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有的重塑數字戰鬥力解決方案中,用友主張自己的BIP戰略,即透過公司旗下的創新產品——商業創新平臺(Business Innovation Platform)來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需求;金蝶則希望踐行Gartner的企業業務能力模式,透過多年來其對國內企業的合作、觀察,開發出具有特色的EBC產品,為客戶服務。
來源 | 經理人傳媒旗下《經理人》雜誌
■ 本刊記者/王蓱
數字化是企業管理轉型的必然選擇。
金蝶國際(00268;金蝶國際軟體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知名的SaaS服務商,該公司創始人徐少春被稱為“最善變”的男人,在他經典的“一年一砸”的多個故事版本中,曾流傳這樣一段軼事:2014年,他砸碎了自己的膝上型電腦,然後於凌晨1:33分發布一條朋友圈,表示自己以後要用手機辦公。2分鐘後,騰訊的馬化騰在下面評論,自己從兩年前開始就已經這樣辦公了!
不管這段故事是否真實,但至少表明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正開始從細微處影響著企業管理者們的日常辦公。而如今,類似的迴圈往復又將在“數字化”領域上演。在金蝶國際銷售ERP如火如荼之際,徐少春再次做出驚人之舉,他開始帶領公司繼續求變。他認為,“如今,網際網路進入了以管理為主題的3.0時代。”金蝶的轉變需要比市場更快。於是,他砍掉營收的主力——ERP業務,反而將重心放在了“雲”及相關產品研發推廣上。
此中邏輯,主要在於,企業經營管理需要依賴數字化、數智化的軟體,而所有軟體的開發、設計等都建立在“雲”的基礎上,並且未來所有的數字化管理也由此展開。因此,近年來,國內軟體服務商如金蝶國際、用友網路(600588;用友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電信或基站服務商中國聯通、華為,網際網路巨頭阿里、騰訊、百度等,均在搶佔“雲服務”市場。“隨著雲計算廠商不斷市場份額集中,2023〜2025年是極具變化的年度。”由此,雲服務延伸而來的管理軟體之爭也愈演愈烈。
其實,從數字化軟體的發展歷程來看,資訊科技在企業應用的上一個階段是企業資訊化階段,代表的支撐系統是ERP,對企業的關鍵價值是“流程最佳化,提高效率”。彼時,市場由1〜2家ERP廠商主導,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端的爆發,為企業經營提供越來越多精細方案的平臺如數字化營銷、客戶互動、供應鏈管理等層出不窮。《2020 EBC白皮書》指出,“越來越多數字化的持續深入,企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最終價值在於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柔性生產與強大穩定的供應鏈的能力,打造數字化業務,甚至是進入新的行業,這些才能幫助企業從數字化轉型中獲得顛覆性的價值和增長。”
但是,對於企業來說,到底應該怎樣實現自己的數字化戰略,最關鍵的是選擇哪一種底層工具呢?
在現有的解決方案中,以用友和金蝶兩家企業在市場上最為矚目。具體來看,用友主張自己的BIP戰略,即透過公司旗下的創新產品——商業創新平臺(Business Innovation Platform)來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需求;金蝶則希望踐行Gartner的企業業務能力(EBC)模式,透過多年來其對國內企業的合作、觀察,開發出具有特色的EBC產品,為客戶服務。
●用友網路:商業創新平臺
用友提出的商業創新平臺(Business Innovation Platform,簡稱BIP),是利用新一代數字化和智慧化技術,實現企業產品與業務創新、組織與管理變革的綜合服務平臺,使商業創新變得簡單、便捷、大眾化、社會化。BIP是用友站在持續專注以資訊科技服務企業創新發展30年的基礎上,針對企業管理需求而投資研發的新一代產品。
BIP主要包含業務服務、產業SaaS服務、中臺與生態平臺服務、雲ERP服務。根據用友網路的介紹,BIP是站在新技術的角度,重新架構 IT(如出現中臺),重新設計業務實現(如主要透過感測器和AI視覺識別採集資料,主要透過人工智慧關聯推薦進行資源最佳排程,主要透過智慧多輪會話進行資訊輸出)。它是新一代的產業鏈SaaS和雲ERP。
