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基金投資的五大致命習慣
作者:知識星球找齊俊傑
最近,很多人都在吐槽市場下跌,罵市場的,罵政策的,罵上市公司的,罵基金經理的,到處都是,但其實春節回來之後,大部分指數還是上漲的,只有創業板出現大跌。那為啥投資者如此激動,其實可想而知,這部分人的回撤過大了。昨天我們在知識星球粉絲群晚課盤點的時候,就說過了,你要是追了熱門,那麼就光這一個禮拜,你就虧損達到15-20%了。有的時候,老齊看著這些真的很痛心,投資真心不是這麼做的。今天我們就來盤點,讓你投資鉅虧的五大致命壞習慣。這五個習慣不改,不如早點離開,否則必然會越虧越多。最後成為市場上的散財童子。
首先,追漲殺跌,其實這個詞是中性的,適用於股票的右側策略,越漲越強越買入,一旦下跌就進行止損,注意這是一整套紀律策略,但在有些投資者眼裡,壓根就沒有策略的概念,甚至買基金他也這麼幹,就是看什麼之前漲的好就買什麼,要知道之前漲的好,跟之後漲的好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負相關,因為基金長期的收益其實都差不多,都是10-15%左右。有的時候他成為明星基金,並不是代表他有多優秀,而是因為他的風格剛好適應之前的市場,那麼後面必然發生均值迴歸。之前我們做過一個形象比喻,這個市場當中,有人種白菜有人種西瓜,你看到別人西瓜收的好,要去種西瓜的時候,剛好下一波就要收白菜了。去年你們看見新能源和醫藥,漲的最好,認為這些基金未來還能給你帶來那麼多回報的時候,對不起,今年他肯定會放你在山頂上站崗。現在損失最慘重的,就是罵葛蘭罵的最兇的,但大家應該反思,當時你為啥要買?
其次,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壞習慣,愛聽銷售推薦,絕大部分人到知識星球齊俊傑的粉絲群,問老齊的第一句話,就是聽了某某理財經理,銀行,券商的推薦,買了一大堆,現在回撤了20-30%該怎麼辦,這種聽銷售做投資是一個巨大的壞習慣,因為你想想,銷售給你推的東西都是什麼?他會給你推過去幾年表現不佳的嗎?肯定給你推的都是過去漲的最好的,然後還得忽悠你,您看過去一年賺了30%,未來也能每年賺30%,這就是胡說八道了,就是為了透過過往業績勾起你的聯想,所以不能說所有銷售都是坑吧,但至少80%都是坑,他們賣給你的一定是好賣的產品,而好賣的產品,一定是市場中最熱的,也是你買入之後最坑的。那有人問了,為啥他們不推薦好產品,難道良心大大的壞了嗎?一個是他們也不是很懂,真懂投資的話,也不去當銷售了,二是那些之前一直表現很衰但之後能漲的產品,即便推薦給你了,你也不信。逆向投資沒那麼容易的。比如老齊這裡,現在都知道基建銀行能賺錢了,去年他們可都把這些罵慘了。
第三,從來都是別人的錯,自己不反思,罵完這個罵那個,比如最近都罵葛蘭,有啥意義,人家是行業基金,只能追蹤醫藥。你應該好好反思,自己為啥當時要買醫藥。至於那些主動基金經理,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風格,也都有他擅長的領域,好比說你買了一個種白菜的,導致夏天沒有西瓜收,那是你的錯,還是種白菜的農民的錯呢?其實都只是工具而已,拿著菜刀,切到手了,錯不在菜刀,而是你的使用方法不對。絕大多數投資者,對於管理人完全沒概念,按理說,投資基金,就是找一個比你強,並且你信賴的人,把錢給他,讓他幫你管理,就這麼簡單,如果你覺得自己比他強,那你就別買基金了,自己炒股去得了。一方面自己買著基金,另一方面,還要指導基金經理炒股。你自己炒股沒賺到錢,那麼按照炒股的思路,去找基金,肯定賠的更多。
第四, 根本不防範風險,總想賊吃肉,不想賊捱打,總去找高收益的東西,以為自己能承擔巨大回撤了,就會有高收益產生,哪有那麼簡單,高波動,很可能是巨大的損失。站在長期投資的角度來說,只有低波動,低風險的東西,才能長期獲得更高的回報。想追高收益的,往往最後的是損失慘重。所以高收益只能看到,而高風險最後才是你得到的。
第五,沒耐心,我們總強調,基金投資虧錢的原因就2點買的太貴和賣的太早,你本身就買錯了,買到了熱門,然後一跌10%以上,心裡慌得一比,馬上就換了,而且還換成其他的熱門,結果就導致,你總買在高點,賣在低點,這麼虧錢的速度是很快的。去年就有很多人,先買了白酒,結果虧了20-30%,以為新能源好,又換到了新能源和醫藥,現在又虧了20-30%,這一下幾乎一半就沒了。那麼你想想,多少年才能夠漲一倍回本。所以真不能這麼幹。
最後老齊還是要強調一下,很多人對於投資這個事,太不認真了,甚至都沒有他中午點外賣的時候,思考的時間長,總是腦子一熱就著急買進去了,投資不是早上起來去超市搶雞蛋,去早了就能多搶幾個,投資你要去早了沒準還會先挨幾板磚。所以一切都彆著急。把他搞懂了再說。成年人要學會對自己的血汗錢負責。在知識星球齊俊傑的粉絲群裡,我們說過了,今年市場在開年泥沙俱下之後,會出現明顯的分化行情,今年市場風格偏向價值,跟去年會完全不一樣。機會主要體現在指數上,按照我們配置執行的,現在回撤幅度都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