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幾乎是90、00後童年回憶裡的白月光了,隨便單拎出來一部我們都耳熟能詳。日本動漫產業十分發達,現如今已經成為日本的第三大產業。縱觀日本動畫發展史,這一路的風刀霜劍成就了它如今的輝煌。東家扯來西家嘮,幕後故事我知道,哈咯啊小夥伴們,我是大嘚啵,接下來我們一起聊聊日本動畫的發展史。日本是世界動漫強國。其動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創新和吸引力。動漫是日本的重要產業鏈,在全球鮮有對手。日本動漫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萌芽期、探索期、成熟期、細化期。1917-1945是日本動漫的萌芽期,下川凹夫、北山清太郎、幸內純一,此三人為日本動畫的奠基人,其中,下川凹夫創作的《芋川掠三玄關·一番之卷》,被公認為日本的第一部動畫片。1946-1973,是日本的探索期,這個時期日本處於戰敗時期,有些人鑑於戰爭的教訓,開始將反戰題材用在動畫上面,反戰題材的動畫影片頗受歡迎,並且影響深遠,直到現在依舊十分流行。而我們熟知的許多日本動漫都是從成熟期產生的,比如影響了我們90、00後兩代人的七龍珠、機器貓等,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也是在此時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風格,奠定了“動畫宗師”的地位,關於更多內容,我們下集接著講。
日本動漫產業一度繁華,十個人走在路上,可能裡面有九個都是動漫相關人員,剩下那一個不是在轉行,就是在轉行的路上。1974-1989,日本動漫進入成熟期,“哆啦A夢”就是在期間誕生的,日本著名漫畫故事中的哆啦A夢,是一隻來自未來世界的貓型機器人,用自己神奇的百寶袋和各種奇妙的道具,幫助大雄解決各種困難。哆啦A夢的故事將人們帶進一個奇妙、充滿想像力的世界。因此,它能作為一個常青的形象,伴隨幾代少年兒童的成長。哆啦A夢的創造過程也十分有趣,要追溯到1969年的某個截稿日,大師藤子·F·不二雄的家裡突然闖進了一隻小貓,雖然很快就要截稿了,但大師還是和小貓玩了起來,還替小貓撓蝨子,而這一撓就是幾個小時,等大師發現時間不夠用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完成稿子。這時老師像熱鍋上的螞蟻走來走去,突然踢到了女兒的不倒翁玩具,於是老師靈光一顯,把貓的形象和不倒翁結合起來,就創造了帶給我們歡樂的哆啦A夢。與有趣溫馨截然不同的另一部動畫片,七龍珠,同樣也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七龍珠》借鑑了我國《西遊記》的形象:孫悟空、牛魔王、芭蕉扇、太上老君等等,還借鑑了《南總裡見八犬傳》中的情節,加以大膽地想象和創新,使得這部動漫大火。1984年,出版了七龍珠的第一部動漫。1986年2月26日七龍珠動畫片在日本富士電視臺首播。可以說,許多人算是親眼看著悟空“長大”的,從悟空還是一個天真開朗的孩子起,我們就坐在電視機前,一步一步見證了他的成長,他從一個懵懂率真的孩子,透過無數的磨鍊與風霜,逐漸成為天下第一武道會上無人能及的高手。而今耳畔再想起主題曲的旋律,依舊會讓人覺得熱血沸騰。有關更多動漫內容,我們下集接著講。
宮崎駿的風格在動畫界獨樹一幟,創造出了多部優秀且令人值得反思的作品。《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經典代表作之一,1990年到如今,日本動漫進入了精化時期,《千與千尋》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影片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發生的故事。《千與千尋》這部電影意義深遠,它的主題表達了孩子的成長、社會自然的和諧、人性的複雜等等,在不同的年齡可能對這部電影都會有不同的解讀。《千與千尋》也有很多經典的片段,到現在依舊久經不衰:千尋與白龍翱翔、水上列車、無臉男的出場等等,依舊讓人印象深刻。日本動漫逐步精化,品種自然也豐富了起來。出現了有以淺香守生為代表的美少女動畫,《魔卡少女櫻》。小櫻系列深受人們熱愛,總系列為三季。這部動漫的內容和主題依舊讓人讚歎,遠超現代許多影視劇的思想,打破人們的刻板印象,小櫻並非是柔弱的一方,而是會拿起權杖保護自己和身邊的朋友,每個人都刻畫得十分精妙豐富,這部動畫不僅講了同性之間的美好愛情,也有師生的戀情,可以說是十分大膽且開放了,但正因如此它的價值和意義才十分珍貴,它告訴我們愛有很多種的形式,它與性別以及外在的一切都無關。陪伴我們一代人成長的動漫早已紮根在我們的心中,而今再回頭去看它們,依然覺得心頭冒著一股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