如圖1所示,以完整的生態平臺體系為例,按照用友網路的產品規劃,客戶能夠透過社會化協同平臺,既納入社會化的即時通訊工具、網際網路音影片通訊工具、影片直播工具、視訊會議工具進行多方快速溝通,也可以透過社會化任務管理工具、企業雲盤服務進行多方協同。
線上商業創新應用可以透過無程式碼快速應用生成工具、低程式碼開發平臺完成。低程式碼開發平臺可以透過簡單呼叫多端統一輕應用UI元件、Open API開放平臺,以及應用中臺元件,快速組合出在線的商業創新應用,並接入到社會化協同平臺之中。在不容易進行連線的場景中,還可以使用RPA機器人進行系統整合和資料存取。
當商業創新平臺構成,它的三大商業模式:IT業務、業務服務、金融服務將逐步生效。比如IT業務除了雲ERP、產業SaaS(零售雲SaaS、供應鏈雲SaaS、製造雲SaaS)為核心IT業務以外,還有兩項重要業務。一是智慧硬體解決方案業務。智慧產品、智慧辦公、智慧零售、智慧倉儲物流、智慧車間、智慧裝置、智慧模擬研發設計、智慧城市,都處處需要軟硬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二是資料服務,如供應商認證服務、社會化人力測評服務、企業績效產業對比分析服務等等。
可以說,圍繞商業創新平臺構建的產業鏈條也清晰起來,整個資訊服務供應商也將越來越活躍。
●金蝶國際:資料及智慧分析平臺
2019年,Gartner提出EBC概念,其主要包含客戶體驗平臺、資訊系統平臺、物聯網平臺、生態系統平臺和資料與分析平臺。金蝶國際針對EBC平臺建立了成熟度模型,如圖2所示,要在企業內部構建如此完整的體系,首先需要構建數字化的基礎,即將“外圈”的六個模組新興技術、可支援SaaS拓展的平臺、整合戰略、強大的資料管理、敏捷治理、持續研發持續交付搭建好。而這就需要龐大、穩定的雲平臺支撐。
在此基礎上,數字化平臺從僅與客戶相關的平臺衍生為五大業務平臺:面向客戶的體驗平臺、面向員工的資訊系統平臺、面向萬物的物聯網平臺、面向夥伴的生態平臺和資料與智慧分析平臺。
以面向員工的資訊系統平臺為例,其核心就在於支援核心業務流程及資料的交換。對於許多企業來說,資訊系統平臺通常由一個或兩個主要的戰略ERP供應商主導。這個數字平臺與許多系統(例如ERP,CRM,PIM,OMS,製造和供應鏈)整合在一起。資訊系統平臺必須為所有主要功能公開API服務。透過這種方式,這些系統之間能夠動態地交換資料,不同的流程可以在後臺和核心系統中得到支援和更改,其他平臺(客戶體驗、物聯網、生態系統、資料分析)的功能和服務也可以得到支援和更改。這是支援數字業務動態性和麵向外部性的關鍵因素。
那麼,企業具體如何應用EBC向管理要效益呢?徐少春曾在金蝶國際的開發大會上介紹,有兩個途徑:
第一,透過數字化實現運營最佳化。藉助EBC的五大平臺來不斷提升客戶體驗的水平、員工的效能、生態的協同、萬物的互聯、分析決策的能力。數字化運營最佳化,以響應市場需求、渠道變化等,或者增強業務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而透過數字化運營,企業端到端運營的效率將會顯著提升,戰鬥力也會提升。
第二,用數字化進行商業創新。企業透過形成自己的數字化產品,將這些產品放在網際網路平臺上變成流量收入,最後形成企業的資料產品,從而形成平臺經濟。數字化讓企業有了全新的產品或服務,新的收入來源或計費模式,推動商業模式發生了根本改變。
可以看到,對於SaaS服務商來說,數字化轉型的機遇之下,服務商們針對各自的專項基礎選擇的路徑也有所差異,但歸根究底,其本質都是期望打造出能夠滿足各型別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升級需求,並且能夠為下一個5年、10年奠定數字基礎。
用友網路董事長兼CEO王文京就曾在2021年中國SaaS大會上發言:企業軟體正走向更高階的形態,以SaaS為代表的XaaS成為了數智化階段產業、產品和服務的新的形態,用友希望透過商業創新平臺(BIP,Business Innovation Platform),使能企業商業創新。在這種新形態下,企業軟體為客戶、產業、廠商帶來了更大價值。
《2022中國企業數智服務市場趨勢洞察報告》①指出,國內企業級服務市場正處在高速增長狀態,截止2021年底總體市場規模達到3.6萬億,今年年底預期突破4萬億,且預計2020〜2025年期間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0%。這場重塑數字化戰鬥力的帷幕已然拉開。
①數注:來源海比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