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外嫁女,因為外嫁女在拆遷中經常會遇到補償糾紛問題,確實外嫁女遇到拆遷的糾紛問題已經被行業當作經典案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情況並非是外嫁女,讓我們跟著標題含義慢慢為你解讀。
在村裡生活就代表是村裡的人嗎?
現在的婚姻情況非常複雜,不管是城市婚姻還是農村婚姻,似乎結婚前就已經想好了各種退路,生活中遇到一點挫折困難雙方就開始離婚,總是想著離婚後遇到的下一個肯定比現在的好這是目前普遍的現象,然而不久後又遇見下一個,不管年老還是年幼的為了愛情他們又投身到下一個家庭。
農村是不是很多雙方離異帶著孩子又組建新家庭的情況,而我們諮詢者中就有這麼一位,自己離婚後又和現夫相遇,因為各種原因雙方只辦了婚慶酒席並沒有領取結婚證,就這樣生活了長達數年之久,再後來領取結婚證後女方的戶口也隨之遷入村裡正好趕上村裡土地被徵收。
當領取補償時女方發現自己並沒有自己的補償,看著鄰居拿著豐厚的補償讓她羨慕不已,戶口明明在村裡並且已經生活了很長時間為什麼沒有補償呢,透過自己學習瞭解啟動了法律程式請求法院依法要求村集體對自己補償。
此時村集體認為雖然戶口在本村但是在原戶籍仍有承包地並且享受著糧食補貼政策,所以這種情況下只能享受一方的政策,並且恰巧遷戶口時正趕上徵收,誰又能保證女方不是為了補償才遷的戶口呢。
最終法院認為女方提出的訴求不予支援駁回上訴,繼續上訴二審中仍然敗訴維持了一審原判,這下即使再不願意也沒有了辦法。
優惠政策只能享受一處
雖然女方戶口已經遷入男方村集體中,但是在原戶籍仍然保留承包土地並且享受各種農業優惠政策的,所以這種情況下就視為享有原集體成員資格,不能再享受其他集體內的資格,這也就是外嫁女中說到的在婆家享受了拆遷補償後就不能在孃家繼續享受。
如何確定是本村的成員呢
農村土地徵收中最常見的糾紛就是百姓認為自己是本村集體享受補償的資格,而徵收方卻說沒有享受補償的資格,那麼如何確定自己是否享受集體資格呢。
首先應當尊重事實保證百姓的基本權利,雖然戶口是每個村民最有力的證明,但並不代表所有的事情戶口都可以證明,村民只能在一個集體內享受資格,不能同時享受兩個以上的優惠政策。
所以遇到拆遷時具體有沒有補償,還需要搞清楚很多事情,並不代表自己是村裡居住的成員就享有補償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