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這周江西的天氣逐漸回暖,戶外也明顯地感覺到人多了起來,久違的太陽,曬在身上尤其的暖和,很多的野菜,也冒芽可以採摘了。有人說,春天是一個嚐鮮的季節,不管是水裡的還是土裡的,經過了冬季的休養生息,此時鮮味十足,如果錯過了,可能就要再等上一年了。春天嚐鮮季,5樣春菜別忘給家人吃,清爽鮮嫩一口吃下“春天”。
古人講要“因時而食”,春天的時令菜有很多,而我最喜歡下面這5種,當你吃飯沒胃口,或者是覺得吃得太油膩,那麼這些鮮嫩的“春菜”就能讓你大飽口福。
春筍
“蔬食第一品”春筍,人們從來不吝嗇讚美之詞“素食第一品”、“春天的菜王”。筍子是竹的嫩芽,一年四季皆有,但唯獨春筍和冬筍味道最佳,古代就有“嚐鮮無不道春筍”之說。
區別冬筍和春筍也簡單,冬筍藏在土中,破土而出的叫春筍,它筍體肥大,美味爽口,在很多的地方菜餚當中,它都佔有一席之地。
分享一道油燜春筍,製作簡單,味道爽嫩,吃在嘴裡很鮮
所需食材:春筍、豬肉、香蔥
春筍去掉殼焯水,切成滾刀狀,豬肉洗乾淨切成片,香蔥切成末。
鍋中放入植物油,燒熱以後放入豬肉煸炒香,加入蒜,接著倒入焯水以後的春筍開始翻炒。
炒香之後,放入鹽還有醬油,讓其燜煮,燒至上色入味,出鍋的時候來點蔥花就可以直接出鍋了。
第2樣,香椿
香椿不同的地方,採收時間也不一樣,溫度較高的地方,如今已經可以採摘了,它在春風中散發著迷人的香味,無時無刻不在召喚每一個有口福的人。在漢朝它還曾是貢品,唐朝蘇頌曰:“椿木,皮細肌實,嫩葉甘香可茹”。
老話“房前一株椿,春菜常不斷”關於其吃法,早在明初的《救荒本草》亦云:“採嫩芽熟,水浸淘淨,油鹽調食”,作為席上珍蔬,它“嚼之竟日香齒牙”。
分享一道香椿拌豆腐,香味四溢,豆腐軟嫩香椿唇齒留香。
所需食材:豆腐、香椿
選擇新鮮的嫩豆腐,要提前去掉它的豆腥味,我們可以對它進行焯水處理。
香椿同樣需要焯水,焯水的時候放點鹽還有植物油,保持它的色澤,然後撈出切成末。
找一個大盆,放入香醋末還有豆腐,加入少許的鹽放入香油,把它拌勻即可。
第3樣,馬蘭頭
馬蘭又稱馬蘭頭、紅梗菜、竹節草、雞兒菜等,它屬於菊科馬蘭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前作為野菜進行採食,如今卻成了稀有的蔬菜品種。
早春的馬蘭頭,鮮嫩香味可口,它是以其嫩莖葉供食用,風味獨特,製作方法多樣,可以涼拌、做餡或作湯、皆為佳餚。
分享一道肉末馬蘭頭,鮮美爽口特別下飯,其製作方法也簡單。
所需食材:馬蘭頭、豬肉
馬蘭頭買回家要仔細的清洗乾淨,而且要注意進行焯水,不然的話容易出現苦味。
豬肉切成末,姜還有大蒜都切成末,炒的時候也可以配上一點豆乾,沒有的話可以不加。
鍋裡放入植物油,燒熱以後,放入豬肉炒香,接著放入薑末還有蒜末,最後把切成末焯水的馬蘭頭放進去翻炒。
炒香放入鹽加入蠔油1勺,接著放入生抽1勺,加點雞粉,這樣一道肉末馬蘭頭就做好了。
第4樣,薺菜
《詩經·穀風》中寫到:“誰謂菜苦,其甘如薺。”這大概是薺菜最早的記載了,關於這個報春菜,在詩人口中也很多見,比如辛棄疾就有詩云:“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每年的正月到農曆的二月,是薺菜最鮮嫩的時候,想吃的話要抓緊,記得蘇軾說過其味道,不甘於五味,而有味外之美,看見薺菜就能讓人有強烈採摘的慾望,何不嚐嚐?
分享一道薺菜餃子,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
所需食材:餃子皮、薺菜、豬肉
豬肉打成餡料,薺菜清洗乾淨,焯水,再把它切成末,然後和豬肉一起進行調味。
放入蠔油、鹽還有雞蛋以及蔥姜花椒水,朝著一個方向進行攪拌,拌勻以後開始包餃子。
省時間的話買餃子皮,也可以自己擀,餃子包好以後,開水放進去,煮沸煮熟透,撈出就可以吃了。
第5樣,小蒜
野菜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小蒜,小蒜也叫薤白、野小根蒜、山蒜、野蔥、小根菜等,外形和蔥差不多,長在地表上的是細長的綠葉,地下則是白色的蒜瓣,有些辣氣,很刺激人的胃口。
小蒜也比較的好找,一般在荒地上會特別的多,挖的時候要注意挖得深一些,這樣的話不至於斷掉,完整的小蒜拿來炒,會更好吃。
分享一道臘肉炒小蒜,香辣爽口還帶著鮮味。
所需食材:臘肉、小蒜、幹辣椒
臘肉清洗乾淨,把它切成片,臘肉需要提前浸泡一下,這樣鹽分會降低。
鍋中放入植物油,把臘肉放進去炒香,接著放入姜還有蒜爆香,倒入焯水後的小蒜翻炒。
放入醬油,來點料酒,接著再來點雞粉,炒勻就可以出鍋了。
【食刻說】
春天,遇到這5種野菜記得采摘,“嚐鮮”正當季,錯過有些可惜了。喜歡吃野菜的朋友,遇到這些野菜別忘採摘了。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