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減肥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
為滿足現代人減肥需求,市場上各種聲稱可“快速減肥、立竿見影、無副作用、純天然”的減肥產品(保健品)層出不窮。
雖然注重體重健康可以避免許多潛在疾病風險,但是如果用錯方法,甚至因為減肥兒影響到健康便得不償失了。
近期,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l UNC)醫學院老年醫學部的約翰·A·巴蒂斯(John A. Batsis)教授與其團隊在 Obesity 期刊上表發一篇題為《膳食補充劑和減肥替代療法的系統評價》(A Systematic Review of Dietary Supplements and Alternative Therapies for Weight Loss)的論文[1]。
據悉,研究團隊在翻閱上萬篇相關文獻資料後,在論文中解讀並分析了當下最火熱的減肥產品及方案,其中還涉及如今最受追捧的“純天然食物”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驗研究和現實情況中存在著系統性偏差。比如實驗中,科學家往往會進行分組進行對比試驗,但最終結果可能只是選了其中一組或符合期望的結果進行記錄。因此,真實情況可能會與實驗中存在一定誤差。
下面,約翰與其團隊將針對當前市場 9 類比較風靡的減肥吃法進行分析:
綠茶
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葉之一,其影響力就好像咖啡在歐美等地的盛行程度。那麼,作為公認的純天然飲品,它對減肥的效果如何呢?
普遍研究表明,綠茶中含有的咖啡因可有助於抑制食慾,綠茶中豐富的抗氧化劑——茶素,可能幫助卡路里的燃燒。在研究團隊總結有關綠茶的 38 項研究中,其中有 8 項研究指出,飲綠茶和不飲綠茶的多組參與者會有體重上明顯的差異。此外,還有 13 項研究沒有提到體重變化的差異,有 16 項研究的結果差距較小,另外一項表明體重差異明顯(飲綠茶者與不飲者最大差異可達 3.5 斤)。
藤黃提取物(羥基檸檬酸,HCA)
藤黃的果皮中含有豐富的羥基檸檬酸(HCA)。
據悉,羥基檸檬酸可以幫助人體抑制脂肪酸合成等,最終可能阻止人體內的脂肪儲存並抑制食慾。
在該研究團隊蒐集相關的 15 項研究中,其中 3 項研究沒有提及前後體重的差異。另外有 7 項指出,體重明顯下降。其他則表示沒有明顯差異。
共軛亞油酸
共軛亞油酸一般存在於肉製品和乳製品中,它是 ω-6 脂肪酸(omega-6 fatty acid)的衍生物。
在實驗室的動物身上,共軛亞油酸可以改善免疫系統、控制血糖和減少脂肪含量等。在研究團隊蒐集的 31 項研究中,只有 5 項研究中明確指出,其帶來的體重明顯差異(最高減肥 6 斤)。不過該研究的人群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胖人”,而是年齡平均在 25 歲,每週有兩次鍛鍊以上習慣的人群,只不過,這些參與者們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剛過肥胖線。
殼聚糖
殼聚糖在醫療方面,可用於傷口止血等敷料原料。
有人指出,殼聚糖可以結合體內脂類,並且減少腸胃中吸收的脂類,從而或許能夠減輕體重或降低膽固醇。在該團隊針對殼聚糖實際的 9 項研究中,5 項研究結果表明服用殼聚糖可在體重上帶來明顯差異。另外 3 項沒有提到相關方面。其中一項顯示存在差異較小。這項於 2003 年進行,參與人數較少且大多是女性。
維生素 D 和鈣
眾所周知,鈣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而維生素 D 正可以幫助人體吸收鈣,但是否可有助於減肥還有待更多研究。
不過也有人指出,同時補充維生素 D 和鈣,或許可以有助於幫助人體改善代謝健康,從而減輕體重。對此,研究團隊蒐集的 22 項測試中,只有三項測試表明同時補充維生素 D 和鈣可以幫助體重減輕,其他都沒有提及有關體重變化的明顯差異。
巧克力/可可粉
也許很多減肥者會認為巧克力含有較高熱量,但也有人認為,可可脂不僅能夠改善人體內的脂類分解和代謝,還能刺激血液迴圈,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在該團隊的有關巧克力和可可粉的 6 項研究中,幾乎沒有提到任何有助減肥帶來的差異。因此,巧克力和可可粉似乎對減肥並沒有非常顯著的影響。
瓜爾豆膠
據悉,瓜爾豆膠是種膳食纖維,常作為烘焙食品中的乳化劑和增稠劑使用。某些產品指出,瓜爾豆膠可以幫助增加飽腹感從而延遲胃排空時間,因此可促進體重減輕。
在該團隊相關的 5 項研究中,只有 1 項研究表明,“體重變化有明顯差異”,其他項研究均沒有對比並提及各組間的前後變化。
白芸豆提取物
“白芸豆”也稱四季豆,曾有研究發現,從白芸豆中提取的某種物質可以抑制 α-澱粉酶活性,干擾人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在白芸豆提取物的 7 項研究中,3 項研究提到對於減輕體重有明顯差異,其他沒有提到這方面的衝擊差異。值得注意的是,該專案可能存在較大系統性偏差。
丙酮酸鹽
丙酮酸鹽在人體吸收營養物質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幫助人體增強耐力、消除疲勞等,還能加速消耗脂肪、降糖等。據悉, 丙酮酸鹽廣泛應用於乳酪、黑啤、紅酒等食品中。
在 7 項研究中,有 4 項研究指出丙酮酸鹽產生“統計差異”,但同樣可能存在系統性偏差。
透過以上總結不難發現,目前在減肥產品(保健品)領域普遍缺乏高質量的對比研究。就算有些對比參照,也由於往往人數樣本太少(最少 4 人,最多 200 人)研究週期太短(最少 1 周)等因素都會增加研究結果的誤差。
所以,想要減肥不要盲目的相信減肥產品(保健品)的宣傳和“研究資料”。想減肥除了養成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外,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堅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