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都沒有當明白,就開始火急火燎地當導演了,趙本山的弟子就這麼著急圈錢嗎?納悶,趙本山那些徒弟的電影“不是蟲就是龍”,要嘛“山炮”要嘛“酒神”,說真的,這些字眼的電影名真的上不了檯面!
導演門檻越來越低了,個個都想進來“搞點錢”[捂臉]
小瀋陽《猛蟲過江》,文松就《臥鼠藏蟲》,劉小光《山炮進城》,宋曉峰就《別叫我酒神》,結果清一色3.幾分“亮瞎眼”!
東北人有才啊,當導演的可不只是他,前有小瀋陽,宋小寶,後有宋曉峰,楊樹林,現在在文松也不奇怪啊,他們就是圈錢,怎麼了難道是他們表現不直接嗎?我就好奇,他們導演的東西居然還有人看。
猛然發現一部3月即將播出的電影,我以為只是主演選擇了文松,沒想到導演居然也是文松,電影名叫《臥鼠藏蟲》,同時演員表裡還有賈冰和張晨光,這兩位也跟著文松胡鬧了。
這讓我想到了小瀋陽和宋小寶,他們兩個也是演員還沒當明白,就自己做導演,分別拍了《猛蟲過江》和《發財日記》,口碑很爛,劇情也很爛,演的更爛。宋小寶的《發財日記》很良心的電影了!
現在導演的門檻就這麼低嗎?什麼人都能拍電影嗎?
為什麼非要說誰的弟子呢?是師傅安排這樣做的嗎?都成年人了。。只能說他願意掙錢,願意利用資源,難道在別的單位,他就不這樣了。。。還是說你認為師傅應該控制徒弟這方面的想法,那不是人生控制了麼?
平衡徒弟關係,怕流失核心人員,用同樣機會去發覺人才,也用同樣資源讓徒弟知難而退,腳踏實地正式自己,同時大舞臺生意一般,節目老套,傳媒公司也追求企業轉型,多路出擊!
趙本山的徒弟無論是年紀, 形象 ,氣質, 學歷 ,才藝跟郭德綱徒弟都不在一個層次。難怪最近幾年除了電視劇《鄉村愛情》《劉老根》《馬大帥》系列,就是粗製濫造的網路大電影,這個山炮,那個傻保安的。趙四,宋曉峰拍的最多,感覺本山傳媒把這幫徒弟帶的除了會直播就剩拍網大了。唯一上進的就剩個頭條一哥吳雲飛(趙玉田)了。
本山傳媒宣揚的是行為藝術,充滿鄉土氣息的二人轉,實際上是一種扮醜行為,與藝術著實不搭邊。觀眾產生視覺疲勞後,他們的路也走不下去了!
德雲社的包袱比本山傳媒的要高階一些,跟傳統文化還是有些關係,畢竟相聲百年以前也是八旗子弟沒落時選擇的職業,傳統段子本身就有文化底蘊。二人轉徹頭徹腦的鄉村文化!
這些網大很掙錢,沒看最近不少明星都拍東北風網大了嗎!王寶強去年還拍了一個,因為投資小回報大,看著low但看的人真不少,拍院線電影看著高大上其實經常賠錢,宋小寶那部網大淨掙幾千萬,很多上市電影公司一部電影盈利幾千萬那樂死了,很多都是市場決定的!
由趙本山老師得意弟子楊樹林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東北奇緣》,趙家班眾演員傾情出演,故事精彩,在表演、製作層面皆達到國內喜劇一線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