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為什麼要娶老婆?塗磊在節目中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深表認同:
“老婆,不是用來生孩子的,而是一起相伴到老的。有的男人婚前婚後沒什麼兩樣,他認為找老婆就是生孩子、做家務的。我告訴你,你錯了。你是找了一個可以相互扶持到老的人,而不是在家裡幹活,一直忍氣吞聲的人。”
娶老婆的目的是為了身邊有個知冷知熱,互相成就,相互扶持共度一生的人。
而如今已經是2022年了,有的男人的思想還沒進步,認為娶老婆就是為了傳宗接代,希望妻子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帶娃工作兩手抓,還要溫柔體貼善解人意。
醒醒吧!男人想找個廉價的保姆,而女人如今卻越來越不敢結婚了。
誰會願意在最寶貴的年華,忍受身材走樣的痛苦,一邊忍受巨嬰丈夫,一邊受著公婆的指責,在做不完的家務跟孩子的啼哭中度日?
然而這卻是很多女人婚後生活的真實寫照。
因此也讓許多女性對婚姻望而卻步。
歸結原因是有的男人即使結了婚,他依然沒有進入為人夫的角色,他們內心深處依然是“青蔥騷年”,他只是找了個“新”的娘而已。
那到底什麼樣的男人才適合結婚呢?我認為以下三點很重要,否則婚姻很難幸福。
三觀相同
心理學家霍妮說: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是地位、貧富、學歷或者美醜,而是價值觀。”
無論是友誼,還是相伴一生的愛人,三觀是地基,如果兩個人三觀不同,所有的一切都會像空中樓閣般容易坍塌,難以長久。
什麼是三觀相同呢?是彼此有相似點,能互相吸引,因為不同的特質而互相欣賞。
那什麼是三觀不同?
例如,你與他分享你的喜悅,他覺得你在炫耀;你向他傾訴委屈,他覺得你矯情。
你覺得年輕就該奮鬥,他卻喜歡安穩,還嘲笑你眼高手低瞎折騰!
你覺得做家務是兩個人的事,他卻認為女人做家務理所應當……
跟三觀不合的人相處久了,你會覺得日子過得特別擰巴,感覺自己做什麼都不對,跟這樣的男人過日子,越過越會發現很多問題無法溝通,到最後只有矛盾爭吵,造成一拍兩散的結果。
和諧長久的關係本質都是舒服,遇到三觀不合的人相愛也不會長久!
消費觀相同
兩個人結了婚後,生活中的柴米油鹽貫穿始終,誰都無法迴避!甚至每天一睜眼,都要面對錢該如何花的問題。
假如兩個人的消費觀存在嚴重差異,那麼在相處的過程中一定會因為經濟分配的問題經常產生衝突。
我的同事小林,她的父母都是農民,小時候生活過得很拮据,即使長大後家裡富裕了起來,她的節儉也是刻在了骨子裡裡。他的男友從小吃穿不愁,一直過著小資的生活。
雖然兩個人賺錢能力都很強,但是總在花錢的問題上產生分歧,每次兩個人出去玩,小林堅持坐地鐵公交,男友對這種做法非常不理解,為了剩幾十塊錢而把自己累的筋疲力盡至於嘛。小林一起吃飯總是愛去路邊的小店,而他男友總認為不衛生。
小林也不理解為什麼男友手機明明還很好用,但是一出新款就必須買新的,沒有一點儲蓄意識。
最後,兩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不歡而散。
選擇怎樣的消費方式都沒有錯,關鍵是彼此能否互相理解,如果對方總認為你把錢花在了不該花的地方,或者省在了不該省的地方,那麼你們兩個很難一起愉快地享受生活,創造更多的歡樂。
具有同理心
知乎上有個網友提醒單身女孩:找伴侶一定要找有同理心,能為你考慮的男人。
所謂同理心,就是能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懂得換位思考。
然而,大部分男性的共情能力為零。這種男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到自己,從來不懂得顧及另一半的感受。
躍躍跟她的男朋友在一起三年,她生理期痛的時候,想讓男朋友倒杯紅糖水,可他看都不看她一眼,冷冷地說道:沒看到打遊戲呢嗎,自己不能倒?
跟他男友談起以後結婚了之後考慮到婆媳矛盾,提出想要月嫂照顧,結果男友冷冰冰來句:別人女的都生孩子,怎麼就你矯情,非請個人伺候!
躍躍聽到這話時,她當場被噎得說不出話來,轉而又冷靜下來,跟男友分了手。
沒有同理你的男人,根本不懂得去愛別人,只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看待一件事,說得好聽是直男情商低,說白了就是自私,不懂得為另一半考慮,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只能讓自己傷害累累。
當然,當你碰到一個三觀相同,消費觀一致,有同理心的男人,請好好珍惜!
想你筆記結語:
餘生不長,雙擊螢幕,願每個人都能遇良人,得真心,過幸福的下半生。
感謝你的閱讀。想你筆記,融情於文字,帶你一起感悟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