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10月1日,當主席宣佈新中國成立時,所有聆聽到的人都熱淚盈眶,這片經歷幾十年戰亂蹂躪的大地終於可以安靜下來,中國人民也終於可以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在全國人民凝聚一心,團結所有力量改造新國度時,鴨綠江對岸卻戰火四起,甚至威脅到邊民的生命安全。
不久志願軍赴朝作戰,打出了一次又一次經典戰役,比如最近令我們愛國情懷暴增的長津湖戰役,還有如雷貫耳的上甘嶺戰役。而就在這次戰役中,走出了兩位88年上將,而且他們晚年的職位也非常高,特別是李德生,他晚年取得的成就甚至超越了他當年的所有上級,今天我們就說一說他的革命歷程。
14歲的小紅軍
1916年,李德生生於河南新縣,因為家裡過於貧困,他童年的奢望只是能夠吃一頓飽飯。他曾這樣描述貧寒的家庭“家裡沒有水田,父親就跑到山腳開了一點荒地,種點雜糧,但土地貧瘠、加上面積也不大,打出來的糧食都不夠一家人餬口”。
特別是在他九歲那年,因無錢治病,母親在病餓中死去,更是讓這個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但父親很有骨氣,家裡再窮也要想辦法讓兒子生活,雖然李德生最後只在李家祠堂開辦的私塾讀了不到一年書,但能夠讀書識字對他以後在軍旅中的發展幫助很大。
從1928年開始,農民運動在他的家鄉逐漸興起,甚至在柴山堡成立了蘇維埃政權,只有12歲的李德生參加了剛剛成立的兒童團,因表現出色後來被推舉為團長。因為他們要為革命政權站崗放哨、傳遞訊息,經常與赤衛隊打交道。李德生看見赤衛隊員人人都有一杆紅纓槍,個別人還有長槍,十分威武,特別是他們有時還能跟著紅軍一起衝鋒陷陣,於是參加紅軍成為他的一個心願。
有一次,鄉里的蘇區主席把他介紹給一位紅軍營長,營長見他年齡太小,本不想收他,但架不住李德生的苦苦央求,就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與通訊員比賽,沒想到無論是賽跑、聽力還是識字,李德生都勝出了,營長這才答應讓李德生參加紅軍。
參軍七年還是戰士
他因為年齡小,參加了紅軍也只是待在交通隊當交通員,但作為前線部隊的一員,不可能完全脫離戰鬥。有一次戰況緊急,他們交通隊也參加了戰鬥,與敵人激戰時,一顆子彈從他的左前肩胛骨射入,從背後的肋骨間穿出,左肺被穿透了,再偏一點就傷及心臟了。
在醫生的緊急救護下,李德生保住了性命,養傷期間他利用難得的閒餘時間, 參加野戰醫院組織的學習活動,閱讀了不少紅色書籍,既提升了理論水平,也懂得了不少軍政方面的知識。
為人機智勇敢、肯愛學習動腦筋,很快成為交通隊最優秀的交通員,後來不但升為班長,還當選為交通隊的黨支部書記。當時由於張國燾的錯誤路線,在與中央紅軍會師後,拒絕北上,南下途中損失慘重。
基層官兵也多有怨言,但沒人敢公開議論這些,李德生性格耿直、口直心快,在一次黨員會議中對此有過發言,被某些心懷叵測的人知道後,對他進行誣陷,不但開除黨籍,還把他一擼到底,直接成為了一名普通的交通員。
當時他所在師師長正是陳錫聯,兩人只差一歲,陳師長非常同情他的遭遇,沒有排斥他,反而經常找他談心鼓勵他,幫他度過這一段心理低谷期。
抗戰爆發後,李德生還是個普通士兵,可以說他參軍都七年了,還是個戰士。但陳錫聯對他很瞭解,後來找個機會把他提拔為通訊排排長。
優秀的八路軍指戰員
數月之後,通訊排經過擴編成了連級編制,李德生也就升為連長。百團大戰時,他奉命去拔除平漢鐵路上的一個日偽軍據點。
李德生經過分析,認為僅憑手下這些兵力,要靠強攻,恐怕還不夠敵方塞牙縫的呢。於是他想了個計謀,他親自帶著一個排,穿上日軍軍裝,再往臉上抹些泥土和血汙,裝成從其他據點撤下來的日軍。
沒想到日偽軍一點都沒有懷疑,大家順順利利進入據點,李德生立馬發動進攻。因為事發突然,見據點來了這麼多八路,據點的二鬼子都慌了,為數不多的日軍也無法組織有效的防守,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戰鬥,李德生以不到十個人的傷亡,順利攻佔這一據點,斃傷日偽軍一百五十餘人。
可以看出,李德生打仗喜歡動腦筋,打巧仗,使計謀,以較少的傷亡代價贏得最大的戰果。後來他的這個戰術經過推廣,取得意想不到的戰績,最後經過統計,利用“李德生戰術”拔除的據點,竟然超過了一百個,而且大都是大據點,正因為這個戰術,李德生被很多八路軍高階軍事幹部熟知,他的職務也得到了提升,抗戰勝利前夕,已經升為了團長。
手下的兵員多了,他的軍事才能得到更好的展示。上黨戰役時,他的十九團遭到敵人突然襲擊,事發突然,幾個營長不知該不該還擊。李德生一拍桌子:“都這個時候,再不打我們就會被吃掉,來不及請示了,直接給我狠狠地打”。
就這一仗,他們十九團就消滅了一個多團的國軍。戰後不久,他就因戰功升為二野十七旅旅長。
後來在隴海戰役中,十七旅不但殲滅了上千敵軍,還繳獲了十一輛坦克,當時參加縱隊會議時,他是坐著坦克去的,雖然裡面又悶又熱,但在其他人眼中那可是威風極了。
新中國成立後,李德生率領三十五師赴朝作戰,在上甘嶺戰役中一戰成名,成為軍旅生涯中的巔峰時期,經過此戰他也升為12軍軍長,回國後被授予少將軍銜。
超越所有上級
60年代,他主政安徽時,採取的一些措施對於社會秩序的穩定,經濟的穩步發展幫助很大,因此得到主席的賞識,受到主席的重用。此後他當過北京、瀋陽兩個大軍區司令員,1973年,57歲的李德生還當選為常委、中央副主席,成為正國級的領導者,此時他的級別已經超越當年的所有上級,當然也包括了他的老領導陳錫聯。
李老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為自身的優秀,也與夫人曹雲蓮背後的支援分不開。兩人結緣於戰爭時期,當時李老還沒有恢復黨籍,這對於他的仕途發展非常不利,但曹雲蓮對此不在乎,只覺得這個八路軍年輕軍官是值得自己依靠的人。
生活中除了照料兒女,夫人對李老也是關懷備至,她知道丈夫職務高,工作重,身體健康尤為重要,所以自己哪怕得了感冒,也要戴個口罩,就怕傳染給丈夫。李老覺得夫人兩人同甘共苦這麼多年,哪能讓個口罩弄生份了。但夫人堅持自己的意見和做法。
有時夫人打個噴嚏,將軍就在旁邊打趣道:“趕快戴個口罩啊”。
2007年6月28日,夫人曹雲蓮病逝,享年81歲,四年後將軍也離開人世,享年9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