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這部電影,蝸牛本來沒有一點去看的慾望。電影名字碰瓷了《這個殺手不太冷》,那可是蝸牛心中的神片之一,感覺很不爽。
是女兒主動提出來要看的,她覺得名字比較有趣。本想帶她去看《奇蹟笨小孩》,想了下頭一天她幾乎是被強迫著去看了《水門橋》。既然這樣,那就隨她,看《這個殺手不太冷靜》。
電影內容,簡單說就是跑龍套的演員“魏成功”,在女明星“米蘭"處於危機的情況下,被其誘騙,為應付黑幫老大,上演了一齣戲中戲。改編自日本電影《魔幻時刻》。
看完,蝸牛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不高,笑點有但略顯尷尬有硬湊笑點的感覺,片中還致敬了《喜劇之王》、《雨中曲》、《教父》這些經典電影,最後算有所拔高,戲中戲套戲中戲。
問題是魏成功的扮演者魏翔,蝸牛還沒有接受他主演的地位,某種角度上就有一種“你憑什麼敢致敬星爺、致敬馬龍白蘭度”的反感,總覺得他表演得過於用力。
女兒的評價卻截然相反,她覺得很好看,很可笑,很好玩,還很曲折有反轉。
開車回家的路上和女兒交流中,婉轉表達了對這部電影的不滿,希望女兒看一些更好的、更高階的電影的願望。
女兒卻堅持覺得好看,比《水門橋》好看。
蝸牛本來還想說,開學後老師說不定就要求寫《水門橋》觀後感。
猛然間,想到了不久前在網路上刷到的那個影片。
河南初中老師佈置寒假作業有一項就是堆雪人,於是初三學生就花了一小時堆了個厚厚的寒假作業雪人。
堆雪人是個快樂的事情,孩子都喜歡,為什麼成了寒假作業就變味了?
學生這是在用黑色幽默做著無聲的反抗。
你憑什麼替我決定?
憑什麼你覺得我堆雪人會快樂就要佈置成作業強迫我快樂?
憑什麼必須完成你規定的動作而且必須感到快樂?
是啊,這只是看一場電影而已,孩子看得高興不好麼?
孩子既沒看過《喜劇之王》、《雨中曲》、《教父》這些你認為的經典,又沒看過片名碰瓷的那部《這個殺手不太冷》。你憑什麼非要讓孩子覺得致敬水平不高,碰瓷不夠高階?
為什麼你的審美一定要凌駕於孩子的審美之上,你憑什麼定義高階?
你半強迫地帶孩子去看《水門橋》時,難道沒有帶著讓孩子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念頭?
孩子每天在學校接受著各種各樣規定的教育,為什麼放寒假去看一場電影也要被你賦予受教育的目的?
孩子覺得《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很可笑,她笑出聲了,毫不掩飾地單純的快樂。
孩子覺得《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很好玩,“很好玩”是她的選擇,她得到了。
孩子覺得《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很曲折有反轉,她用雙眼觀察世界,用她的腦細胞主動開始思考、開始感悟這個戲劇感十足的世界。
這不好麼?
你為什麼要干涉?
當孩子哇哇哭墜入人間,成為你家庭的一員,你許下心願“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忘了麼?
不要忘了初心。
做孩子情緒的守護者。
做孩子心靈的守護者。
做孩子快樂的守護者。
做孩子幸福的守護者。
做孩子成長的守護者。
“為人父母者常需自省啊。”
聽著女兒嘰嘰喳喳地講著電影裡的笑料,蝸牛看到女兒的笑臉在發光。
其實,真正適合孩子看的電影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