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作為美國曆史上首位黑人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是註定要被寫入史冊的,況且,在許多國人眼裡,奧巴馬這個總統“當得也不賴”。
在奧巴馬執政的8年時間裡,美國從經濟衰退走向了復甦,他的一系列政策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讓美國家庭年收入在2016年時創造了美國曆史上最大的增幅。
而且,奧巴馬在執政首年就訪問中國,這同樣創造了美國的歷史,這也讓許多中國人都對奧巴馬抱有一定的“好感”。
不過,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奧巴馬是一位“披著羊皮的狼政客”,包括維基解密網站的創始人,這又是為什麼呢?
被不同人照顧的童年
貝拉克·奧巴馬1961年出生於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市,要說起來,他的童年經歷也算十分坎坷。奧巴馬的父親是來自於肯亞的留學生,母親則是美國人,兩人在夏威夷讀大學期間認識,並在結婚後生下奧巴馬。
不過,在奧巴馬兩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因為要去哈佛大學唸書而離開了他和母親,隨後,母親就帶他從檀香山搬到了夏威夷,奧巴馬也從此與父親斷了聯絡。
奧巴馬基本上是由不同的親人照顧長大的,但他的妹妹表示,儘管每一位親戚都“缺點明顯”,但他卻“奇蹟般”地繼承了他們身上的最好的品質。
1967年,奧巴馬的母親再婚,並帶著孩子們隨著丈夫一同前往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生活,一開始,他們的生活還算幸福,但很快繼父就從和藹可親變得“酗酒、花心”,而奧巴馬似乎也實際上從未真正適應過在印尼的生活。
奧巴馬童年時的老師和同學認為,因為奧巴馬從來沒有真正掌握過印尼語,所以他一直顯得沉默寡言,並且經常遭到同學們的取笑。
不過,奧巴馬很小的時候就意識到了自己身為黑人,將會遭遇到的種族問題。據奧巴馬說,在他9歲時曾在雜誌上看到一名黑人為了去除黑面板而遭到化學藥劑嚴重灼傷的事,這是他第一次意識到種族問題,也成為了他長大後致力於緩和種族問題的努力埋下了種子。
1971年,奧巴馬回到夏威夷,與外祖父母住在一起,並轉學到火奴魯魯的普納荷學校,在那裡,他成為了學校中少數的黑人學生。而後,奧巴馬的母親與繼父離婚,他便隨著母親遷居到美國本土,並進入加州西方文理學院學習。
由於學習成績優異,他在2年後轉入了哥倫比亞大學,並取得了國際關係專業的學士學位。1988年,奧巴馬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習,並獲得了“極優等”法律博士學位。
從這些經歷來看,奧巴馬可能確實繼承了他不同親屬們的美好品質,否則他也不會從底層走進哈佛大學。
畢業後,奧巴馬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任教多年,期間,他還參與過一些政治活動,並在1996年時初涉政壇。
一舉奪得總統之位的政治明星
1996年,奧巴馬在芝加哥第十三區南部的海德公園區被選入伊利諾伊州議會,2年後,他當選了伊利諾伊州的參議員,到了2004年,他當選為聯邦參議員,可謂是當時民主黨數一數二的政治明星。
在擔任聯邦參議員期間,奧巴馬參與起草或提出了許多政治議案,例如參與了有關控制常規武器的議案,例如他支援氣候變化、核恐怖主義等一系列的議案。而且在這段時間裡,他還訪問了東歐、中東和非洲的一些國家,這為他之後當選總統打下了基礎。
2008年,年僅47歲的奧巴馬正式參選美國總統,在歷任美國總統中都算得上比較年輕的。奧巴馬是一個很有個人魅力的人,他在從政之後一直刻意向“肯尼迪第二”的形象靠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博得了肯尼迪家族和美國選民的好感。
眾所周知,肯尼迪家族是美國名副其實的“第一家族”,在政治方面影響力巨大,奧巴馬刻意地靠近,讓他能夠依靠肯尼迪家族的人脈和影響力,為自己爭取更多利益。
不過,奧巴馬首次宣佈參選,就擊敗了勁敵麥凱恩,奪得了總統之位,也不僅僅是全靠“第一家族”,要說起來,奧巴馬能夠一舉成功,與他十分擅長利用自己非洲裔的特殊身份很有關係。
一方面,奧巴馬是一個非洲裔美國人,但他不打“少數民族牌”,而是不斷強調不同膚色美國人的團結和融合,以及種族的平等與團結,這一觀點讓奧巴馬獲得了美國不同膚色人的支援。
另外一方面,奧巴馬雖然是來自哈佛的精英,但他普通的家庭背景、堪稱坎坷的童年經歷,又讓普通美國人感到佩服,因為這似乎代表著真正的所謂“美國夢”。
而且,奧巴馬還有著強大的籌款能力,資料顯示,在選舉期間,奧巴馬一共獲得了6.2億美元的籌款,而他的對手麥凱恩只籌到了2.3億,巨大的經費差距,讓奧巴馬能夠“大手筆”投入競選宣傳,讓全美都知道自己的政策主張和朝氣蓬勃的變革形象。
當時恰逢美國處於次貸危機之時,美國人迫切需要一個能夠帶領他們走出困境、帶來變革的總統,這是奧巴馬能夠獲勝的重要原因。
