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知名企業家曹德旺最近因建設大學被熱議,而他名下的企業福耀玻璃經營情況也備受關注。
01
國內玻璃大王
在國內一提到玻璃大王很多人都想到是曹德旺,但是在經過去年一年的發展後,有一家玻璃企業也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這家企業就是信義玻璃。
很多人聽說過福耀玻璃,但是極少知道信義玻璃,這和其創始人李賢義也有很大關係。
因為他很少在公眾場合出現,在慈善事業上,也沒有曹德旺的名氣大。
但是,在玻璃行業的發展上,信義集團卻並不遜色,大有與福耀玻璃齊頭並進的趨勢。
特別是在面對國外反傾銷時,信義玻璃也沒有選擇退讓。大多數人們只記得福耀玻璃反傾銷勝訴,但其實信義玻璃才是首先打贏反傾銷官司的企業。
如今,外界常有傳言稱,中國的玻璃大王或將易主。
是出於什麼原因,讓外界有了這樣的結論?
02
信義玻璃趕超福耀玻璃
信義玻璃雖然在新聞媒體上不常見,但是在企業經營方面,實力不容小覷。
在營收上,信義玻璃去年上半年的營收就高達135億元,同期增速在90%,而福耀玻璃卻僅有115.43億元,營收增速為42%。
在這份半年報的成績中,信義玻璃不僅在營收上超過福耀,在增速上更是達到了福耀玻璃的兩倍還多!
如果說營收不足以證明一個企業是否賺錢,那麼淨利潤無疑是最有力的佐證。
信義玻璃去年全年的淨利潤為109-119億港元,摺合成人民幣也有88-96億元,利潤率超70%。
要知道,同年福耀玻璃的利潤卻只有17.7億元,常年穩定的利潤率也只有17%,完全被信義玻璃碾壓。
整體來看,在企業經營上,信義玻璃的賺錢能力完全要高於福耀玻璃。
而且在2021年富豪排行榜單上,李賢義的身價已經達到了680億,而曹德旺的身價只有250億,這也難怪網友會覺得玻璃大王的名號要易主了。
福耀玻璃在曹德旺接手時是1987年,而信義玻璃成立是在1988年,兩家公司成立時間一前一後。
為什麼信義玻璃能趕超福耀玻璃?
03
信義玻璃
其實,對福耀玻璃有過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他們只做汽車玻璃這一個行業,並未涉足其他領域,比如房地產、金融等等,所以在收入來源上也比較單一。
但是信義玻璃是多元化發展。
在信義玻璃有了一定規模後,李賢義也投資了房地產。在深圳開發了很多房地產專案,平均房價都在3萬以上,確實給信義的整體營收增色不少。
另外,信義玻璃還緊跟時代發展,除了做汽車玻璃,在光伏玻璃、安全玻璃上也投入頗多。
根據國內相關部門的預測,未來我國的光伏玻璃市場將會擴大至447萬噸。
而提早佈局的信義玻璃,市場佔有率已經久居國內第一位,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信義玻璃可能會迎來新的機遇。
李賢義雖然和曹德旺同是福建老鄉,但信義玻璃早期是在深圳成立的,後期還專門從臺灣購買了更為先進的機器。
為了技術升級,還專門花高價錢請來專家給企業做培訓,甚至送員工出國學習技術。
在成立十幾年後,信義玻璃的規模逐漸擴大,同時也非常注重海外的市場。
它的生意遍佈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成為了深圳玻璃行業的領頭羊。
在慈善事業上,曹德旺在2018年時,捐款就已經高達110億元,李賢義雖然在這方面的捐款金額和名氣不如曹德旺,但從1982年至今,他的捐款金額也有10億元。
雖然兩家企業經營範圍上極為相似,都在做汽車玻璃。
但依據市場反響來看,福耀生產的汽車玻璃似乎更受歡迎,這應該也和福耀幾十年如一日只生產汽車玻璃有關。
而信義玻璃為了佔據光伏玻璃的市場份額,對光伏玻璃原材料多晶矽也大力投產,但如今信義的多晶矽產能過剩,會造成資源浪費,這也成為了信義玻璃將要面臨的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