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燈火元宵鬧,一碗湯圓瑞氣盈”,元宵佳節,湯圓一定是各家各戶餐桌上的主角。這種傳統食物帶著自己獨有的香甜軟糯,奔赴著人間一場場團圓。
不過,在甜到心坎的同時,湯圓殘渣也黏在了牙間,若不及時清理,將滋生細菌,危害口腔健康。
口腔問題無小事,俗話說“病從口入”,除了直接引發牙齦、牙周炎症,它還可能間接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病等疾病的風險。有學者甚至用大資料證明,一些口腔問題與早產等不良妊娠症狀相關。
而最近,又有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的研究表明,口腔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細菌,對一個人是否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起著決定性作用。
這種細菌名為牙齦卟啉單胞菌,是引發牙周炎等疾病的主要“案犯”。從青少年時期,它就潛伏於牙齦的溝槽之中,“擠兌”牙齒上的其他有益菌,找時機取而代之。一旦大量生長,牙齦卟啉單胞菌將引發炎症,造成牙齦腫脹、出血,甚至腐爛。
統計資料顯示,世界上50%左右的人口會感染這種細菌,大約10%的牙齦卟啉單胞菌感染者會患上嚴重的牙齦疾病,牙齒鬆動,難以咀嚼。
挪威卑爾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50多名已故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腦樣本,發現90%以上的患者大腦中存在牙齦卟啉單胞菌。此外,他們還在一些存活痴呆症患者的脊髓液中也檢測到了該細菌的DNA。更出人意料的是,老年痴呆症越嚴重的患者,其大腦中牙齦細菌產生的“毒素”含量也越高。
隨後,研究人員提取了一些牙齦卟啉單胞菌,將其擦拭在健康小鼠的牙齦上,隔天擦拭一次。果不其然,一段時間後,小鼠的大腦中也出現了這種細菌。不僅如此,它們腦中老年痴呆症的指標物水平也高於尋常,甚至出現了輕微的神經退化現象。之後,研究人員又給小鼠注射了可清除該牙齦細菌的藥物,小鼠不負眾望,神經退化的症狀有所緩解。
“這些證據表明,引起牙齦疾病的細菌可從口腔‘潛入’大腦。”它會生產毒素,破壞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導致記憶喪失,並最終引發老年痴呆。
“雖然它並不是引發老年痴呆症的唯一因素,但它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患痴呆的風險,還會推動疾病的進展,加重已患病者的痴呆症狀。”研究人員表示。好在,“研究也證明,人們能針對阿爾茨海默病採取一些預防措施,比如,好好刷牙,多用牙線。”
◎內容來源: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2-02-protein-gums-alzheimer.html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06-teethpostpone-alzheimer.html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2/343276.sht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11-oral-health-pregnancy-pre-term-birth.html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04-gum-bacteria-implicated-alzheimer-diseases.html
往期精彩回顧
|為什麼心理學家建議情人節要穿紅色?
|90後已成脫髮主力軍!植髮香嗎?有這些疾病的人並不適用……
|小學數學好,長大收入高!研究表明數學好與收入和幸福感正相關
|賈宗洋腿部22根鋼釘讓網友淚目!這些冬奧會比賽專案驚險超出想象
-掃碼閱讀更多科學家的故事-
科技發展的背後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奉獻
閱讀“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