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
華為因為5G之爭被限制後,國內手機市場老大的寶座該花落誰家?2021年全年的銷量榜單最有說服力。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筆者已經看了好幾個榜單,第一卻是不同的手機品牌。這些權威機構的資料不會出錯,有趣的是計算方法:“孩子們”的銷量該怎麼算?
國內很多手機品牌都細分了子品牌,比如華為沒分家前有個孩子叫榮耀,小米有紅米,擅長生孩子的ov家族更是“人丁興旺”。
平日裡為了戰略佈局,搶佔不同市場,各品牌恨不得和子品牌劃清界限,害怕影響各自領域的銷量。
但到了年終總結戰果的時候,就希望把孩子們的成績都歸到旗下,讓年報成績更好看。這就導致了2021年手機銷量榜單出現了兩個第一。
vivo排第一:每個品牌的銷量只能包含一個子品牌
根據第三方國際調研機構CounterPoint釋出的中國手機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手機市場銷量冠軍是vivo,市場佔比為22%,其中包含了子品牌iQOO的銷量。
排在第二是OPPO手機,市場佔比為21%,其中包含了子品牌一加手機的銷量,但不包含子品牌realme手機的銷量。
這下OPPO不幹了,憑什麼只算一個子品牌?我能培養兩個優秀的孩子,那是我的本事,要運算元品牌就都算,要不算就都不算上。
OPPO排第一:排除所有子品牌的銷量
另外一個國際認可的第三方資料機構CINNO Research釋出的2021年智慧手機市場報告,將ov兩個品牌的子品牌都去掉了,只算了主品品牌的銷量和市場份額。
這個榜單裡,OPPO排在第一,市場佔比為20.5%;vivo排在第二,市場佔比為18.2%。
這是OPPO和vivo品牌的手機銷量情況,沒有包含子品牌。
筆者認為,孩子的成績也是可以算到母親頭上了,畢竟排在第四的小米也包含了紅米的銷量。
筆者整理了兩個品牌各自加上子品牌市場佔比後的成績。
OPPO加上一加和realme後的市場份額是24.5%,vivo加上iQOO後市場份額是22.2%。
這樣算下來,2021年中國手機市場銷量第一名是OPPO,vivo排在第二。
從兩份調研機構的資料可以看出,無論第一第二怎麼排,第三第四甚至是第五第六的名次都是沒有變的。
資料是冰冷的,然後折射出的市場競爭形式卻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幾家歡:Ov悶聲發大財,蘋果成最大贏家
作為步步高品牌的優秀後代,OPPO和vivo既同享渠道資源又相互競爭,成為我國手機市場的雙雄。
這兩個品牌很少在網際網路上發力,但一直深耕渠道和走影片廣告路線,群眾基礎很好。
在2021年,OPPO智慧手機的銷量達到6440萬部,同比增長34.3%,銷量全年穩居第一。Vivo手機的銷量達到5730萬部,同比增長30.6%,僅次於OPPO,排名第二。
這兩家佔據二三線市場的國民品牌,有著固定的消費群體,也在慢慢覆蓋一些中高檔人群,佔領一部分華為空出來的市場,發展勢態良好。
華為被困後,受益最大的當屬蘋果手機,蘋果2021年在中國的市場佔比達到16%。
可別小看了這16%的市場佔比,蘋果佔據的可是高階市場。以20%的成本就能換取80%的利潤。
蘋果去年的淨利潤率高達25%,小米的淨利潤才3.7%,華為淨利潤為10.2%。
高階市場是最賺錢的,華為沒被限制時,蘋果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很難突破10%,2018年蘋果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為8.7%,2019更是下降到7.5%,隨著華為在高階市場的發力,蘋果那幾年的日子實在不好過。
這種局面,在華為被全面限制後重新扭轉,自從華為出不了貨後,蘋果在國內高階市場再無敵手。
國內5千以上的手機高階市場,蘋果佔比達到75%,可謂是將華為失去的市場全部收入囊中。iPhone12和iPhone13在爭議中銷量飆升,成為中美科技之爭中最大的贏家。
幾家愁:華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小米竹籃打水一場空
相比蘋果的風光無限,華為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晶片的問題一直沒法解決,華為手機無法大量出貨,與2020年相比,華為2021年的銷量下滑了68%。
被賣掉的親兒子榮耀,雖然銷量比不上以前,但因為供應鏈的恢復,已經在慢慢回暖。
華為莫落後,很多人都認為受益最大的會是小米,但是從年終銷量總結來看,小米加上紅米的銷量,市場佔比15.2%,小米忙忙碌碌一年,與以前的市場佔比並無太大區別。
華為留下的高階市場被蘋果搶了,但是還有一部分注重價效比的網際網路消費者按理說應該是能被小米收割的,這部分市場份額又去了哪裡呢?
撿漏王:ov子品牌發力國內市場
為了贏得更多年輕人市場,在網際網路領域發力,OPPO和vivo開闢了兩個子品牌,分別是realme和IQOO。
這兩個品牌瞄準的就是小米的市場,同樣主打價效比,以年輕男性消費者為主推人群。
與2020年相比,realme的銷量增長了379%,可謂是飛躍式增長,IQOO更是在單品銷售上能與小米肩並肩。
因為這兩個子品牌的崛起,小米的排名沒有上升,這可能也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
國產手機品牌百花齊放,是非常健康的發展方向,但是蘋果一家獨大的市場,該如何出來分庭抗禮,這是各大品牌應該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