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一名高情商的幹部?
筆桿兒閱讀 2022-02-17 15:30
01
不否定對方的誇獎
女友:「沒想到你這麼優秀!」
一般回答:「沒啦,還行吧。」
教科書式:「那是,不然怎麼配得上你呀。」
爸媽:「最近考試成績不錯哈!」
一般回答:「沒啦,還行吧。」
教科書式:「可不是,看看是誰家的兒子。」
同事:「你今天穿的裙子好漂亮啊。」
一般回答:「沒啦,還行吧。」
教科書式:「是嗎?謝謝,你的大地色眼影也很不錯哦。」
朋友:「你家小孩真懂事!」
一般回答:「沒啦,還行吧。」
教科書式:「是嗎?你家孩子也挺乖的呀!有空帶來一起玩。」
面對別人的誇獎,普通人通常會條件反射地謙虛,這其實也沒什麼錯。只是「別人不會感到明顯的回饋」,好不容易醞釀的話題就這樣結束了?高情商人士的邏輯是這樣的:即「不否認對方的誇獎」。可以用反問接過對方的話,然後順著這個話題,反誇對方一把。這樣就很容易開啟話匣,雙方達到一個滿意的氛圍。
02
會站在對方的利益點說話
在家帶了一天娃的妻子看到丈夫悠然回家,沒好氣地說:
「趕緊去做飯吧,今天伺候小孩腰都累壞了!」
丈夫聽了一肚子火:
「我上了一整天班,比你還累呢!」
妻子委屈:
「孩子鬧騰了一天,一點都不省心。」
丈夫回懟:
「今天遇到個難纏的客戶,我都快被氣瘋了。」
夫妻倆都在述說自己的難處,直到天黑,才發現晚餐都沒做,孩子在哇哇大哭。
很多衝突都源於一方的主觀情緒化表達。也許初衷只是想讓對方幫個忙,但最後卻變成宣洩情緒。現在把場景還原一次,看高情商人群是怎麼解決問題的:
丈夫回家,帶了一天娃的妻子,想讓丈夫幫忙做飯。
高情商的妻子會說:
「你回來啦?我買了你最愛吃的小龍蝦,但我廚藝有限,你做的麻辣小龍蝦更好吃,今天的晚餐就交給你啦!」
興高采烈的丈夫:
「真的嗎?就饞這一口!等著,我馬上去做。」
要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少用命令口吻,少做情緒宣洩。多陳述事實而不是主觀判斷,站在對方的利益點說話。把想讓他做的事,變成他自己想要的。
03
在公共場合能淡定圓場
《嚮往的生活》是國內爆火的一檔真人秀,按照慣例每個明星都會幫忙幹農活。有一次陳赫作為嘉賓,來了後,黃磊讓他摘玉米,他說自己紫外線過敏,讓他劈柴,他說自己腰不好。在外界看來,好像陳赫在偷懶,故意讓黃磊難堪。而何炅突然問他:「昨晚拍戲到幾點?」陳赫:「凌晨5點。」大家這才理解陳赫,原來是昨晚拍戲太過勞累才這樣。大家都公認何炅高情商,這離不開他高超的臨場應變和緩解氣氛的能力。你看,這就是高情商說話的力量,一兩句話就把原本尷尬的場面挽救回來。
再舉個生活中的例子:
參加實習時,有次大老闆過來視察,請技術部的同事吃飯。
期間大老闆舉著酒杯來到我們這桌,所有人都舉起酒杯,一個同事卻突然說:
「抱歉,我不喝!」
當下所有人都鴉雀無聲,連大老闆都沒想到會出這種狀況。
就在這時,經理站起來,露出招牌式笑容,不疾不徐地對大老闆說:
「李總,這是我們分公司的臨時司機,待會還要負責送同事回家呢,所有人都能喝,唯獨他不能呀。」
同桌的同事都心照不宣,紛紛附和。
大老闆聽了,笑了笑:
「哦!我說怎麼回事,那就不勉強你了。」
你看,會說話的人總能在關鍵時刻表現突出,所以語言是一門高情商技術。
04
說話有「邊界感」
每次回老家,鄰居大媽就會「熱情」過來串門。剛開始只是簡單的問候,後面就變成猛烈進攻了,完全招架不住:
「XX,現在工資多少呢?聽說深圳消費高,每月兩萬才適合在那發展,你應該也有吧?」
「怎麼沒帶個女朋友過來?跟你一樣大的 XX 兒子都會打醬油了,差不多的就談了,要求別太高。」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類似這樣的人,和你熱情聊天,但說著說著話題就跑偏了。從剛開始的「吃飯沒」「放假沒」變成「一個月工資多少」「有物件沒」這就是典型的說話沒有邊界感的人。與人聊天,要清楚你跟他之間的關係,到何種程度。如果不是那種好到不分你我的關係,就不要問涉及收入、婚姻、資產等隱私問題。可以多聊聊個人興趣、熱點新聞等。
05
對不瞭解的事,不隨意做出評判
某知名主持人採訪幾個農村留守兒童,這些孩子成績優異,但家庭貧困,期間聊到伙食問題。主持人:你們平常吃什麼?小朋友:青菜。主持人:會有肉吃嗎?小朋友:不常吃。主持人:為什麼不吃肉呢?肉不好吃嗎?肉容易壞嗎?還是有其它原因?小朋友:因為沒有錢。主持人沒有了解清楚,貿然提問,導致場面很尷尬。
在現實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沒有清楚真相的情況下,就以偏概全,給別人下定論貼標籤。這樣做,相當於傷害別人還不自知。而且,有時你永遠都想不到一個穿拖鞋出門的人,有可能是個千萬富翁。你也想不到一個外表光鮮亮麗的人,是個揹負著鉅債的窮光蛋。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這樣一句話,可以與大家共勉——每當你覺得想要批評什麼人的時候,你要記住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優勢。真正高情商的人,懂得體諒別人的不易,不會隨意去評判一個人。即使是為朋友好,也不會直接開門見山,而是用委婉的方式,在不冒犯對方的情況下去表達。
06
能運用情緒控制場面
有個朋友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認識他8年,從未見過他在公眾場合發脾氣。有一次幾個朋友在一起吃飯,他卻直接和其中一人吵起來。說話音量比平常提升了十倍,尺度也比之前大了不少。著實把我們嚇了一跳!他這是吃火藥了?不過也就只有這次,朋友便恢復往日的好好先生。後來實在忍不住去問他,朋友說,在餐桌上罵的那個人是個老賴,欠了自己很多錢。屢次要債不還,只能出此計策。
能反過來駕馭情緒,而不是成為情緒的奴隸。並透過正確發揮情緒來達成目的,說的大概就是我這位朋友。很多人誤解了高情商的意思,認為做事圓滑,不發脾氣就是高情商。其實並非如此,真正的高情商是懂得自如運用情緒,用最小的代價,換得最大回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