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敬事:是指把事情當做一件事情來辦,謹慎處理的意思。】
荀子有言:
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成事者大多恭敬奉事,敗事者大多傲慢無畏。‘力拔山兮氣蓋世’戰神項羽勇猛異常。但其卻是成也無畏;敗也無畏。
一個人若事事不懼,只知勇而不知謀,縱使氣若項羽也難逃敗跡。
縱觀古今成大事者,大多心可藏猛虎,行可嗅薔薇。事無鉅細,事事皆慮。
人敬事一分,事方才能敬人十分。欲成事者當敬事,人不敬事,事不順。
凡敬事者必定是做到以下四點。
01.事未來時當避
諸事順者,心力皆蠻。他們必時時慮事,唯恐小事築城大錯,令所有努力付諸一炬。
歐陽詢有言:
道自微而生,禍自微而成。
辦小事也應像大事一樣多多權衡,大事小事事無鉅細、事事認真,如此方可避禍。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就是把這句話體會運用到了極致。
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得益於咸豐帝身邊紅人肅順的推薦方才得到實權。
期間曾國藩欲寫信感謝肅順,但想到肅順為人驕橫專權,目中無人恐其在朝廷樹敵頗多,憂其日後會大禍臨頭。想到這裡提起的筆又放了下去,最終決定不給肅順去信。
果不其然後來肅順大禍臨頭,被慈禧聯合恭親王發動政變扳倒並斬首示眾,
事後慈禧派人抄了肅順的家,發現了諸多官員與肅順來往密切的信件,卻唯獨沒有找到曾國藩的隻言片語。
為此曾國藩得到慈禧的重用而其他親近肅順之人大多下場淒涼。
一次做鄉試考官期間,考慮到往年有因考試的棚子塌下來砸死砸傷學生事件,於是他親自前往考場視查考棚。千座考棚曾國藩楞是一一推去,凡他能推動的都命人一一記下並及時加固。
他統帥湘勇期間官致兩江總督卻大事小事依然事無鉅細。小到幾點吃飯,幾點練兵,士兵具體行為操守,乃至如何安營紮寨,全部細細考慮。為了讓下屬牢記甚至編撰成歌,以供傳唱。
打仗期間曾國藩講究扎硬寨打死仗,步步為營,穩中求勝。
在他的影響下九弟國荃每每圍城必是水線不通,人送外號:曾鐵桶。
菜譚根有言:
圖未就之功,不如保己成之業;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將來是非。
事未來時需防備。很多時候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只有在小事上時時防微杜漸,才能將禍亂斬於始端。
02.事欲來時當謀
孫子兵法有言:
多算勝,少算不勝。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事前不謀,事敗之時,悔之晚矣。
自古以來莽夫壞事,謀士成事。至今未見有事前不謀的成事者。
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嘆厲害的人彷彿有超能力一般,能夠事事走在人前。但其實他們不過是在事前做好了周密的計劃。
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一生做過無數場講演,但是他極其不喜歡別人事先未經安排,就要他即席講演。
有一次,林語堂應邀參觀一所大學。參觀後,與大家共進午餐。這時校長認為機不可失,便再三邀請他對同學即席講話,林語堂推辭不過,於是走上講臺,說了這麼一個故事:
古羅馬時代,暴虐的帝王喜歡把人丟進鬥獸場,看著猛獸把人吃掉。
這一天,皇帝又把一個人丟進了獸欄裡。此人雖然矮小,卻勇氣十足,當老虎向他走來時,只見他鎮定地對著老虎耳語一番,老虎便默默地離開了。
皇帝很驚訝,又放了一頭獅子進去,此人依舊對著獅子的耳邊說話,獅子同樣悄悄地離開了。
這時皇帝再也忍不住好奇,便把此人放出來,問他:“你到底對老虎、獅子說了什麼話,為什麼它們都不吃你?”此人回答說:“很簡單呀,我只是告訴它們,吃我可以,但是吃過以後,你要做一場講演。”
一席話聽得學生鬨堂大笑。
像林語堂這麼擅長講演的學者,他都‘不打無準備之仗’,可見事前準備工作的重要。
如果有誰隨隨便便的對待所遇之事,那他必將庸庸碌碌的過完一生。
辛棄疾有言:
