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頒佈,其中由教育部提名,清華大學、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聯合完成的“工業煙氣多汙染物協同深度治理技術及應用”專案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說到大氣汙染,很多人腦海裡就會想到煤炭燃燒的畫面,但其實隨著煤電行業汙染物持續減排,非電行業對我國大氣汙染排放影響越來越大。
非電力行業,包括鋼鐵、建材、水泥、玻璃等工業門類。2020年,我國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工業品產能和產量均已居全球首位。與電力行業相比,這些行業的工業爐窯/鍋爐量大面廣,其工藝、爐型和燃料也不同,導致煙氣排放溫度波動大,煙氣成分複雜,主要汙染物硫、硝、塵及非常規汙染物汞、二噁英等排放濃度高,深度治理難度大。
國外對工業煙氣多汙染物的控制多集中在單一汙染物控制技術,或透過產業轉移解決工業汙染,而傳統的煙氣治理方案是獨立除塵、脫硫、脫硝裝置串聯,流程長、能耗大、投資高、裝置間的匹配複雜繁瑣,因此並沒有成熟的非電力行業的工業煙氣深度治理先例可循。
技術成果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進行展示 來源:清華大學官網
專案團隊圍繞煙氣常規汙染物硫、硝、塵及非常規汙染物汞、二噁英等協同深度治理難題,在核心功能材料、關鍵裝備、先進工藝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創新和突破:
一是基於工業煙氣多汙染物協同控制策略,發明了中高溫煙氣淨化雙功能催化劑、低溫煙氣高活性和高強度碳基功能材料、耐酸耐磨型覆膜梯度濾料,實現了核心功能材料的產業化。
二是開發了“逆向雙氣旋增效脫硫”耦合“同向多氣旋除霧除塵”一體化技術裝置,實現了煙氣脫硫協同淨化細顆粒物。研製了分級噴氨的串聯吸附催化塔和整體流排料的深度再生塔,裝備執行能耗顯著降低。
三是研發了全過程脫硝協同高效除塵脫硫工藝、碳基多功能材料吸附/催化—再生硫資源化一體式多汙染物深度治理工藝,實現了重點行業工業爐窯煙氣多汙染物協同深度治理,支撐了我國重點區域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煙氣深度減排。
國內玻璃廠環保工程 來源:中國建材報
該技術成果目前已在鋼鐵燒結、水泥、玻璃等多個行業進行工程示範及推廣應用,遍及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並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等23個國家,引領了工業煙氣深度治理技術與產業進步,推動我國多行業煙氣汙染物邁入超低排放的新階段,為我國大氣汙染物總量減排、區域空氣質量改善、打贏藍天保衛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章整理自:
1.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5241334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5414814261653955&wfr=spider&for=pc
3.https://new.qq.com/omn/20211104/20211104A052LU00.html
4.https://www.cenews.com.cn/opinion/gdftx/202107/t20210720_978557.html
5.https://www.sohu.com/a/366818727_410558
排版 | 弢弢
稽核 | 六朵 蒼翼蝴蝶 淡定珠子
封面圖片來源unsplash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免責宣告: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立場,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