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不同朝代的古人一年能有多少假期?

不同朝代的古人一年能有多少假期?

古人大部分不上班,只有政府官員等少數群體有假期,那他們的假期有多少天呢?

先秦時期的文獻有限,休假制度也無從考證了。但那個時代世卿世祿,官員都是世襲的,當官既是自己的工作,又是日常的生活,既然是給自己幹,放假與否也就無所謂了。

漢朝時,官員每工作五天放假一天,稱為“休沐”。沐,是指洗頭髮,也就是說每五天放假一天讓你回家洗頭髮,順便探親。《史記》記載:“每五日洗沐歸謁親。”為何漢朝把洗頭髮看得這麼重要呢?因為漢朝官員上班是“寄宿”制,平時的吃住都在官衙裡。官衙裡洗頭髮不方便,而古人又都是長髮,五天不洗就得出油,所以每五天給你放假一天,讓你回家收拾乾淨了再回來為皇帝服務。這樣做,也能提升政府的形象和權威。試想,如果老百姓看見的官員都是鬍子拉碴,頭髮打綹,像叫花子一般,誰還會聽你管?漢朝的休沐就如同今天的週末,中國是最早過週末的國家。

除了休沐假外,漢朝還有節日假。漢武帝時,中國人開始過春節,於是就有了春節假期。另外,冬至和夏至日也可以放假一天。這樣算下來,漢朝官員一年的假期總共有60天左右。西漢時,官員還可以花錢買假休。郎官只要出錢給宮中添置財物,就可以出宮購物獲得休假。古代老百姓服勞役時可以花錢免役,郎官花錢買假也類似這個路數。

到了唐朝,官員已經不需要在官署寄宿了,下班後直接回家,於是休沐假自然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礎。不過考慮到官員為皇帝服務太辛苦,唐朝也給官員放假。由於公務繁忙,休假太多耽誤工作,所以把每五天休一天改成了每十天休一天,稱為“旬假”。那唐朝人的假期減少了嗎?並沒有,雖然例假少了,但節日假變多了。唐玄宗時,頒佈了關於假期的紅標頭檔案《假寧令》,規定“元正(元旦)、冬至,各給假七日”。這樣,唐朝人比當代提前一千多年發明了“黃金週”。《唐六典》中對官員的節日假記載得非常詳細,除了兩個黃金週以外,寒食節連著清明節放假四天,中秋節、夏至、臘月各放假三天,像立春立冬等重要的季節節點各放假一天。此外還有宗教節日,比如四月初八浴佛節。據歷史學家陳聯陞統計,唐朝的節日假總共有53天,再加上平時的旬假,唐朝官員每年的假日至少能達到100天。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生活最舒服的朝代,假期自然也不會短。《文昌雜錄》載:“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歲共六十八日。”另外,宋朝的地方官衙,每年臘月二十就停止辦公了,叫作“封印”,讓官員準備回家過年。那什麼時候“開印”呢?只要在來年的正月二十前即可。這樣算下來,宋朝官員過年時實際能放假一個月。此外,宋朝還有很多奇葩的臨時假日。比如太祖父親臘月初七去世,就曾放了七天假。仁宗的母親臘月初十生日,就曾放了三天假。真宗時,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的祥瑞之事,又將正月初三日定為“天慶節”,放假五天。這樣算下來,宋朝的實際假期加一起比唐朝還要多一些。真心感覺宋人的生活幸福指數達到了古代的高潮!

到了元明清三朝,中央集權進一步發展,為了加強對社會的控制,官員工作自然不敢放鬆,旬假逐漸淡化甚至一度被取消。節日假也少得可憐,明朝《古今事務考》中說:“國朝正旦節(元旦)放假五日,冬至三日,元宵十日。”最恐怖的是朱元璋時代,他自己是個工作狂,因此也不許員工休息,一年只放假三天。綜合各種說法,明清兩朝每年的假期最多不超過50天。

縱觀古代假期長短的變化,本質上體現的不光是統治者人性化的增減,也是朝廷對社會管控程度的變化——越是專制的時代,就越需要加強對社會的管控,官員的假期也就越少。

不同朝代的古人一年能有多少假期?

(來源|《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作者丨講歷史的王老師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

分類: 國際
時間: 2022-02-16

相關文章

財政資金如何更好投資科技領域
周城雄:財政資金如何更好投資科技領域 財政資金對科技領域的投資分為兩種型別:一是對科技研發活動進行投資,物件既可以是高校和科研機構,也可以是企業的研發活動:二是對科技企業進行投資. 我國正處於向高質量 ...

科技領域仍是“香餑餑”高盛正對其全方位加倍投資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投資銀行業務聯席主管Dan Dees週三表示,隨著企業逐漸擺脫疫情影響,該投行正在所有科技領域尋找投資機會. ...

2022年前沿科技領域的27個重磅預言
一.最有影響力的技術專案 1.人工智慧無處不在 今天,"智慧"越來越意味著由人工智慧驅動(通常是機器學習演算法)並且能夠以越來越創新的方式幫助我們.智慧汽車使用面部識別演算法來檢測 ...

