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人們越來越關注居住環境的舒適度。那麼,您對居住的社群滿意嗎?完整居住社群應該是什麼樣?什麼樣的環境更適合居住?近日,住建部發布《關於印發完整居住社群建設指南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規定了完整居住社群建設的相關指標和要求。
《通知》指出,完整居住社群是指在居民適宜步行範圍內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健全的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完備的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充足的公共活動空間、全覆蓋的物業管理和健全的社群管理機制,且居民歸屬感、認同感較強的居住社群。
《通知》明確了完整居住社群的基本要求,其中在完整居住社群的規模方面,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即15分鐘內步行可達各類生活服務設施,服務半徑為800~1000米,與街區、街道的管理和服務範圍相銜接。該範圍內常住人口規模為5萬—10萬人、軌道交通1站可便捷到達。
《通知》強調,老年人和兒童在社群的時間最長、使用設施最頻繁,且步行能力有限,是居住社群建設應優先滿足、充分保障的人群,需要強化在養老托幼等基本生活服務上的配套供給。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該政策對於全國各地完整居住社群建設具有較好的啟發性,尤其是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各地在物業管理服務提升、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中應形成創新,預計後續各地會基於完整居住社群建設的要求進行相關考核。
嚴躍進認為,政策明確了物業管理全覆蓋也是完整居住社群的重要基礎要素,對房地產開發商的物業管理能力是一種考驗。(記者孫蔚)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