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鳥類有千千萬萬種,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其中的一種鳥類,它被稱之為世界上“最腹黑”的鳥類,這究竟從何說起呢?據說,該鳥類不會做窩,也不會孵卵,被稱之為寄生鳥。
那該類鳥究竟是什麼鳥呢?又到了揭曉謎底的時候了,它就是大杜鵑,俗名就是我們所說的布穀鳥,據瞭解,布穀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非常多見的,它廣泛分佈於北邊半球,因此就我們國家的地理位置來看,在每一個省份我們都可以見到布穀鳥,大杜鵑的身影。
那麼“腹黑“又是從何而來呢?要解釋該“理論”我們就得從大杜鵑的繁殖期說起了,我們的大杜鵑是沒有自己的巢窩的,他們在臨近產卵的時候就會模仿其他鳥類的宿敵的叫聲,然後將其他鳥兒嚇走,自己在這短暫的期間進行產卵。
我們知道,動物也是非常聰明的,具有特別大的靈性,大杜鵑在人家的窩內進行產卵,數量的不正確必定會引起其他鳥兒的懷疑,因此大杜鵑為了自己的後代可以順利地破殼而出,就會趁機將原來窩裡的蛋擠下去,從而來掩護自己的卵,這麼看來,大杜鵑確實是夠“腹黑”的。
但事實上,大杜鵑的腹黑絕不止於此,在他們剛出生的時候,“腹黑”就好像已經刻在他們的骨子裡,在基因裡遺傳了。
這又怎麼解釋呢?剛剛成為雛鳥的大杜鵑背後有一個敏感的部位,利用該部位他們可以感受到其他鳥類的存在部位。
在他們剛剛破殼而出的時候,他們就會將窩裡其他的卵或者是雛鳥進行“清除“,而這一清除的手段也可以說是非常殘忍,他們拼命地將這些雛鳥以及還未孵化的卵擠出巢窩,自己一人獨自霸佔。
更加過分的是,雛鳥在別的窩裡因為不斷髮出乞求食物的叫聲而得到了其他鳥類的飼養。在他們長大成人之後,可能是基因裡自帶的那種習慣於單獨行動,他們會果斷地離開飼養他們長大的“媽媽們“。我們知道,烏鴉尚有反哺之情,但是大杜鵑就是像我們看到的這樣自私。
當然了,我們在抱怨這種不同於人之常理的同時,我們還應該要明白的一個事實就是,對於生物界的生存一直以來都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有那些足夠強大的物種才能得到最終的存活。所以,這麼看來,大杜鵑的這一行為似乎已經可以被我們適度地諒解了。
但是我們人類不同於動物世界,對於這世間的一切我們都應該存在一種共情心裡,我們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要有善心、有感恩之心,並且相比於動物世界來說,我們人類的世界擁有更多的善意以及溫暖。
當然了,我們在維護人與人之間友好交往的基礎上,還要維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美好的人世間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來共同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