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創業板IPO“留級生”江蘇協昌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昌科技”)回覆了深交所第二輪問詢。
協昌科技主要從事運動控制產品、功率晶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應用於電動兩輪車領域,近三年市佔率保持在14%-18%之間,公司營收和淨利潤也穩步提升。不過自2020年6月創業板IPO申請被受理以來,協昌科技至今僅完成了兩輪問詢,用時遠超2020年創業板IPO稽核從受理到過會的平均用時60天。在專利被質疑侵權、研發費用率遠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情況下,協昌科技的IPO之路堪憂。
涉及侵權訴訟糾紛
在招股書中,協昌科技指出,公司高度重視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和成果轉化,並透過智慧財產權的形式對核心技術進行保護,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經取得專利證書186項,其中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77項,同時擁有軟體著作權4項。同時,協昌科技強調,公司相關核心技術均為自主研發所得。
然而,在第一輪問詢回覆中,協昌科技表示公司涉及5起專利侵權訴訟糾紛,原告方均為廣東高標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高標”)。廣東高標訴稱協昌科技侵犯其擁有的特定專利並要求公司停止侵權行為、賠償其經濟損失等。其中,1起起訴已由廣東高標於2021年8月申請撤訴並由主審法院作出准予撤訴的裁定,其餘 4 起訴訟案件尚在審理中。上述4起未決訴訟廣東高標合計訴請金額約9440萬元,約等於2020年協昌科技的淨利潤。
半年過去,上述訴訟糾紛有何進展?深交所在第二輪問詢中要求協昌科技說明上述訴訟案件對公司生產經營可能產生的影響,分析是否存在侵犯廣東高標或第三方智慧財產權的情形。
回覆顯示,截至目前有3起案件已完結,均經主審法院裁定予以撤訴。一審已判決駁回廣東高標訴訟請求且提起上訴案件3起。協昌科技尚未收到二審法院進一步通知或可能的專利無效宣告相關行政訴訟通知。
而對於上述已完結的3起訴訟糾紛,協昌科技強調,不存在公司與廣東高標方以口頭溝通或書面形式達成和解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要求協昌科技說明目前是否仍在使用涉訴專利及產品,協昌科技僅表示涉訴產品因產品型號更新迭代最佳化等因素均已停止生產,並稱涉訴產品的生產銷售情況已申請豁免披露。
此外,協昌科技相關專利侵權訴訟糾紛中採取了訴訟保全措施,涉及財產保全500萬元。
研發投入總體下滑
據招股書披露,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協昌科技分別投入研發費用1257.31萬元、1329.87萬元、1418.76萬元和700.15萬元,研發投入分別佔總營收的3.18%、2.84%、2.93%和2.75%,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重總體下滑。
研發及技術人員學歷方面,目前,協昌科技有57位研發技術人員為大專及以下學歷,佔比達76%;本科16人,佔比21.33%;碩士及以上僅有2人,佔比2.67%。2018-2020年,協昌科技研發技術人員薪酬平均值分別為7.9萬元/年、9.18萬元/年和8.58萬元/年,低於同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平均薪酬。
記者發現,與同行業企業無錫新潔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潔能”)相比,協昌科技研發技術人員學歷佔比低於新潔能。新潔能相關產品型號數量合計超過1500種,覆蓋高壓、中壓、低壓等,產品線豐富。而協昌科技產品型號數量僅約200種。
深交所對協昌科技的研發能力也十分關注,在第二輪問詢中要求協昌科技說明技術研發水平與研發投入之間的關聯關係、研發費用投入較低是否會對發行人的產品競爭力產生不利影響。
對此,協昌科技表示,公司和新潔能都專注於MOSFET(即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功率器件)領域,差距主要是由於具體業務定位、產品型號規格等存在一定差異。公司在功率晶片業務方面踐行“小而精”的經營策略。
雖然協昌科技在MOSFET領域已經開發出相關產品,並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但從市場佔有率來看,協昌科技還面臨一定挑戰。據瞭解,功率晶片行業市場容量較大,行業內企業眾多,市場集中度較低,規模以上的企業約有2000家,競爭較為充分。近年來,僅有國海證券研究所曾測算過2019年我國MOSFET市場規模,約26.4億美元。以協昌科技2019年功率晶片業務營收計算,市場佔有率僅為0.51%。
面臨一定壞賬風險
招股書資料顯示,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協昌科技存貨金額分別為5996.65萬元、6264.6萬元、4536.72萬元和7240.76萬元,佔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3.13%、17.82%、10.37%和13.39%;存貨週轉率分別為5.71、5.23、6.21和2.93,總體成下滑趨勢;同時,公司庫齡3個月以上的功率晶片庫存商品的餘額分別為581.94萬元、890.23萬元和1099.53萬元,逐期走高。
深交所問詢了協昌科技出現上述情形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因技術更新迭代而未能出售的情形,並結合期後結轉情況分析對該部分功率晶片庫存商品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充分性。
協昌科技認為,庫存變化是公司根據行業景氣程度變化、自身內部配套安排等因素而相應調整備貨節奏所致。隨著公司運動控制器業務規模擴大,存貨規模可能進一步增加,並影響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如果未來出現由於公司未及時把握下游行業變化或其他難以預計的原因導致存貨無法順利實現銷售,且其價格出現迅速下跌的情況,將對公司經營業績及經營現金流產生不利影響。
2019-202年及2021年6月末,協昌科技功率晶片庫存商品的存貨跌價計提比例分別為1.65%、4.7%和1.23%,波動明顯。
據招股書,協昌科技還存在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總額較大的情況,面臨一定壞賬風險。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協昌科技應收賬款原值分別為0.8億元、1.22億元、0.81億元和1.41億元,計提壞賬準備分別為524.03萬元、800.95萬元、683.58萬元和994.51萬元。截至2021年6月底,協昌科技仍有1.31億元應收賬款未收回。
本次IPO,協昌科技擬募資4.21億元,投入運動控制器生產基地建設專案、功率晶片封裝測試生產線建設專案、功率晶片研發升級及產業化專案和補充流動資金。
截至目前,“留級生”協昌科技仍停留在問詢階段,協昌科技能否成功上市,本報將持續關注。
*凡本網註明來源為“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影片資料,版權屬於中國能源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作品,版權歸原創者所有,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