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有一篇文章: 我的人生從50歲開始。講述了日本佛學大師松原泰道的人生分為兩個階段: 50歲前,是打基礎階段,這個階段立足社會,養家糊囗;50歲後,奠定了經濟基礎,職責完成,實現自我、創造自我的最有價值階段。
成長是經歷
付出與回報往往是成正比的,徐夢桃的成長經歷引人深思,從四歲開始,就練習體操,要知道4歲,才上幼兒園,正是以“玩”為主的時候,她便開始刻苦練習,與他人形成了明顯的差距。
而對於她的成長經歷,引人深思,特別是從4歲就開始有所行動的她,這樣的經歷更是耐人尋味,為什麼她會如此優秀,為什麼她能奪金,這是值得各位家長和學生去深省的。
當然了,這也與她的家長有很大關係,想必家庭教育給他帶來了很多的力量!
據瞭解,家長住在比較破的房子裡,靠做生意,來供她學習。憑藉著自己不怕吃苦的精神,將身體素質鍛鍊得非常好,很快就能看出成績,在1998年,她便入選了遼寧省體操隊,就這樣,靠著自身的努力和“不放棄”的精神,獲得了很多的榮譽。
成長是記錄
成長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接受,接受分道揚鑣,接受世事平常,接受孤獨挫折,接受突如其來的無力感。
接受我們身邊發生的一切,比如我們的工作時間,兩點一線往返於單位與家裡,工作時認真的態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休息時間與家人共進兩餐或三餐;單獨相處時間學習各種技能提高自己。生活中的聚散,不能解決問題時的挫敗無力感。這些都是我們生命某一記錄。
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歷史已記取了我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成長是自我改變。
堅持,是成長最重要的基石。 成長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生命中的遭遇能否變成成長的機遇,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夠堅持。
困難、矛盾、挑戰······會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中,以不同形式,不斷出現。我們甚至可以說,這一切就像空氣一般,組成了人生。
當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學習文化知識是主要任務,在聽課和寫作業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惑,這時侯我們要建立錯題集,要總結歸納,要善於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題,才能改變囧境,提高自己的成績。
當我們工作的時侯,依然會有很多困惑,就業時被安排在某個崗位又不具備轉變的能力,必須努力完成眼下工作。
當我們結婚生子,晉級轉型或者瓶頸,又有新的困惑。我們必須識別逆境,穩定情緒,高效完成任務,努力提高自己能力,尋找改變自己的方法。
我們每人依然再迎接新的一天,又會有新的困感,只有面對現實,不斷地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工作,才能不斷地優於昨天的自己
成長是自我突破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既然成長更多地與心靈有關,與精神有關,閱讀無疑是成長最重要的梯子,幫助人們不斷前行。
只有透過不斷閱讀,才能形成獨立思考,才會有自己的思想,才能不斷成長。
幾年後你會覺得學了很多東西,但生活還是沒有改變,我們依然每天重複做著相同的事。
如果你真的發自內心要去完成自我革新和人生突破,一定是得像一個修行的人一樣,有思維,有規劃鍥而不捨才行的。
因為人的思維,行為習慣,過去的經歷和潛意識就是一個牢籠。不經過火與海的打煉,會被一直囚住。
但是如果你有相似的經歷和困惑。或者在過去自我突破和改變,對人生的反思當中,有過一些坎坷,走過一些彎路。那麼你從會找到一些共鳴,也會給到一些之前沒有的思路。
願景 ——去哪裡? 你是誰? 自我定位、 決心程度?
使命 ——為什麼去? 怎麼去? 價值觀 、目標、計劃、行動力 。
關於佈局思維和逆推思維 。電視劇《天道》,根據《遙遠的救世主》一書改拍成電視劇,其中有很多值得你體悟的東西
1,文化屬性如何決定群體命運 ;
2、不同階層(思維和文化)如何自救,能不能自救 ;
3.、普通人如何逆襲 ;
4。如何成為丁元英一樣的佈局高手(每個人都應該學) ;
5。修行,道,宗教,傳統文化的反思 ;
6.還有很多溝通,相處技巧。
成長是經歷痛苦
蘇翊鳴為中國隊奪冬奧會第六金,成長經歷被曝出,原來他還拍過戲!
