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房地產行業也是陷入了多輪調控之後的低谷期,在加上多家頭部房地產企業遭遇資金鍊斷裂的危機和銀行方面對於貸款的嚴格控制,導致很多人對於購房都處於觀望的態度。
因此在2021年,房地產行業也就變得不景氣,特別是在下半年,甚至都可以用蕭條來形容,不過在進入2022年之後,房地產行業又將走向何方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上海樓市熱度不減
我們以上海為例,即使在剛剛過去不久的春節假期期間,人們對於樓市的熱情也未變得冷卻,在一些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小區,看房、選房、洽談、籤合同的人也是絡繹不絕的。
在上海,其實很多小區都存在著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的情況,比如在春節期間開盤的某小區,因為靠近產業園區的地理位置就廣受追捧,其新房價格為每平米7萬元,這樣的價格在上海來說還是比較便宜的。
但是同小區的二手房價格則普遍達到了每平米9萬元、10萬元的價格,所以在該小區開售之後,即使需要足夠的積分參與搖號,但是也吸引到了很多年輕人前來購房,根據售樓處的工作人員表示,該樓盤的認購率已經達到了200%。
而春節假期上海樓市的火爆程度,其實也是延續了2021年年尾時的熱度,儘管在2021年,上海樓市總體保持著穩定,但高階住宅和剛需購房的需求仍在提高,可能在2022年,上海樓市仍舊有著較為不錯的前景。
多地出臺穩定政策
除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尚未明確的樓市新政之外,全國多地都在1月份出臺了房地產市場的新政,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為了讓房地產行業能夠逐步回暖、升溫。
不過因為“房住不炒”的態度非常明確,所以出臺了房地產新政的政府們也沒有像當年一樣直來直去,而是選擇了更加溫和的方式。
比如說放寬公積金政策、出臺了新的人才租購房補貼、分期免手續費、贈送抵扣券、 降低首付比例、三孩家庭購房補助等。
而這樣的新政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效果可能還是有一些的,比如說在春季假期返鄉期間,就是很多年輕人會選擇購房的時間,在1月份推出房地產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年輕人購房的慾望。
並且銀行對於貸款的週期也有所下調,很多地方的下款週期都降低到了20天左右,這無疑是一種房地產逐步回暖的徵兆。
後續房地產走勢存在分歧
雖然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了支援性的房地產新政,從目前來看,可能也是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對於未來的房地產行業能夠繼續升溫,還是存在著很多分歧的。
首先就是“房住不炒”的政策無疑是將會繼續堅持的,那麼刺激房地產消費的政策也就不能太過火,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房地產新政都將是支援性的。
第二個就是房地產企業的後勁不足。2022年1月份,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面積同比下降了62.6%,這也就代表著,很多房地產企業也是有心無力,那麼後續的房地產市場走勢,自然也就不可能陡然升高的。
所以,從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除了北上廣深或者是一些廣受年輕人追捧的新一線城市之外,大多數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仍將是處於低谷期。
對於未來房地產行業的走勢,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