事未至而預圖,則處之常有餘;事既至而後計,則應之常不足。
面對已定之事我們一定要厲兵秣馬做足準備。要知道凡事木已成舟便無法挽回,切不可逞莽夫之勇行糧草未發,兵馬先行之事。
03.事起之時不棄
聽到過這樣一句話:
你永遠不可能算無遺策,所有的運籌帷幄都是有限度的。
事前多謀只會讓進度相對順利,而非絕對順利。
所以欲做事就要隨時做好經風歷雨的準備,不要遇一丁點小風小浪就誤以為會掀翻整艘巨輪,繼而坐以待斃。
她是一位游泳健將,平生最大的心願就是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橫渡英吉利海峽的人。為了實現這一理想,她許多年堅持天天練習,可以說是為了自己的目標盡了最大的努力做了十足的準備。
極具歷史意義的一天終於來臨,在眾多媒體和觀眾的關注下,她信心十足的朝對岸的英國游去。
那天天氣很好,陽光明媚。她心無旁騖衝著目標奮力向前。但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她離岸還有一段距離時,海上突然間大霧瀰漫而且越來越濃,這是她未曾料到的,她頓時慌亂起來。
她一邊向前游去一邊懷疑自己是否遊對了方向,心煩意亂的她越遊越心虛,繼而覺得自己的身體也越來越沉重越來越無力。無奈之下,她選擇了放棄。
遺憾的是她當時距離終點僅僅不到一百米。
當知道這一結果時,遺恨與惋惜令她心痛不已,她說:“如果我知道距離目標只有這麼近時,我一定會堅持到底、完成挑戰,不管多辛苦都不會放棄。”
周易所言‘否極泰來’關鍵時刻絕對是至理名言。當事情變無可變走向絕境之時往往恰恰蘊藏著巨大的轉機。
所以當我們身處低谷絕望到極致時,不妨對自己狠一點,哪怕在低谷多徘徊一分,機會就會大一分,很多時候成敗往往僅差臨門一腳。
04.事過之後覆盤
馮唐《成事》一書中有言:
成事不在乎成敗,在乎的是成事的人。怕的是成事的人也不知道事是怎麼成的,也不知道事是怎麼敗的。當機會在來之時,我只能在背後默唸阿彌陀佛。
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就是幡然醒悟,看明白事情,悟通透道理 。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從過去的事情裡吸取經驗和教訓,那勢必再啟航同樣只會在原地踏步。
唯有反躬自省。省己、省事方能日益精進。
曾子作為孔子最傑出的學生曾被孔子評論為人愚鈍,但曾子有一個過人之處就是懂得吾日三省吾身。
他每日總是多次反思總結,繼而才會進步神速,最終超越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子路等。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你還沒有把覆盤反思當成習慣,也許你的人生還沒有正式開始。
失敗從來都不可怕,成功也未必值得慶幸。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有一套可持續成事的思維模式。
這個模式就是懂得自己成在何處,敗在何處,並能持之以恆的複製成功之道。但欲做到這一點,則需常常反躬自省,處處總結經驗教訓。
切記人的成長是一場漫長的較量,能否取得最後的勝利,往往不在於一時的快慢得失。
那些不明所以的人隨風飄搖,成敗得失全憑運氣。
而那些能沉下心分析問題,認識自己的人則雖敗猶榮,因為他們是自己生命的掌舵人,只有風帆在手才能隨時啟航。
▽
道家老子說: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縱觀古今不少人飛黃騰達卻不能善終,敗在何處?大多是走著走著就生出了狂、傲二字,丟了恭敬奉事之心。
故而凡事不論開始還是結束都應時時保持敬畏之心。
要知道機裡藏機,變外生變。唯有不忘初心者,方能走的更遠。
我是簡簡單單陳姑娘與您共勉。
作者介紹:
94年簡簡單單陳姑娘【公號同名】。家有兩寶,一邊工作一邊寫作;一邊學習一邊實踐。願望: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行動:努力到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