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脹已經處於近40年高位,通脹的結果是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底層生活更加困難,社會矛盾空前對立,如果不採取方法抑制通脹,美國社會就很容易被撕裂,就像明朝末年的大通脹,造成全國烽煙四起一樣。
抑制通脹採取最多的方法就是加息,讓市面上多餘的錢迴流到國家手中,但這種迴流是需要條件的,如果利息過低,達不到迴流的目的,如果利息過高,按照美國之前的發錢速度,很可能會把國家給淹沒,並且傷害實體經濟的發展,導致更多的工廠關閉,更多的人事失業。美國現在的企業還沒有從疫情中緩過勁,所以這次加息是溫和的,作用不會特別大。
聯想到近期俄烏事件,實際上也是與美元的加息關係密切,因為拉動經濟的方式,典型的有四種,一是把錢放在股市,但前提是這個股市必須是擁有高科技可以降維打擊的那種,要不然很容易就會破,為什麼美國的股市中隨便幾家高科技公司都是幾萬億美元,要換成一般的公司這種泡沫很快就會破了。二是把錢放在基建領域,美國1929年的大蕭條就是走的這個路子,我們2008年的4萬億也是這個路子,因為當時我們是出口導向型,出口已經佔經濟的百分之七十,外國發生危機後,如果我們不搞大基建,就會像1929年的美國供大於需,發生通縮,這部分錢必須要管好,要不然很容易流進房地產這個大的蓄水池。三是把錢放在債市,這是失去了前兩個方法以後的最優解,像日本,它在半導體領域失敗了,所以他的股市撐不起來這部分錢,日本80年代末房地產泡沫破裂以後,也失去了基建這個方法,那個時期基本人人有貸款,貸款透支了未來20到30年的消費力,所以日本人的買房意願很低,又因為日本是負利率國家,存錢進去要收利息,只能把錢跑到債市裡面,用債市來拉動經濟。最後一種就是發動戰爭,只要戰爭的機器一開,就會造成巨大的需求,上個世紀30年代日本也遇到了產能過剩,它沒有搞大基建,而是透過發動戰爭造成大需求,國內的經濟可以告訴運轉,可以解決就業,可以圍繞戰爭發展各類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