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有一句流行語,叫“差生文具多”,說的是很多人做事盡整些沒用的,或者花裡胡哨的東西,注重了表面卻忽視了最重要的結果!
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很多人熱衷於給家裡添置各種網紅小電器,或者廚房用的鍋具,但是卻沒有耐心去踏踏實實提升廚藝,新鮮勁一過很多東西淪為“吃灰神器”!
而且很多網紅款的鍋具,只注重靠顏值和花哨的功能來吸引人們,對於生活來說,實用才是王道!
建議大家:廚房用的鍋具,買這4種就夠了,其它都是“白花錢”!
熟鐵鍋
廚房用來炒菜用的鍋具,名稱款式五花八門,生鐵鍋、熟鐵鍋、不粘鍋、貝殼鍋、八角鍋、不鏽鋼鍋、麥飯石鍋......
這些網紅鍋很多還打著德國、日本等外國的品牌,其實不但價格貴,還不如一口樸實無華的中華大鐵鍋好用。鐵鍋最大的優點就是健康無塗層,而且越用越好用!煎、炒、燜、煮樣樣都行。
鐵鍋分生鐵鍋和熟鐵鍋,生鐵鍋雖然保溫性好,但過於沉重,一般的家庭主婦單手根本端不起來。
相對來說,熟鐵鍋更適合中式廚房,鍋壁輕薄升溫快,日常炒菜顛鍋非常順手,而且炒出來的菜有股神奇的“鍋氣”,更加好吃。
鐵鍋的保養並不複雜,第一次開好鍋後,平時每次熱水洗乾淨後,可以用灶臺的餘溫烘乾或者用廚房紙巾擦乾。
比較高階的鐵鍋還做了滲氮窒化處理,防鏽防腐蝕能力更強。鐵鍋煎魚不破皮,煎蛋不粘鍋,完全不輸各種不粘鍋。
鐵鍋使用起來沒有什麼負擔,木鏟鐵鏟都可以放肆炒,不會像塗層鍋那樣擔心塗層脫落的風險。細節設計也很貼心,兩側還有導流口,倒湯盛菜時不會溢位流到鍋底。
搭配一個茶色玻璃鍋蓋,顏值也還是不錯的。手柄還自帶掛孔,不用的時候也可以掛起來收納。
雖然鐵鍋比較傳統,但對比現在那些花裡胡哨的鍋子,反而是最實用的。
砂鍋
鐵鍋比較適合炒菜,但砂鍋卻是燉湯的首選。砂鍋材質透氣,這是其他材質無法比的,所以燉的湯色香味俱全。
對於懶人來說,還可搭配現成的湯料包,在家輕鬆就可以煲出一鍋又靚又鮮的美味營養的滋補湯。
現在砂鍋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老土,胖墩墩的呆萌可愛,大砂鍋還搭配一個小燉盅可以做隔水燉,簡直是南方人的最愛。
質量不好的砂鍋很容易在急冷急熱時炸鍋,但這種鵝卵石砂鍋採用透鋰長石,可以在20℃~400℃之間冷熱交替,耐熱性很好還能防乾燒。即使是燒熱鍋子後立即用涼水衝,也不會開裂或爆炸。
小燉盅有500ml,恰好是一人的份量,內蓋和外蓋的雙蓋設計,能更好鎖住營養和美味,還能當碗用。
當然,砂鍋還是做煲仔飯的絕配。相比其它烹飪方式,砂鍋受熱、導熱均勻,燉湯更能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香濃可口。
尤其是對於愛喝湯的人群來說,砂鍋是廚房裡不可缺少的一種鍋具。
電蒸鍋
相比傳統的不鏽鋼湯鍋蒸鍋,電蒸鍋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預約和定時,不需要人在旁邊看著,也不用擔心會幹燒。3層12L大容量設計,可以滿足家庭的更多需求。
平時用它蒸包子饅頭,或者蒸水蛋、螃蟹等非常方便,出蒸汽的速度很快。因為外蓋是透明設計,可以很方便清晰看到食材烹飪時產生的變化,食物狀況一目瞭然。
每層的蒸格可拆卸使用,這樣蒸一些體積比較大的食材比如魚或整隻雞,或者大碗粉蒸肉之類的也非常方便。
個人最喜歡它的還是預約和保溫功能。因為家屬經常加班回來得比較晚,這個電蒸鍋可以設定10分鐘~3小時之間保溫,能來熱飯菜非常省心,回來就可以吃到熱乎乎的飯菜。
可拆卸式設計,蒸格和接水盆都可以拆下來清洗,清潔維護比較省事。也不佔用廚房檯面太多空間,實用性非常強。
電壓力鍋
對於小戶型廚房來說,這種“一鍋雙膽”設計的電壓力鍋,要比傳統的電壓力鍋更加實用!搭配一個不鏽鋼內膽和一個不粘塗層內膽,相當於一個電壓力鍋+電飯煲。
使用方法也非常簡單,放入不同的內膽,透過面板上的撥動開關,就能切換到對應的高壓鍋或電飯煲工作模式。
同時液晶顯示屏也會顯示對應的工作程式,壓力鍋模式:有煲湯、燉肉、豆/蹄筋、煮粥、無水焗等功能,電飯煲模式有:精華飯、快速飯、營養蒸、蛋糕、保溫等,功能非常豐富。
採用球形內膽設計,受熱更加均勻,米粒充分翻滾攪拌,煮出來Q彈鬆軟。由於帶有微壓功能,煮粥更加鬆軟可口。
對於上班族來說,電壓力鍋最大的優點就是速度快,節省時間,而且比傳統的燃氣高壓鍋更安全。20分鐘一鍋脆甜可口的胡蘿蔔玉米排骨湯就做好。
膠原蛋白滿滿的豬蹄,使用電壓力鍋不但高效省時間,而且肉質入口即化,鹹香交融,這是其它鍋具不能媲美的。
內膽和鍋蓋都是採用食品級304不鏽鋼材質,鍋蓋分離設計,清潔起來也比較省事。
相比其它的廚電,電壓力鍋應該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電器之一了,提高下廚的效率,也豐富了菜品種類。
當然,選擇什麼樣的鍋具,還要視地域飲食習慣,家庭以及個人需要而定。但對於日常生活來說,廚房真的沒必要買太多鍋具,佔地方不說還浪費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