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苦一輩子,創業苦一陣子,這句話激勵著許多在外打工的人想回家創業,包括我在內,過年回到家中,發現村中多了許多養羊、養雞的廠房,其中養羊的居多。
發小劉飛就是其中最早的一位養羊戶,今年32歲,2019年從南方打工回家創業開始養羊,每年過年回家我總是要去羊圈找他聊一聊,今年也不例外。
走進羊場大門沒有上鎖,劉飛正在清理羊舍,看見我過來就放下手中的活,問我什麼時候回來的?也不提前說一聲。
劉飛說話還是和以前一樣,大大的嗓門生怕我聽不見,我說前天回來的。
走出羊舍,劉飛用毛巾拍拍自己身上的塵土,除了臉上多了皺紋,頭髮白了一些,離遠看依然是個精神小夥,我問他羊舍怎麼燒成這樣了?
劉飛回了一句;別提了,今年徹底去求了,這幾年算白乾了。
2019年劉飛開始準備養羊時,家裡人很是反對,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村裡人也是到處在議論,年紀輕輕回家養羊說什麼的都有,但劉飛是個性格開朗的哥們,任憑風浪起,他做的決定不會改變,家裡人只好不再反對。
選地,搭棚,建羊舍,為了節約成本,羊場所有的東西都是劉飛親自來做,雖然進展緩慢,但三個月後一個初具規模的羊場還是應運而生。
羊廠建好以後就是引種,由於手裡資金不多,劉飛只能從本地集市3-5只的小批次買小母羊,草料全部靠自己去荒地和河灘上收割,成本很低但發展速度太慢。
劉飛為了能更快的發展規模,託親戚擔保在銀行貸款15萬元,準備用來買草料和種羊,錢到以後從山東引了200只羊,從駐馬店買了幾車花生秧,就這樣羊場慢慢步入正軌。
隨著一批批羔羊的出欄,劉飛還了貸款,還存了一點錢,村裡許多年輕人也陸續回家跟著劉飛學習養羊,劉飛一度成為村裡致富的帶頭人。
隨著飼料成本的不斷上漲,而且各個羊場的規模始終維持在100只左右,許多年輕人都不願意繼續投入資金再發展規模,個別人甚至把羊場關閉再次選擇外出打工。
劉飛卻繼續選擇擴大規模,村裡人的質疑聲再次出現,說別人都不掙錢,不相信劉飛也能掙錢,這幾個跟著劉飛養羊的怎麼不養了?跟著他竟是瞎糊弄。
劉飛再次面對輿論沒有理會,埋頭繼續養自己的羊,可去年8月份上天給劉飛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8月份天氣炎熱,劉飛用風扇給羊進行降溫,由於電線老化,造成羊舍失火併引燃旁邊花生秧,大火一發而起,造成部分羊被燒死或者燒傷,草料燒了半數,對劉飛來說損失慘重。
父母勸劉飛出去工作,別在家瞎折騰了,村裡面到處流言蜚語,父母因此和劉飛大吵一家,就是說破天也不能在養羊了。
十里八村都在傳羊廠失火的事情,說什麼的都有,越傳越離譜,還有傳因為養羊跟媳婦離婚的謠言。
劉飛不想跟父母鬧的那麼厲害,就叫媳婦去做父母的工作想繼續養羊,好在在媳婦的努力勸說下,羊廠還在繼續堅持並越來越好。
劉飛說這次養羊只准成功,不準失敗,如果失敗了就不會再回村,不想父母叫村裡的人看不起。
成功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磕磕絆絆,也許會成功,也許會失敗,只要努力拼搏過,就值得我們每個人尊重,也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希望劉飛的羊倌能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