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國內主流媒體觀點聚合:
網路安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生命線”
2月15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資訊化部等13部門聯合修訂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下稱《辦法》)正式施行。
證券日報評論認為,《辦法》將網路平臺運營者開展資料處理活動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等情形納入網路安全審查,並明確要求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資訊的網路平臺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路安全審查。審查具體分為無需審查;啟動審查後,經研判不影響國家安全的,可繼續赴國外上市程式和啟動審查後,經研判影響國家安全的,不允許赴國外上市等三種情形。
2021年底,106款App因侵害使用者權益被下架,其中“超範圍收集個人資訊”問題尤為突出,使用者毫無隱私可言,相當於“透明人”。網路安全是發展的“生命線”,無論是否赴國外上市,網際網路平臺都應進一步提高在網路運營、資料處理方面的風險意識,秉持安全為本,肩負社會職責。
警惕國際油價飆漲風險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上行,屢創近年新高。原油價格大幅波動影響,A股上市以來“跌跌不休”的中國石油股價連續大漲。在高油價助推下,全球通脹進一步加劇,引發各方擔憂。中經評論認為,此番國際油價開啟強勢行情,催化劑是頻繁上演的地緣政治衝突——俄烏衝突持續升級,市場擔心俄羅斯因此受到經濟制裁,進而影響原油市場供給;直接原因是供需失衡——油價變化要看主要生產國供給增長能否跟上全球需求增長速度。我國對國際油氣資源依賴度極高,且石油需求還在繼續增長,中長期風險不容忽視。
我國石油消費途徑主要包括兩個:約三分之二用於交通運輸燃料,其餘三分之一為工業生產原料。當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73%,意味著如果能在交通領域實現無油化,即可實現石油自給。要讓交通領域脫碳,最廉價、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其電氣化並確保電力來自零碳一次能源,同時在重型交通工具領域推廣氫能和生物質燃料。據最新研究,如實行有效石油消費總量控制,我國石油消費可在2025年實現達峰,2050年完全實行自給。
江蘇小夥被“抽血賣錢”,當對網路詐騙同仇敵愾
據《重慶晨報》2月16日報道,一個在柬埔寨的中國江蘇小夥李亞緣綸被“抽血賣錢”的訊息在網上流傳。訊息稱,這名90後小夥幾乎每一個半月被抽3瓶血(約1500毫升),目前在中柬第一醫院搶救。記者聯絡上金邊中柬第一醫院求證,醫院院長朱敏學先生說,這名小夥已度過危險期,正接受進一步治療。
紅網評論說,眼下,國內網路詐騙形勢依舊嚴峻,詐騙與反詐騙的鬥爭日趨激烈。雖然,沒有直接參與詐騙活動,可李亞緣綸的經歷卻能側面反映出網路詐騙的利慾薰心與惡貫滿盈。在充分尊重當事人,保護當事人的情況下,他的經歷或許能成為生動的反詐教材。可用於激發大眾對網路詐騙的同仇敵愾心態,促使大眾主動參與到反詐大潮當中。
謹防“網路投票”成基層新負擔
當前,不少地方透過網路投票方式對基層工作進行考核評價。半月談記者在西部某地調研發現,各式各樣的投票讓廣大基層幹部苦不堪言的同時,更導致公款買票、刷票等亂象。(2月16日 中國新聞網)
四川線上-天府評論認為,近年來,隨著一系列嚴控評比政策的落地,基層各種達標表彰評比活動已明顯減少,基層負擔有所減輕,這令人欣慰。但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在一些地方,各種網路評比活動卻有增無減,有的地方透過各種形式要求基層公務員參與,甚至還發通知要求投票、點贊,這似乎已經成為一些基層單位的新負擔,這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無論是政務類App的下載,還是“最美”“最好”一類網路評選,都應該是老百姓自覺自願的行動。基層政府部門黨員幹部的職責只能是強化宣傳,讓基層幹部群眾對App下載、網路投票清楚明白,然後根據自己的意願作出決策。他們的每一次下載都是出於喜歡,出於真實需要。他們投出的每一票都是遵從內心的決定,是發自內心地認可。如果相關部門硬要把這作為考核基層單位的指標,這必然導致成效評價寄託在水分極大的網路投票上,這透支政府公信力,牽扯基層公務員的精力,令企業不堪重負,必須加強治理。
“回家鄉上班”,光靠喊話遠遠不夠
今年1月,某市婦聯在致全市留守兒童家長的信中寫道,“為了給家庭和孩子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改善生活條件,你舍下家裡的孩子和年長的父母外出打拼,一年難得與家人團聚,陪伴孩子和老人的時間少之又少,孩子也有了另外一個心酸的稱呼——留守孩。為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促進家庭幸福安康,促進企業(產業)發展壯大,促進社會和諧美好,親愛的家長,請你回家鄉上班吧!”
這封信在網上引起較大爭議。喊一句“留在家鄉工作”是容易的,可是要讓那麼多人留下來,還要留得住、留得好,就很不容易。錢江晚報評論說人口流動有一定的規律,比如從小城市往大城市流動,從經濟相對落後地區往發達地區流動,這是受經濟等多重因素影響而形成的,並非個人意志可以左右。面對這樣的挑戰,地方上最好的辦法自然是發展經濟,改變人口外流趨勢。事實上,這幾年中西部地區有很多城市已經出現人口逆向迴流的趨勢,正是因為這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得比較好,提供了比較好的就業機會和待遇,能讓大家安居樂業。地方上要抱著開放的心態對待人口流動,更不能給人口流動設定障礙。
上游新聞評論編譯部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