?

知乎高贊問題:5歲孩子認為中秋節就是不上學,為何不重視傳統?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問題:5歲的女兒現在上幼兒園大班,馬上中秋節了,問她:中秋節開心嗎?她說:開心.問她為什麼開心?她說:因為要放假了. 也就是說,對於中秋節日的概念,孩子的意思就是不用去幼兒園了.到時候 ...

結婚30年,顧長衛多次與女演員傳緋聞,蔣雯麗的報復讓他有苦難言

結婚30年,顧長衛多次與女演員傳緋聞,蔣雯麗的報復讓他有苦難言
娛樂圈的記者們一向看熱鬧不嫌事大. 當年顧長衛攜妻子蔣雯麗為<立春>宣傳,記者不懷好意地問,為什麼女主張靜初的戲份幾乎看不到? 顧長衛囁喏半天,費力抬起笨拙的上眼皮,問蔣雯麗:" ...

12個月12首詩:歲月不居,詩詞中的每個月充滿人生況味(上)

12個月12首詩:歲月不居,詩詞中的每個月充滿人生況味(上)
逝者如斯,歲月不居. 在如光影的歲月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酸甜苦辣,每一月都有不同的苦樂哀愁,每一年都有不同的起起伏伏. 這一天,或讓你喜不勝收.開懷暢飲:這一月,或讓你怦然心動.一遇終身:這一年或讓你 ...

一個關於新年的故事下

一個關於新年的故事下
因為草好,灶堂裡火光熊熊,把半個院子都照亮了.鍋裡的蒸汽洶湧地撲出來.白白胖胖的餃子下到鍋裡去了.沒逢此時我就想起那個並不貼切的謎語:從南來了一群鵝,撲稜撲稜下了河.餃子熟了,父親端起盤子,盤子上盛了 ...

張繼科的成長故事:被國家隊開除,彎道超車馬龍,和劉詩雯太可惜

張繼科的成長故事:被國家隊開除,彎道超車馬龍,和劉詩雯太可惜
1988年2月16日張繼科出生于山東省青島市,父親張傳銘是青島市第二體育場的少兒乒乓球教練. 母親徐錫英是父親張傳銘戰友的妹妹,嫁給張傳銘之後就完全成了家庭主婦. 張繼科一出生就顯得很特別,哭聲非常大 ...

殘酷!武漢家長圈鄙視鏈

殘酷!武漢家長圈鄙視鏈
"我寧願在學校旁邊租個一室一廳,也不想回水果湖140平的豪宅-- "我現在除了孩子的成績,無心工作,無意關心老公...... "為了讓孩子吃好,我已經從一個不會下廚的高管 ...

谷崎潤一郎:刺青

谷崎潤一郎:刺青
這些事發生在輕浮的貴族局德還在全盛的時代,在當時,今日的那種為生存而無情鬥爭仍未為人所知.年輕的貴族哥兒和地主鄉紳的面孔仍未陰雲密佈:在官房裡貴女和名藝妓的唇邊經常都掛著微笑:小丑的職業和職業性茶樓的 ...

百代文宗韓愈:命運給我一副爛牌,我卻將它打成了王者

百代文宗韓愈:命運給我一副爛牌,我卻將它打成了王者
1. 元和十四年,正月,長安的早春寒風依舊. 早朝上,唐憲宗滿臉怒容,將一封摺子扔到群臣面前:你們看他寫的什麼東西?豈有起理! 大臣們又驚慌又疑惑,這位人稱中興之主的唐憲宗剛剛完成了平定藩鎮的千古功績 ...

寧屯業:新兵下連到班排

寧屯業:新兵下連到班排
寧屯業:走進軍營 寧屯業:我的新兵生活 接前篇↑↑↑ 新兵下連到班排 文/寧屯業 新兵下班以後,我被分配到二排四班. 四班是全團聞名的尖子班和訓練先行班.這一年,班裡分了三個新兵. 楊家卷,四川巴縣人 ...

COP15:“騎大象”“溜孔雀”的雲南人

COP15:“騎大象”“溜孔雀”的雲南人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將在雲南昆明舉行.大會召開前,昆明的立體花壇就先美上了熱搜.國慶期間,到昆明來打卡拍照的遊客絡繹不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