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上映七天半的時間,票房突破28億,打破75項影史記錄,觀影人次超5270萬。
它不僅在票房資料上是2022年春節檔的最大贏家,影片的口碑效應也在持續發酵,不少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已經哭得泣不成聲。
在戰場上死裡逃生的餘從戎為了救戰友隻身引開敵機,眼睛幾乎失明的梅生,開著點燃的車衝向敵軍陣營同歸於盡,狙擊手平河為了完成炸橋任務,被敵軍的坦克反覆碾壓,伍千里被困在鋼筋水泥之下,仍然不忘指揮戰友撤退。
這些殘酷的場景真的太揪心了,看著電影中的戰士一個個犧牲,就彷彿當年的戰爭又重演了一遍。
電影結局時,伍萬里的一句話也徹底讓觀眾破防了,讓人最難受的是,在電影的背後,是真實的戰場。
當年的七連與影片中一樣,幾乎全軍覆沒,無數志願軍的忠骨留在了那片充滿硝煙的戰場上。
《水門橋》的成功絕非偶然,它讓觀眾真實地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喚醒了觀眾內心深處的一腔熱血。
電影中的劇情讓觀眾淚流滿面,而為了展現戰爭的真實效果,工作人員們的幕後故事同樣戳淚點。
1、極寒天氣拍攝,真聽真感受
當年的抗美援朝戰爭環境非常惡劣,志願軍們要在棉衣不夠的情況下,忍受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天氣,同時還要保持高度的警惕狀態,對抗敵軍不定時的攻擊。
為了讓呈現效果更加真實,電影是在零下30度左右的環境中拍攝的,現場還有3、4臺鼓風機對著演員們吹,製造暴風的效果,演員們在當時的場景下,已經不需要“演”了,因為所有的感受都是真實的。
有些演員發燒了依然堅持拍攝,身上出了汗很快就結成了冰,吳京說當時他們的腸子和肚子都凍在了一起,半邊臉都是麻的,很多演員手上、臉上都有凍瘡,但是沒有一個人退縮,抹上藥接著拍。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所經歷的這些,曾經的志願軍都經歷過,他們還有藥,志願軍沒有,他們冷了可以喊“卡”,可志願軍一旦上了戰場,就沒有暫停。
所以他們必須要堅持,必須要全力以赴。
李晨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曾經有一次,他和吳京、易烊千璽一起聊天,聊著聊著突然三個人都不說話了,直到現場喊了“開拍”三個人才反應過來,當時三個人是因為“失溫”導致出現了睏意,自己睡著了都不知道。
在極寒的天氣中,人體很容易出現“失溫”現象,伴隨而來的就是非常強烈的睏意,很多戰士可能睡著了就再也沒有醒來。
而如果氣溫驟降,就會出現急劇失溫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死亡可能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在《長津湖》中出現的“冰雕連”一幕,就是戰士們因長期保持同一姿勢,又在極寒天氣下經歷“失溫”造成的結果。
正是因為演員們的這些“真聽真看真感受”,才讓觀眾感受到了真實的戰場,感受到了先輩的不易。
2、吳京腿傷難愈,仍堅持“真拍”
吳京飾演的伍千里是電影的核心人物,劇方在最開始選角的時候,就認為這個角色非吳京莫屬。
製片人於冬找到吳京時,他還拄著拐,因為在拍攝《攀登者》過程中,他受了非常嚴重的腿傷,當時還沒有痊癒。
所以吳京最開始拒絕了邀請,但在看完劇本後,吳京卻毅然決然地接下了這個沉重的任務。
在電影中,伍千里的腿傷,實際上是吳京本人真實存在的腿傷。
在拍攝過程中,吳京從來沒有因為有腿傷就降低拍攝難度,或者要求特殊對待,很多場景他都是拍了一次又一次,強忍著腿傷完成拍攝。
在《水門橋》中,有一幕是伍千里被困在鋼筋水泥中無法抽身。在拍攝的時候,吳京特別強調讓工作人員用力將鋼筋水泥砸下來,一定要保證拍攝出來的效果絕對真實。
好友段奕宏在拍攝現場,每次見面都會提醒他:“這條腿還得要啊!”
除了吳京,其他演員的付出同樣令人欽佩。
“團寵”易烊千璽在拍攝一場爬雪坡的戲時,因為動作難度非常大,本就已經腿受傷的易烊千璽直接扔掉了柺杖爬了上去。
拍攝完成後到醫院檢查,才發現他的兩條韌帶,一條斷裂,一條撕裂。
李晨在拍攝的時候,眼睛被炸藥的碎片傷到,右眼充血腫了起來,可是他的第一反應卻是:“我覺得那個不行,我們得再來一條。”
平河被坦克碾壓的那場戲,演員韓東君被吊在坦克的底盤上,整個袖子和外套都被坦克捲了進去,差一點他也會被坦克強大的力量捲進去,影片中他表現出來的那種被碾壓的壓迫感是真的。
電影與演員永遠都是互相成就,不管是已經站在功成名就的吳京,還是新人易烊千璽,或者朱亞文、韓東君、李晨,在他們的演員生涯中,《水門橋》永遠都會是最重要的一筆。
3、“火燒人”是特技人員真實拍攝,並非電腦特效
在《水門橋》中,相信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武器一定有敵軍的“噴火槍”,在近距離戰鬥中,噴火槍可以一下子把志願軍的全身點燃,在戰況激烈的戰場上,根本沒有辦法滅火,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戰友被活活燒死。
電影中多次出現志願軍被噴火槍燒死的場景,這些場景並不是用特效做出來的,而是用真人拍攝完成的。
在拍攝現場,現場特技組的特技人員會穿上特殊的防護服,然後用噴火槍把整個人點燃,在拍攝幾秒的鏡頭後,工作人員會立刻上前撲滅特技人員身上的火。
雖然拍攝過程非常驚險,但是特技人員為了完成真實的效果,用最敬業的精神接受這些困難的挑戰。
也是因為整個劇組所有的工作人員都非常敬業、肯吃苦,所以在遇到各種各樣困難的時候,大家願意全力拼搏,這就是團隊的精神。
說到這兒,有些人開始酸溜溜地說,《水門橋》劇組不拿人命當回事兒。
事實上,這是專業人做專業事,好萊塢的電影,同樣經常有這樣的鏡頭。
《真實的謊言》火燒人,他們不吐槽;
《勇闖奪命島》火燒人,他們不吐槽;
《紅龍》火燒人,他們不吐槽;
只有中國人的電影,他們開始帶節奏,這樣的人,除了雙標,我們還能說什麼?
小結
在電影中,志願軍是在完成“炸橋”任務,而在現實中,把電影拍攝好,就是這些演員們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務,就像導演徐克說的:“拍電影的過程,就像是打了一場仗。”
如今,任務已經圓滿完成,觀眾們給出的好評,不僅僅是為了電影,同樣也為了這些辛苦付出的工作人員。是他們每一個人的全力以赴,讓《水門橋》的成功變成了一種必然。而這些拼命人做的拼命事,讓《水門橋》成了近幾年中國電影最接近英雄的一部!
這樣的電影,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支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