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房價下跌對剛需來說是一大利好,因為此時他們能以更低的預算價格買到更稱心的房子,但房改二十年來,人們“買漲不買跌”的購房觀念未曾改變,因為在房價下跌時購房,萬一房價繼續下跌,自己就當之無愧變成了“接盤俠”;更何況房價本來就不便宜,大部分人都是藉助貸款才能成功買房,一旦失手自己未來幾十年都要為一時衝動的決定買單,所以房價下跌很值得購房者關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房價要下跌,會出現以下4大訊號,當你所在的城市出現2個以上,一定要考慮好再決定是否買房:
第一,人口外流嚴重
需求會影響價格,房子的質量和配套再好,如果沒有人接手,也凸顯不出任何價值。當我們所在城市的人口不斷外流時,大家就應該知道,此處的住房需求正逐漸減少,未來的房價必然會下滑。
房價長期看的是人口,人口多的城市,各種配套會不斷完善,這也是為什麼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和小縣城相差如此大的原因之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不妨把買房的目光放在人口流入量多的新興城市,隨著我國三胎政策的逐步開放,有龐大人口基數的地方,房價大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二,房屋成交量下滑
決定房屋成交量的必然是人們的購房意願,在國家房住不炒政策的影響下,房子的居住本性日漸凸顯,如果一個城市的房屋成交量下滑,說明此處的住房需求逐漸飽和,屆時不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都不容易賣出,最終房價只能一跌再跌。某地近幾年的房屋成交量在當地的房管局或官網都能查到,買房前我們不要忽略了這一點。
第三,開發商連續退市
不少開發商在房地產行業摸爬滾打了很多年,對房價的漲跌也有著自己的經驗判斷,如果不是房價大跌,他們不會輕易退出自己親手打下來的市場。如果某地的開發商開始連續退市,說明該地的房價有可能要下跌,因為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只有經濟基礎才能決定上層建築,作為購房者的我們一定注意,如果不是買房對自己來說不是十萬火急的事情,不妨先擱置自己的購房計劃,待到房價穩定後再入手也不遲。
第四,房鬧不斷髮生
“房鬧”坐實了房價下跌的事實,假如我們是那些剛買了房,房價就開始下跌的新業主,相信若不是房價下跌太厲害,自己也不願意冒著可能違反犯罪的風險去售樓處鬧事。如果一個地方頻發房鬧,人們的購房熱情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如果沒有政府的及時干預,房價繼續下跌也是有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