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內容其實是用來解開之前疑惑的,最近看到不少12代酷睿整機,都給不能超頻的CPU都配上了一體式水冷。總覺得怪怪的,有些不太合理,難道配個100元以內風冷不香嗎?還能省不少錢。看了網友們的討論,一部分網友認為,這次的12代酷睿,就是不超頻,它的溫度也非常高,尤其是一些高階處理器,配水冷很正常。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配一體式水冷,主要是為了裝機方便 ,而且在安裝過程中,還不用擔心相容性問題,更不用擔心劃傷手,變成滴血認親。還有一部分網友認為,就是為了好看,一體式水冷自帶的ARGB元素,“光汙染”效果要遠比風冷散熱器強得多。
不論怎麼說,現在一體式水冷的價格,的確是越來越便宜了,例如我今天用來做測試的這款產品,威剛XPG霜盾炫彩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現在的價格也就500出頭,價效比可以說是非常高。其實現在一款好的風冷,它的價格也遠超500元了。
威剛XPG霜盾炫彩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算是現在的主流水冷產品了。如果它都壓不住12代酷睿處理器的話,那就只能用液氮之類的產品了。這款產品的包裝很喜慶,採用了中國紅的背景色。正面印有產品的實物渲染圖,背面印有產品尺寸大小資訊,內容非常詳細。
包裝盒側面印有水冷頭引數,冷排引數,風扇引數,以及產品特色。這款水冷的產品特色主要有:無限映象LED幻彩燈效水冷頭設計,PWM智慧溫控散熱,來福Rifle軸承風扇,80.3CFM風量及2.69mmH20風壓,支援3Pin ARGB Daisy Chain串聯,支援12代酷睿處理器,以及自帶燈光效果遙控器。
威剛XPG霜盾炫彩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產品及附件展示,要比風冷散熱器豐富很多。
這款水冷散熱器支援的平臺非常豐富,其中就包括最新的12代酷睿平臺,也就是英特爾官方所說的LGA1700介面。不過從網上的資訊來看,英特爾13代,甚至14代酷睿,依舊會用LGA1700介面,或者是17XX介面。所以這次大家不用太過擔心扣具頻繁變化了。至少在二,三年內,英特爾扣具的變化不會很大。
這個就是水冷自帶的風扇,一共有三個120mm ARGB來福Rifle軸承風扇,風扇電壓是12V,電流是0.32A,支援3Pin ARGB Daisy Chain串聯,支援斷流重啟功能Auto-Restart,採用4-Pin PWM控制模式,擁有80.3CFM最大風量,36.3最大dBA噪音值及2.69mm-H20最大氣壓,而且還支援主機板光效控制軟體。
鋁質散熱片材質,銅質的水冷頭材質,編織塑膠的水管材質,使產品擁有更好的散熱效果,不僅可以輕鬆壓制不同的處理器平臺,而且也更加結實耐用。
這款產品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採用了無限映象LED幻彩燈效水冷頭設計,這個效果通電後才可以感受到,充滿著科幻的味道,類似於無限迴圈。
我這裡用來做測試的主機板是微星的MAG B660M MORTAR WIFI DDR4 迫擊炮,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主機板系列。選擇它的主機板原因,就是做工、用料、尤其是BIOS,在同價位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它採用了12路60A CPU智慧供電,ISL99360的DrMOS,鈦金電感。擁有CORE BOOST核心加速引擎,PCB板為6層2盎司銅強化設計,擁有PCI-E鋼鐵裝甲,就是安裝更重更高階的顯示卡,也不會導致PCI-E插槽彎曲變形,從而影響顯示卡的穩定性。
