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學和邏輯學裡面,存在著一個”說謊者悖論“的概念。這是指,當一個說謊者聲稱自己正在說謊的時候,那麼他所說的話就已經陷入了一個悖論的旋渦之中,找不到一個真正的答案。
現如今,依舊沒有開啟2022賽季中國足球聯賽轉會視窗,以及開賽遙遙無期的中超聯賽也進入了這樣一個“說謊者悖論”之中。2月16日中午,武漢隊中場、國足老將蒿俊閔在個人微博上公開向俱樂部討薪。這一舉動在春節國足兵敗越南,冬奧會的大背景下,再一次讓中國男子足球成為輿論的旋渦焦點。當一個頂級聯賽的絕大部分球隊都存在欠薪狀況的時候,這個聯賽的未來究竟要何去何從?
武漢欠薪有跡可循
伴隨著房地產不再景氣,再加上中國足協出臺的各種管理措施和疫情影響,從2020年開始,這股燒了10年的“金元足球虛火”漸漸退去。不過,金元足球對於中國足球的影響是十分深遠且惡劣的。而當下多達14支中超球隊存在欠薪狀況,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證。
2022賽季原本是中超聯賽擴軍到18支球隊的首個賽季,但現如今面臨這樣的悽慘景象,顯得格外諷刺。蒿俊閔在微博上爆料自己被欠薪,無疑又是一個震撼彈,將那些在中國女足奪得亞洲盃冠軍之後,沉浸在喜悅中的人們拉回到現實中來——中國足球的黑洞很大,別說女足了,女媧來了也補不上。
事實上,武漢隊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問題。去年9月24日晚間,中國足協釋出公告稱,因武漢足球俱樂部未在規定時間內執行此前處罰決定,自9月24日起,俱樂部將被禁止註冊新球員,直到被確認執行處罰後方可解除。公告中明確表示,處罰的依據是《中國足球協會紀律準則》第七十九條、第十二條之規定。這兩條的主要內容是,當有球隊違反或不執行中國足協以及體育仲裁法庭、國際足聯、亞足聯決定或裁決的時候,中國足協可以做出的各種處罰措施。由此可見,去年武漢隊挨罰很有可能就是薪資的問題,並且大機率是發生在國內球員身上的糾紛。因為根據過往的經驗來看,外援、外教和中國球隊產生糾紛的時候,一般都會上告國際足聯。
蒿俊閔是在去年7月的時候和外援洛佩斯前後腳加盟球隊的,當時雖然武漢隊成績不好,但是媒體依然對時任主帥李霄鵬的撈大魚興趣十足,有關於武漢隊在財務方面的問題沒有過多注意。但是在蒿俊閔以自由身加盟家鄉球隊武漢短短2個月的時間之後,中國足協就給出了這樣的一張罰單,而且是無限期的,恐怕球員本人當時就有了“上賊船”的感覺。根據蒿俊閔在微博中的描述來推測,武漢隊拖欠蒿俊閔的薪水,起碼有3、4個月的時間了。依照正常邏輯,在9月武漢隊遭到中國足協處罰的時候,蒿俊閔應該就已經得知自己的薪水會被拖欠很長時間。作為湖北人,蒿俊閔本不想撕破臉,但現在採取這種手段討薪,顯然已經忍耐到了極限。
足協如何跳脫“說謊者悖論”?
作者之所以在文章開頭提到“說謊者悖論”,是因為在蒿俊閔讓“中超球隊欠薪”這一集體性事件進一步發酵之後,皮球被踢到了足協這裡。足協該如何處理?前幾天,國內就有媒體放風,稱“中超14隊欠薪&一些球隊梯隊凋零,足協得放寬准入標準”。那麼足協在過去有沒有放寬標準呢?顯然是放寬了。
2021年初的時候,當賽季的三級聯賽准入名單遲遲不能出爐,就是因為不少球隊都無法滿足准入條件。足協選擇一等再等,一讓再讓。足協的本意是先解決股改、投資方退出和部分球隊解散之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再發布准入名單,但因為當時內蒙古中優的解散,還有天津津門虎的問題等等,讓一系列的問題變得愈發複雜。最終的結果是,很多原本不符合准入條件的俱樂部,依然能夠出現在2021賽季的准入名單上面。
平心而論,足協的初衷是好的,他們也不想中國的足球聯賽在瞬間就因為各種積重難返的問題而土崩瓦解。但話說回來,既然“准入條件”已經公佈了,如果不能夠做到一碗水端平,總給一些俱樂部開綠燈,那麼這份“准入條件”就是廢紙一張。這裡所謂的“准入條件”就是《中國足球協會職業聯賽俱樂部准入條件和審查辦法》,其中《第一章 總則》裡面的明確規定,俱樂部應該按時支付員工工資及獎金,俱樂部如果做不到這些要求,則無法參賽。
而最大的問題也就在這裡了。因為欠薪而不符合“准入條件”是多數中超俱樂部的問題,正所謂“法不責眾”,俱樂部篤信足協不會“亂世用重典”導致聯賽停擺,他們利用足協的這種矛盾心理選擇破罐子破摔,給球員們開空頭支票,先把准入應付過去,之後的時間裡繼續擺爛。最終受到損害的是球員的權益,是中國足球聯賽,是中國足球。
事實上,這個“說謊者悖論”有沒有解決方法?顯然是有的,這本身比在哲學問題簡單得多。足協其實只要按章辦事,不符合規定的球隊全部不給予准入資格就可以了。這樣一來,或許中國足球聯賽會因此停擺,但中國足球其實已經沒有姑息的空間和混日子的餘地,而且過去2年時間裡,中國足球聯賽因為疫情和國家隊的原因,本身其結構、形象就已經跌落谷底了,中國足球和中超聯賽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與其讓這些俱樂部繼續混吃等死,不如來一場徹底的風暴,讓過去10年時間遭到金元資本摧殘的中國足球洗心革面。
文/仰臥撐-張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