中金公司:半導體產業創新為中國科技硬體投資帶來三大新機遇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電 (楊詩涵 夏賓)中金公司科技硬體首席分析師彭虎13日在京出席一場釋出會時稱,隨著科技產業大潮迭起,人工智慧物聯網需求百花齊放,而半導體產業創新將為中國科技硬體投資帶來三大新機 ...

路行通獲商湯科技戰略投資
日前,上海商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對成都路行通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的戰略投資,雙方將在汽車碰撞檢測演算法和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進行廣泛深度合作. 成都路行通資訊科技有限公司設立於2007年,目前公司業務已佈 ...

柬埔寨政府鼓勵私企參與公共領域投資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金邊10月11日電 (記者 歐陽開宇)柬埔寨政府發言人帕西潘11日指出,柬埔寨政府已正式透過公共發展專案投資法規,以吸引私人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專案投資,緩解政府財政壓力 ...

世紀華通總裁謝斐:有趣的科技,孕育“有趣的靈魂”
9月17日,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第十四屆全國學術會議(CNS 2021)在重慶召開.作為國內最權威的神經科學盛會,有近3000位專家.學者及專業人士參與了本次大會,並就近年來我國乃至世界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 ...

堅持立德樹人 保障婦女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堅持立德樹人 保障婦女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也是實現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黨和國家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把婦女教 ...

第24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公佈

第24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公佈
五位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分別在生命和環境科學領域取得卓越成就 巴黎2021年10月2日 /美通社/ -- 近日,由歐萊雅企業基金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創辦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高瓴資本:科技產業面臨歷史性機遇,三大投資策略、四大投資方向

高瓴資本:科技產業面臨歷史性機遇,三大投資策略、四大投資方向
在過去十幾年裡,高瓴資本的投資方向主要聚焦網際網路和醫療消費領域.近兩年,則開始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投資科技企業. 今年,高瓴資本更是發起設立一隻起募門檻高達1億元的科技產業賽道專項基金,基金期限10年( ...

硬科技投向標|小米產業基金投資車規級MCU企業雲途半導體 寧德時代擬投135億元擴產
<科創板日報>18訊,本週,硬科技領域投融資重要訊息包括:元戎啟行獲3億美元融資,阿里戰略領投:靈明光子完成數千萬元B1輪融資:傳寧德時代擬3.77億加元收購加拿大鋰業公司等. >& ...

中美科技競爭

中美科技競爭
美國聯邦法官近日宣佈中國學者胡安明無罪,稱美國政府沒能提供足夠證據證明胡安明教授在申請研究經費用於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 ...

青山遮不住——從經貿科技動向看中美合作發展大勢

青山遮不住——從經貿科技動向看中美合作發展大勢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題:青山遮不住--從經貿科技動向看中美合作發展大勢 新華社記者於佳欣.謝希瑤.胡喆.戴小河 對價值數千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對相關技術進行出口管制並加大投資限制--自從2 ...

中科創星米磊:孟晚舟回國背後,中美科技博弈到了戰略拐點

中科創星米磊:孟晚舟回國背後,中美科技博弈到了戰略拐點
序 毋庸置疑,中美之間的大國博弈的底層推動力在於科技,而科技之爭的源頭在於近40年來中國科技已從接受發達國家的技術紅利逐漸轉向自主研發,中國硬科技技術的快速崛起,直接威脅到了美國的競爭優勢和相關利益. ...

京東投資再出手!聯手百度豪擲4億美元 新負責人上位不足半年已多次出擊
<科創板日報>(特約記者 陳夢婕)訊,日前,京東又出手了:官宣顯示,京東集團與百度投資併購部聯手戰略投資電梯媒體公司新潮傳媒,該筆交易金額為4億美元,此番領投後,京東將成為新潮傳媒單一第一 ...

全球資本市場波動性大幅上升 新消費、硬科技、大健康三大賽道迎黃金髮展期
本報記者 劉穎 張榮旺 北京報道 隨著發達市場.新興市場經濟分化加劇,主要經濟體相繼步入高震盪低增長模式,全球貨幣超發.低利率.低增速以及高通貨膨脹風險接連湧現,全球債務水平突破新高,債務違約風險加大 ...

【鄉村振興】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13個重點領域!

【鄉村振興】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13個重點領域!
近期,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和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召開全國金融服務三農工作視訊會議.會議釋出了<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202 ...

掃地機器人“雙雄會”:科沃斯更大,石頭科技更美?

掃地機器人“雙雄會”:科沃斯更大,石頭科技更美?
文 / 七公 出品 / 節點財經 五百年前,歷史學家巴若斯記錄他在抵達好望角時的感受:"我們看見的不僅是一個海角,而是一個新的世界." 1996年,瑞典家電巨頭伊萊克斯研發出了現代 ...

經參時評|多措並舉擴大有效投資 做好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 <經濟參考報>9月15日刊發署名羅志恆.馬家進的文章<多措並舉擴大有效投資 做好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文章稱,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長超預期強勁,房地產投資 ...

自如熊林:努力成為“真善智美”的居住與服務科技百年企業

自如熊林:努力成為“真善智美”的居住與服務科技百年企業
"科技在新的行業領域應該發揮什麼作用?自如作為一家十年聚焦居住和服務科技領域的企業,未來應該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自如聯合創始人.CEO熊林在公司發展十年之際,首次提出自如作為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