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首臺膝關節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醫生在機器人輔助下完成關節置換手術正在成為現實;機械臂精準操作,產線工人24小時輪班生產,北京經開區多個企業預計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入企排程強防控,單項獎勵最高1000萬元,多項促研促產政策陸續釋出……虎年伊始,研發成果泉湧,智慧產線賦能,北京經開區持續推進高精尖產業拔節生長。
研發突破,激發市場拓展源動力
“今年1月25日,我們自主研發的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成為國內首款獲NMPA批准的膝關節手術機器人。”和華外科CEO張長勇說。經過十多年的技術攻關,和華外科迎來開年收穫季。據介紹,這是一臺兼具導航與截骨操作的全自動手術機器人,在進行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TKA)時,可透過三維模型重建進行術前手術規劃,且該機器人的系統導航精度可達1毫米,還可將大腿骨角度誤差控制在1度,有效延長假體使用壽命,縮短患者恢復期。同時,萬次可靠性測試進一步推動產品從實驗室向臨床應用的轉化,和華外科也在與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等合作過程中,不斷積累臨床資料。
“如今透過審批,意味著這款機器人可以‘持證上崗’了,我們同步建好了年產150臺機器人的產線,接下來將沿著研發迭代和市場推廣兩個方向發力,推動智慧醫療的普及。”張長勇說。
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主平臺中的“一區”,北京經開區一直致力於推動企業創新成果的轉化落地,和華外科的研發突破打響了新年第一槍,自2022年以來,北京經開區新增新產品84項,新增新技術50項,研發成果不斷湧現。
新增訂單,促進產業上下游“開門紅”
一個又一個電路板依次傳遞,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工人們熟練地組裝著電子元器件,視覺化的製造執行系統(MES系統)正實時更新各條產線進度……走進柏瑞安的生產車間,該企業副總經理魏林賀說:“我們採用自主研發的MES系統,在物料和裝置上貼專屬條碼,實現生產線的全流程視覺化管理,實現產品的全生命週期可追溯式監測。”作為一家從事高科技電子產品製造與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柏瑞安已具備產品設計、工藝設計、物料配套、生產組裝製造以及物流發運等全過程的服務鏈,獲得“北京市智慧製造標杆企業”稱號。
目前,柏瑞安擁有11條SMT線,近30個工序,透過工序的模組化組合,及在區域性產線引入機器人,實現快速生產,在樣品交付階段,相對於3至4周的市場平均交付週期,柏瑞安能在2周內交付。作為區內新一代資訊產業鏈條上的重要一環,柏瑞安也是京東方的供應商之一。由於生產工藝的特殊性,部分新型顯示產業配套的生產線必須24小時不間斷執行,即使春節期間也不曾停下運轉,為此,柏瑞安為春節值守和準時返崗的員工予以紅包獎勵。
“根據1月份的生產情況,我們一季度預計實現產值同比增長超10%。”魏林賀說。而在北京經開區,和柏瑞安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類似的企業還有很多,SMC氣動元件等零部件的海內外需求增長,訂單較往年有所增加,預計一季度185萬支的產量目標能提前達成;中芯國際與大唐控股訂立有關晶片加工服務的框架協議,預計今年一季度收入環比增長15%至17%……
精準服務,多項政策注入“強心劑”
“保持一米線間隔,掃碼登記。”下午2點,北京賓士的一棟樓前陸續排起隊來,核酸檢測工作人員為400多人進行咽拭子取樣。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企業需要對接觸冷鏈和進口貨物運輸等重點人群進行每日核酸檢測。在北京經開區檢查區內重點企業過程中,北京賓士反映了生產中遇到的問題,經營商合作局協調,為其設立了一個核酸檢測的固定點位,提供日常上門服務。“現在我們在廠區內就能完成核酸檢測,不會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安排,為我們衝刺一季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北京賓士職業健康與醫療服務主管張林說。
同時,北京經開區還透過排程會、政策宣講會等方式,多措並舉精準為企業提供服務,透過加強政策的槓桿作用,激勵企業生產經營。
春節前後,北京經開區釋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加快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打造高精尖產業主陣地的若干意見》(科創20條)、《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亦莊新城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4.0版)》等政策,陸續開展產值增長專項獎勵、產業協同發展專項獎勵、企業研發機構專項獎勵等申報工作,其中單項獎勵最高達1000萬元,從研發和生產等多個維度,進一步督促企業開足“虎力”奔未來。
部分圖片由企業提供
記者:孫豔平
攝影:孫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