這塊主機板設計有兩個PCIe Gen4 x4通道的2280 M.2介面,支援NVMe協議PCIe 4.0 x4的SSD。為了提升SSD的穩定性,防止降速。這款主機板還配備了M.2散熱片的M.2冰霜鎧甲。主機板採用2x8-Pin供電介面,即便用來帶i9-12900處理器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主機板採用了加厚的全金屬遮罩散熱鰭片,能夠有效把熱量均勻快速帶走,從而保證CPU穩定執行。2個全尺寸的PCIe x16插槽,第一條是CPU直出,支援規格是PCIe 4.0x16;第二條是由B660晶片組提供,支援規格是PCIe 3.0x4,另外還有1條PCIe 3.0x1插槽。這塊主機板由於是無線版的,所以自帶英特爾Wi-Fi 6模組和藍芽5.2,此外還支援Mystic Light炫光系統,預裝了I/O護盾。
記憶體方面也是威剛家的產品,型號是威剛(ADATA)XPG 龍耀 D50 DDR4 3600MHz RGB 龍耀燈條(16G*2)。容量方面,由二根16G的記憶體條組成,剛好可以開啟雙通道功能。頻率方面為3600MHz,雖然與DDR5記憶體條相比它的頻率不高,但是也足夠使用了。其實記憶體條目前對電腦效能影響最大的還是容量。容量達到了,才是頻率和時序。我之前使用的是16G容量的記憶體條,由於個人習慣問題,每次都喜歡開啟幾百個網頁,如果記憶體容量不足,很容易出現由於記憶體容量不足而卡頓的問題。雖然我知道,同時開啟幾百個網頁不是一種好習慣,但是沒有辦法,早就習慣這樣做了。
這是一款RGB燈條,支援RGB炫光同步,支援一鍵超頻XMP2.0,厚實的單面合金散熱材質,可以提供更好的散熱效果,也可以更好的進行超頻。至於顆粒方面,我手裡這套用的是鎂光e-die的,按照不同的平臺,可以輕鬆進行超頻。
硬碟方面是威剛(ADATA)XPG 翼龍 S50Lite PCIe4.0 1TB SSD,容量高達1T,完全可以滿足目前主流使用者對空間的需求。效能方面也很強悍,是一款支援NVMe協議PCIe 4.0 x4 SSD。雖然效能方面與頂級的PCIe Gen4 x4傳輸介面SSD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比傳統的SATA快了很多。產品SLC全盤模擬估計在80G左右,屬於PCIE4.0 SSD的消費主流款。
產品採用了INNOGRIT(英韌科技) IG5220BAA主控,自封顆粒,支援PCIe 4.0,採用3D NAND快閃記憶體,NVMe 1.4最新協議,擁有SLC Caching快取及LDPC糾錯機制。產品還配備一塊鋁合金散熱片,使用者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安裝,畢竟現在主流型寫入壽命上,達到740TBW,提供5年質保。
電源方面是微星的MPG A850GF 額定850W全模組電腦電源,它屬於微星電源系列中的旗艦級產品,支援十年質保,80PLUS金牌認證,全日系電容,採用全模組設計,扁平化模組線。不過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專為30系顯示卡設計,支援3X8PIN顯示卡。
這款電源電源的體積非常小,長為160mm,寬為150mm,高為86mm,可以適應更多尺寸的機箱,並且能提供更多的內部空間,使機箱內部空氣的流通更順暢,散熱效能更好。
電源採用了14cm FDB軸承風扇,執行時噪音僅有22dB。自帶的扁平化模組線質量很好,方便在機箱內部走背線,打孔更加方便。電源的線材豐富,使用者再無需額外投入線纜成本。最後就是850W的額定功率,基本上可以滿足絕大部分中,高階顯示卡的需求了。
顯示器是微星的MAG274QRF-QD 27英寸電競顯示器,這款顯示器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援2K,165Hz。雖然與4K顯示器相比,有一些差距,但卻是目前玩遊戲最實用的。4K顯示器目前更適合非遊戲使用者,除非它的價格能大幅降低,重新整理率能大幅增高。
這款顯示器的功能很強大,所以設定介面也就顯得很豐富了。顯示器自帶介面很多,送了DP,HDMI,USB輸出線,自帶2個usb輸入,能擴充套件主機的USB口 ,還有一個typec( 15w)介面,方便給手機充電。
顯示器的底座能自由升降,還能九十度旋轉,各種角度可調。支援俯仰(-5度~20度),升降(0~100mm),左右(-75度~75度)和旋轉(-90度~90度)的調整,可以輕鬆地改變顯示器的位置。
