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很多人都覺得,銀行才是最靠譜的存錢機構。確實,銀行大多數都是國有的,背後有國家撐腰,不容易倒閉,因此,願意在銀行存錢的人是非常多的。
央行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全國共開立的銀行賬戶達到了133.81億戶,環比增長了1.99%,開立的銀行卡數量也達到了91.83億張,相當於人均持卡6.50張。
存錢的人多了,銀行裡的人民幣存款也就在不斷增多,央行的資料顯示,2021年人民幣存款增加了19.68萬億元,這其中住戶存款就新增了9.9萬億元,可見銀行仍然是當前最主流的存錢機構。
人死了,銀行會通知家屬嗎?
銀行存錢再怎麼靠譜,人們心裡還是有一些擔憂的,最大的擔憂就是,要是自己哪天突然死亡了,而卡里的存款又沒有人知道,那該怎麼辦?銀行會主動通知自己的家屬嗎?
應該說人們的這種擔憂是很有道理的,因為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會知道哪個會先到來,而現在人們的銀行卡賬號和密碼,一般並不會告訴太多的人,甚至很多人只讓自己知道密碼,要是某天真的突發意外了,來不及交代後事,那麼卡里的錢到底該怎麼辦呢?
遇到這樣的情況,銀行會主動通知持卡人的家屬嗎?有在銀行工作的人就表示,如果儲戶去世了,不管儲戶在銀行裡存了多少錢,銀行都不會主動通知持卡人家屬的,這主要是因為,如果沒有人告知的話,銀行並不知道持卡人已經去世了。
要知道,很多人存的錢是會長期不動的,銀行已經習慣了這種現象的存在,自然不會覺得某一個賬戶長期不動是因為持卡人出事了,由於沒有特殊情況出現,銀行更不會主動去聯絡持卡人的。
卡里的錢最終會怎樣?
如果這筆錢長期放在卡里,最後會被銀行沒收嗎?並不會,因為這筆錢在取出來之前,是屬於國家的,銀行也沒有權力私自佔有,如果一直一直都沒有人來取走的話,那麼最終就可能會上交國庫了。
不過這也要看存款餘額是多少了,因為銀行卡每年都是有服務費的,比如說郵政銀行卡,每個月資訊費就有3元,一年就是36元,如果存款餘額不夠多的,幾年之後就被扣光了。然後由於長期不使用,卡里又沒錢,就會被銀行當成了睡眠卡,然後限制交易了。
既然銀行是不會主動通知家屬的,那麼家屬可以來取出這筆錢嗎?肯定是可以的,不過需要一些證件資料才能去代領。家屬需要準備好持卡人的死亡證明,以及代領人的身份證明,二者必須齊全,因為死亡證明可以讓銀行相信持卡人確實已經不在了,無法親自來取錢,而代領人的身份證明也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來說必須是直系親屬,因為這樣才不會讓銀行覺得是有人在冒領這筆錢。
所以碰到親人去世的情況,就要及時辦理親人的死亡證明,然後帶上自己的身份證明,根據去世親人的銀行卡,一個個去查詢是否還有存款,有的話就及時取出來,並且登出銀行卡,免得銀行卡長期欠費,浪費了資源。
可以提前立好遺囑
其實這樣處理還是很麻煩的,所以有些人就覺得,很有必要在生前就立好遺囑,把該交代的事情交代好,免得自己突然去世,一切都來不及處理。
中華遺囑庫釋出的《2020中華遺囑庫白皮書》就告訴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有了生前立遺囑的打算,80後、90後立遺囑的比例4年間翻了近6倍,而且,00後也開始訂立遺囑,在所有立遺囑的人當中,年齡集中在20-30歲之間的佔比達到了38.7%,而20歲以下的人群佔比也達到了27.4%。
雖然說起來有些怪怪的,但是提前立好遺囑,就可以讓自己銀行卡里的錢在自己某天突然去世後,可以及時地被家人取出來,那也是很不錯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