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顯示,豐田為電動車開發了一項手動擋專利。該專利將透過在電動車上模擬燃油車手動換擋模式來增加電動車的操控樂趣。
結合對專利描述有關的資訊內容,“電動車輛包括變速桿和離合器踏板來模擬手動擋車型……駕駛者透過操控換擋桿在多個模擬擋位中選擇擋位…而系統會計算並模擬出發動機相應的動力,並可以顯示虛擬的發動機轉速。”一定程度上表明,豐田只是想在視覺上為使用者提供“復古”情懷,而該專利的實際應用價值並不大。
那麼,為什麼在車輛製造演變的過程中,電動車逐漸拋棄了“手動擋”?主要是因為車輛結構所導致的。要知道,燃油車的發動機由於在低轉速區間輸出扭矩不夠,動力表現薄弱,就需要一個能為發動機減速增扭的齒輪組,讓車輛能正常快速的起步和加速。至於到了高轉速區間,也同樣需要齒輪組將發動機保持在一個合適的轉速區間來平衡噪音和震動。簡單理解,是燃油車有增加扭矩減低轉速和增大車速範圍的需要,必須有變速器,就可以裝配手動擋。
區別於燃油車,電動車是透過電機運轉來輸出扭矩,且相較發動機的轉速更高、轉速範圍更廣。對於車主而言,想要獲取動力只需要踩下加速踏板即可,不需要改變傳動比,也就不需要進行換擋。
此外,對於電動車來說,加一個變速箱既會增加整車重量,加大動力電池的電耗,也會侵佔電池和電機的空間,應用方面沒有實際性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