他叫蘇翊鳴,擁有這個書生氣質名字的他,在2022年2月7日的在他的第一項比賽中獲得亞軍,此時他已經創造了歷史,成為我國男子第一位在單板滑雪專案中的獎牌獲得者。
但英雄並沒有因此驕傲自滿,反而是從經驗中吸取教訓。並在2月15日他的第二項比賽中為中國隊奪得了本屆冬奧會的第六金。
隨後他的成長經歷被知情人曝了出來。他的父親和母親都是滑雪愛好者,年僅4歲的他就被父親帶到了滑雪場。
小小的身體頻繁地摔倒,反而讓他越摔越勇,最終愛上了滑雪。2018年他憑藉優秀的能力加入國家隊。
鮮有人知的是他在7歲的時候,曾在滑雪場被人壓倒,導致大腿骨折並接受手術。
當時有親戚勸他專心回學校接受文化課教育,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的信念,在痊癒後立刻又開始了高強度的訓練。
是因為他家庭條件差,不滑雪就沒出息嗎?並非如此,他家庭條件尚可,除了受到父親母親的薰陶和鼓勵外,更離不開他自身的堅持。
更讓人驚訝的是, 在他10歲那年,他參與了《智取威虎山》的拍攝,並因為“小栓子”的角色深入人心,之後還出演了《狼殿下》、《搖滾小子》等作品,不過那時候大家並不知道他滑雪這麼厲害。
如果那時候他選擇了表演,可能也會有一番成就,他賺的錢會更多,身上受的傷也不至於這麼多,但是他毅然選擇了滑雪,選擇完成夢想、為國爭光。
看完他的成長經歷後,讓人感慨:他能拿到第六金,讓人並不意外。
成長是蛻變新生
成長的過程就是破繭為蝶,掙扎著褪掉所有青澀和柔軟,在陽光下抖動輕盈美麗翅膀,展現在花叢中瞬間閃閃地、微微地幸福。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總歸是要成長的。從最開始的青澀懵懂,到後來的成熟睿智,在無數次的經歷之後,內心被鍛鍊得無比強大。
只是人的成長往往並不是一帆風順,輕而易舉就能達成的。我們迎接生活的挑戰和磨難,在一次一次的摔倒中學會成長。
人們總以為自己的成長是由外部因素促進的,是因為外界的磨難和考驗,才讓自己一點點地學會成長。
如果生活一帆風順,人們往往會卸下防備,安於享樂。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慢慢把把你的知覺和鬥志麻痺掉。
很多時候,人的成長雖然離不開外部的刺激,而決定性因素還是因為內部的變化發展。
不管是主動或是被動的成長,人生的每一次成長蛻變,都不應該是和外界比,而是學會跟自己較量。
我們感恩外界的磨難,感謝曾經的考驗,但最應該感謝的還是昨天的那個自己。
是無數個昨天的自己才成就了現在的你,是曾經的你一點點學會去成長,最後成為真正的大人。
我們總是免不了和別人攀比,較量這個計較那個。自己不如別人,抓心撓腮地去把別人比過,想盡一切辦法,耗盡精力,心裡就為了爭那一口氣。
可是我們要知道,和別人比永遠比不上和自己較量來得更有用。和別人較量,其實往往只圖自己心裡暢快,覺得自己比別人強,看重的就是那一點成就感。
可是和自己比,才會知道自身的弱點在哪裡,自己的不足,自己難以啟齒的地方。 明白自己的不完美,才會想要去彌補,去完善。
在一次又一次和自己的較量裡,我們將原本青澀懵懂的內心,慢慢磨練得成熟穩重。
而每一次的成長蛻變,都要經歷無數的磨難。就像是仙俠劇裡看到的經典橋段,妖怪或是神仙要想飛昇,必定是要歷劫才能得以蛻變。
但是每一次的劫難都不是那麼輕易就能度過。要經歷天雷,但真正能不能熬得過來的還是要看自己。
只有自己意志堅定,才能在九死一生裡找到唯一的希望。每一次的歷劫都能讓他們變得成熟,當天真化為成熟,才是真正的成長蛻變。
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較,短時間內雖然不會看到什麼明顯的變化。
但是經年累月的比較和較量,就會慢慢將自己身上的缺點彌補完善。
曾經,你膽小怕事,不敢嘗試新的事物。和自己比較,每一天都鼓勵自己去做一樣曾經不敢做的事情。
慢慢在挑戰裡找到勇氣,時間一長,你真的會變成一個勇敢和敢於嘗試的人。
以前的你太過於依賴別人,一個人做事往往沒有安全感。
於是你要求自己每天都必須有獨處的時候,坐車或是購物,看書或是寫作,隨便什麼都好。最開始內心肯定會焦急,但是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獨處的快樂。
萬事開頭難,總會有不適應的時候。可是熬過了那個艱難期,你就會在和自己的比較裡發現別樣的樂趣。
當你習慣和自己較量時,就會迎來一次又一次的成長蛻變。雖然這需要一定的時間,但當你回過神來時,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這種喜悅一定難以忘記。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