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o:大家好,歡迎收聽本期的空嘮嘮。
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細節、事情,都可以來觀察、輔證、理解生活的真諦是什麼。
畢竟,我們這個生活有大量意識的活動,幾乎每個生活的細節都有人類意識活動的涉足。
比方說,這個網際網路,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使用寬頻或者是手機上網,4G、5G各種所謂的技術標準。你有沒有注意過,這個上網速度、下載速度總是快於上傳速度。
你看,在這個4G和5G網路裡面,這個下行頻寬,也就是下載速度,遠遠高於上行頻寬,也就是這個上傳速度。
下載就是說,咱們看影片、瀏覽網頁、下電影都是走的下載頻寬;但若你分享檔案給別人、上傳影片,走的都是這個上行頻寬。
從這樣一個事情本身,我們得看到,這個人類是多麼被動,總是被告訴,總是獲取。
所以,這樣一個生活的習慣也展現在這樣一個網際網路的使用上——大部分人是看電視,看影片,下載,獲取所謂的服務,所以,這個下行頻寬遠遠高於這個上行頻寬。
但你看,當我們回到人的意識上來,人的這個思維方式上來,為何人總是被動?
這也意味著依賴,總想依賴於各種各樣的資訊,各種各樣內容,所以有這樣一個非常強的下載需求,連整個網際網路的構架本身都傾斜於這樣一個所謂的需求。
但縱觀這樣一種媒體使用習慣,也跟媒體本身有直接關係,媒體不斷製造內容,使用者覺得方便,就直接使用,這自然產生了依賴,也不用仔細想,也不用仔細觀察,一切都是信手拈來。
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這個大腦變得愈發的被動,這樣一個被動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充滿影響、被操控的過程。
你看,這個網際網路中有各種各樣的廣告,各種各樣的使用者統計、行為分析,這都是來於人這種極其被動、依賴的思維方式,所以,這個網際網路也變成了各種自我追逐影響力的一個戰場。
人總在上網,這個意識活動非常的活躍,而這樣一個活躍的意識本身,又變成了這個網際網路的生命線。
你看,網際網路中有各種各樣內容,在不斷的去刺激大腦,引誘大腦,去想方設法喚起、保持這樣一個意識活動的延續——這都是各種所謂網際網路企業的生命線。
那作為一個個人,如何抵禦這些問題?
走出這些影響,那這取決一個人能否全然的看到這些問題?能否對這個網際網路的使用產生一個警覺,看到它的危險,能否看到自己這種非常強的依賴心理?
總是去獲取資訊,這些資訊呢,同時能夠喚起更大的好奇,這本身是個套路,能否看到?
這背後對應著內心非常強的尋求的心理習慣,尋求愉悅,尋求滿足,尋求確認;一旦有尋求,就有人,就有事物來填補你的需求,網際網路就是如此。
能否謹慎的使用網際網路?
觀察自己內心的心理動作,能否親自去體會,當這 個內心停止喧囂的時候,這個大腦該如何合理的使用網際網路。
好,以上就是本期空嘮嘮的所有內容,咱們下期再會。
——
Cico,用中英文傳播禪/正念/冥想的本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