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杜甫的詩《春夜喜雨》中的句子,全詩是: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寫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春,杜甫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流離轉徙之後,終於在四川成都定居下來,過上了較為安定的生活。寫這首詩時,杜甫已在成都定居兩年,他親自耕作,深知春雨對莊稼和蔬菜的作用,因此在春夜降雨之後寫下了《春夜喜雨》這首詩。
首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開頭一個“好”字,稱讚春雨下得正是時候,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知時節”用擬人的手法,表現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和多情。“當春乃發生”是“好雨知時節”的具體表現。
頷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春雨在夜裡悄悄落下、滋潤萬物的情景。“隨風”寫出了雨的細小。“潛”字用擬人的手法,在描寫春雨悄悄落下這一現象的同時,刻畫出具體可感的春雨形象。“夜”字交代時間,同時照應“潛”。“潤”字寫出了春雨滲入泥土,滋養萬物的作用。“無聲”照應“潛”字和“潤”字,既寫雨無聲地落下,又寫雨無聲地滋養萬物。
頸聯“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寫雨中夜景。野外的小路和雲都籠罩在夜色裡,只有江上的漁船亮著一豆燈火。這兩句描寫的景物如同一幅美麗的水墨畫。
尾聯“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寫成都早晨雨後繁花盛開的景象。既是對雨後景物的真實描寫,又表現了春雨的潤物之功。
整首詩四聯八句,依次描繪了“好雨當春”、“春雨潤物”、“江船漁火”、“春曉花重”四幅圖畫,四幅圖畫又構成了一組美麗的春雨圖。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兩句描寫春風帶著細雨悄悄隨夜色降臨、無聲無息地滋潤萬物的自然現象,給人以溫馨舒適之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自己曾經受到過的良好教育和自己在良好教育中悄悄發生的變化,因此被人們廣泛用來形容良好的教育對人產生的影響。這兩句因此而成為流傳極廣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