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醫二院急腹症外科寧勢力教授團隊成功切除一枚20多斤重的惡性蠑螈瘤,解決了患者長期的病痛,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前段時間,一位四肢纖細卻腹大如球的小夥子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找到了大醫二院急腹症外科寧勢力教授。“憋得不行了,大夫。”近幾個月來,小夥子頻繁便秘,有的時候甚至兩三天都排不了一次便,這次更是四天沒排便了,而且患者近半年來體重明顯減輕,一米七幾的個頭體重僅有70餘斤。寧教授查看了患者的CT檢查結果,顯示腹腔記憶體在巨大軟組織團塊影,伴隨腸管擴張積氣以及滲出性改變積液。
CT顯示腹腔內巨大佔位
透過詢問得知,小夥子早在半年前就在當地醫院查出腹腔佔位,輾轉了多家醫院就診,均認為手術風險高,難度大,難以施行手術,家屬無奈之下選擇回家保守治療,近半年來嘗試各種治療方法,喝了多種湯藥,並未見效。後多方打聽,輾轉來到大醫二院。患者情況不容樂觀,寧教授第一時間將小夥子收治住院。
患者入院後完善各項檢查,增強CT提示腹盆腔巨大佔位,腹腔右側部分腸管管壁與腫瘤邊界不清,左腎受壓畸形。由於腫物巨大,與周圍組織關係十分密切,上達劍突下,下至盆腔。寧勢力教授根據患者的病史及相關輔助檢查結果進行了全面的評估,決定為患者實施腫瘤切除手術。然而巨大的佔位無疑增加了手術難度,急腹症外科羅福文主任高度重視,多次召集全科進行術前討論,準備了多種應急預案。
患者腹部高高隆起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手術如期進行,術中由麻醉科經驗豐富的楊海濤教授保駕護航,術中可見腹膜後巨大腫物,大小約40*30cm,大網膜、部分小腸、乙狀結腸與腫瘤黏連嚴重,考慮腫瘤侵犯。由於腫瘤與周圍組織及腹主動脈、下腔靜脈等大血管關係十分密切,整體剝離困難,寧教授當機立斷,決定分次切除腫瘤,並將受侵的左腎、乙狀結腸及小腸一併切除。術中另見下腔靜脈長達5釐米的癌栓,羅主任果斷將下腔靜脈阻斷並剖開血管,將癌栓取出。
整個手術歷時近5個小時順利完成,切除的腹腔巨大腫瘤重達20多斤,術後患者體重不足50斤,在病房護士精心的護理以及快速康復(ERAS)理念的實施,小夥子快速恢復,順利出院。
術後患者複查恢復很好,特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術後病理回報為梭形細胞腫瘤,腫物與腸周脂肪、輸尿管粘連,考慮為惡性蠑螈瘤。惡性蠑螈瘤是一種十分罕見的高度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僅為百萬分之一,是含有橫紋肌成分的惡性周圍神經鞘膜瘤,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包括面板、頭頸部、縱隔和內臟等。早期生長緩慢,可無症狀,中晚期生長迅速,體積一般較大,惡性蠑螈瘤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由於腫瘤惡性程度高,所以容易復發及轉移,巨大佔位與周圍組織關係密切,需要極其準確的掌握解剖結構,妥善處理周圍臟器,對術者的要求極高。
科室介紹
大醫二院急腹症外科是一支既有傳承又有創新的學科團隊,是普通外科的亞專科之一,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遼寧省重點學科、大連市一級重點學科。自2013年建科以來,始終堅持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成為醫院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濱城百姓口口相傳的“外科名片”。科室依託高精尖技術,以微創精準為方向,致力精細化特色發展,以收治腹部危急重症及複雜疑難疾病為特色,將無數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科室貫徹快速康復理念,以微創治療急性腹痛疾病為主導,熟練開展達芬奇機器人胃腸腫瘤手術、完全腹腔鏡下直腸癌、左半、右半結腸癌根治術等。憑藉率先採用外科技術聯合多種新技術治療急性複雜性腸梗阻獲得遼寧省醫學科技獎,獲得業內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