這款顯示器採用了Rapid IPS 快速液晶面板,原彩量子點技術,支援2K(2560×1440)解析度,165Hz重新整理率,1ms GTG 快速響應,147%sRGB超廣色域,HDR Ready技術,NVIDIA G-Sync Compatible防撕裂,暗部動態提升和Mystic Light炫光系統。
測試平臺安裝完成後的效果展示,這套配置算是目前的主流配置了,除了沒有獨顯,其它都不差。至於顯示卡方面,由於溢價嚴重,目前沒什麼可值得推薦的。其實現在國內並不缺顯示卡,只是缺少一個顯示卡降價的契機。只能希望漂亮國早日加息,某空氣早日脫離顯示卡吧。
測試平臺的硬體資訊展示:
處理器:英特爾(Intel)I5-12600K(盒裝)
散熱器:威剛(ADATA)霜盾炫彩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主機板:微星(MSI)MAG B660M MORTAR WIFI DDR4 迫擊炮
硬碟:威剛(ADATA)XPG 翼龍 S50Lite PCIe4.0 1TB SSD
記憶體條:威剛(ADATA)XPG 龍耀 D50 DDR4 3600MHz RGB 龍耀燈條(16G*2)
顯示卡:核顯
機箱:無
電源:微星(MSI)MPG A850GF 額定850W全模組電腦電源
顯示器:微星(MSI)MAG274QRF-QD 27英寸電競顯示器
威剛(ADATA)霜盾炫彩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內建1680萬色ARGB燈珠,可以增加電競氛圍,提升主機的美觀度。它不僅支援四大主機板廠商的光控軟體,直接與主機板的3針ARGB介面相連。也自帶了ARGB控制器,讓非四大主機板廠商的品牌,也可以輕鬆實現燈效變幻,亮度變幻,以及風扇轉速調節。我這裡使用的是微星主機板,所以使用的是微星的光控軟體,可以輕鬆實現18種光效變幻。
威剛(ADATA)霜盾炫彩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部分光效展示,相信總有一種光效適合你。當然,也有不喜歡“光汙染”的使用者,完全可以直接關閉燈效,就是這麼的方便。
接下來是對威剛(ADATA)霜盾炫彩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實測了,測試時室內溫度為23.5°C。
測試軟體首先是魯大師,用來對CPU溫度進行連續監控。魯大師預設處理器最高溫度是95°C,算是相對比較保守的溫度了。實際上CPU最高溫度是可以超過95°C的,甚至105°C也算正常的。因為在主機板BIOS裡,可以對12代酷睿處理器的最高溫度進行設定,其中主機板限制的最高溫度就是105°C。
首先使用AIDA64這款軟體對CPU進行半個小時拷機測試,可以看到這時CPU的最高溫度為64°C,最低溫度為60°C,平均溫度為62°C,相對來說,這個溫度還是比較不錯的。但也可以看出,12代酷睿發熱量其實並不算低。
然後改為OCCT軟體對CPU進行拷機測試,由於我使用的CPU是12600K,是自帶核顯的,所以直接選擇了電源模式,相當於對CPU和核顯同時做了拷機測試。這時CPU的最高溫度為75°C,最低溫度為48°C,平均溫度為53°C。可以看到,CPU的最高溫度要提升不少,已經達到了75°C的級別,不過離95°C還有一些差距。
總得來說,如果你是12代酷睿使用者,並且打算用核顯的話,那麼一款好的散熱器肯定是必不可少了。使用百元級的風冷肯定是壓不住的,使用240,360這類水冷才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你只用12代酷睿CPU,不用核顯的話,那百元級風冷就沒有多大問題了。當然,它們共同的前提是不超頻。如果超頻的話,百元級的風冷是根本壓不住的,像威剛霜盾炫彩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這種物美價廉,顏值滿滿的水冷產品才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