不過,當選前獲得了大量支援的奧巴馬,在當選後似乎很快就有了另外一個不太好的“名聲”,那就是“披著羊皮的狼政客”。
“披著羊皮的狼政客”
儘管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奧巴馬在任期內帶領美國經濟從衰退走向增長,但對於許多人來說,他們更願意用“披著羊皮的狼”來形容奧巴馬。
例如,美國資深新聞工作者愛德華·克萊因曾在自己的暢銷書《業餘選手:入主白宮的奧巴馬》中表示,奧巴馬用他顧問們的“滔滔不絕”來掩飾自己的陰暗面,他還聲稱經過他的調查,奧巴馬早在芝加哥時期,就已經學會了偽裝自己,成為了“披著羊皮的狼”。
例如,在2013年奧巴馬試圖挑起敘利亞戰爭前,大量抗議者組織了示威遊行,聲稱奧巴馬才承諾推進馬丁·路德·金的理想,立刻就要掀起敘利亞戰爭,其行為宛如披著羊皮的狼。
例如維基解密的網站創始人阿桑奇也曾稱奧巴馬是“披著羊皮的狼”,他聲稱對奧巴馬贏得美國大選持“懷疑態度”,在他的口中,奧巴馬“也許是個好人”,但這一點存在著諸多問題。
例如,德國媒體也曾批判奧巴馬是“披著羊皮的狼”,因為德國媒體的報道稱,在奧巴馬政府之前,從來沒有一位總統系統性地對全球進行監控。
也許德國媒體眼中的奧巴馬,代表了這一大部分人心中的奧巴馬,德國媒體稱,奧巴馬錶面上和氣友好、面帶微笑,經常將道德說教掛在嘴邊,但實際上卻像一名冷戰戰士那樣堅硬如鋼。
這種觀點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一部分中國人。在很多人心中,奧巴馬是一位對華相對友好的美國總統。
一方面,這是因為奧巴馬在上任首年內就到訪中國,還前往故宮和長城參觀——從某種角度來說,到訪過長城的美國總統,都是對華相對友好的,至少他之前的4位美國總統,尼克松、里根、克林頓和小布什都是如此。
另外一方面,奧巴馬在任期內結束了小布什政府後期的貿易保護主義,並加強了與我國在能源安全、氣候變化以及國際事務方面的合作。並且,奧巴馬還在許多場合強調中美關係的重要性,甚至在聯合國,兩國的關係都變得緩和了一些,分歧也逐漸減少。
但是,事後回頭來看,我們似乎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為奧巴馬的一系列行為做出解釋:當時的美國深陷經濟危機的泥潭,他們需要中國的幫助,才不得不與中國友好。
有許多跡象表明,奧巴馬並不是真心想與我們展開合作。
首先,在奧巴馬上臺之後,美國對華鷹派的政客就開始增加了,這當然與中國所展現出來的巨大成就有關,也與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服役有關,但美國政府中的鷹派越來越多,與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絕對脫不了干係。
很顯然,奧巴馬認為中國崛起會給美國帶來“威脅”,所以他用鷹派政客替換了鴿派政客,讓美國對中國的整體態度都發生了轉變。
其次,在奧巴馬擔任總統期間,美國政府宣佈了所謂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國重新在亞太地區增加兵力部署,妄圖以此遏制中國的發展。當時,美國政府還頻繁提及“對臺軍售”,又重新打起了臺灣牌。
第三,正是在奧巴馬政府期間,美國挑動菲律賓提起了所謂的“南海仲裁案”,攪得南海雞犬不寧,中美更是在南海進行了對峙,當時情勢緊張、戰局幾乎一觸即發。
最後,奧巴馬還推動了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的行為。眾所周知,當時韓國總統朴槿惠正深陷醜聞,前往美國尋找支援,而奧巴馬政府正是以部署薩德系統作為交換條件。
從軍事上來看,薩德系統的雷達探測能夠將我國的整個東南沿海地區囊括其中,加強對我國的偵查力度,對我國的威脅很大,顯然是美國為了遏制我國崛起所進行的舉動。
但奧巴馬在種種場合都將鍋甩給了韓國,聲稱是韓國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免受朝鮮的威脅才要求部署薩德系統。
實際上,奧巴馬在許多場合都展現出了自己的狡猾與虛偽,他看似滿口“仁義道德”,實際上卻幹了許多打壓別國、攪亂國際社會的事情。
例如在伊核問題上,奧巴馬錶面上主張談判,背地裡卻不斷對我國和伊朗施壓,還在伊核協議達成後不久就繼續對伊朗進行制裁。
例如奧巴馬政府一邊與中國政府進行合作,另外一邊卻組織成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組織”,企圖打壓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還在滿世界“勸阻”別國加入亞投行,妄圖藉此遏制中國的崛起。
從這些情況來看,奧巴馬實際上並不是一位對中國友好的政客,他只是用虛偽的假象欺騙我們,以“糖衣炮彈”軟化我們,從而想要達成遏制我國的崛起的目的。
加上奧巴馬對全世界其他國家的所作所為,也許說他是“披著羊皮的狼政客”並沒有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