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肉友問唐長老:多肉是按年份上色嗎?
通常來講肉友們最關心的問題有兩個,其一是自己入手的多肉能不能養活?若是多肉不能養活的話,那其它一切說起來都毫無意義可言。其二則是自己的多肉能否養出較好的狀態?多肉養活了,我們自然就有更高的追求——讓它們達到很好的狀態,這樣既能提高觀賞性,同時又可以讓我們的內心得到極大的滿足(收穫滿滿的成就感)。
多肉是否養的年份越久就越容易上色出狀態?
根據我的瞭解,我們平常所見的大部分多肉確實是養護時間越長就越容易上色出狀態。就拿下圖我這盆銘月來說,前幾年它的狀態也不咋地,但隨著養護時間的增長,其莖稈木質化以後就一直保持著較好的狀態,就算夏季也不怎麼褪色(夏天我也是直接露養的)。要知道我這裡的氣候條件並不好——基本沒有四季之分,只有冷熱兩季可言,而銘月能長期保持狀態,也足以證明養護的年份越久多肉就越是容易上色出狀態。
當然影響多肉上色的並非只有時間,還有其它因素,比如以下5點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多肉狀態,若是忽略掉的話,那我們所養的多肉可能就沒有辦法達到較好的狀態了。
一是多肉品種。對於氣候條件和養護環境不好的肉友來說,多肉品種的選擇非常重要,像我現在就不養蒂亞、冰梅、薄化妝和阿爾卑斯月影等品種,因為我這裡根本沒有辦法養出狀態來。相反我會優先選擇魯賓、紅寶石、唐印、火祭和紫樂等多肉品種,即便無法給予它們充足的光照,但養護時間長一點它們也能輕鬆上色。
二是氣候條件。昆明和曲靖等多肉“開掛區”的肉友之所以能輕輕鬆鬆地將自己的多肉養出很好的狀態,主要就是佔了地理的優勢——那跟多肉原生地一樣的氣候條件(冬暖夏涼外加光照時間長),想將多肉養醜都不容易。
三是充足的光照。雖然上面我說有些多肉品種即便養護環境光照不是特別充足也能上色,但對於大部分多肉而言,沒有充足的光照它們一年四季顏色就跟青菜差不多。我有一位相識多年的朋友,她家住昆明,也喜歡多肉,但沒有辦法露養,所以她養的多肉狀態還沒我的好,每次我都嘲笑她辜負了多肉“開掛區”的名頭。
四是選盆和配土。若是氣候條件好且養護環境光照充足的話,對於選盆和配土自然沒有太高的要求,就算拿個破塑膠盆再弄一點園土也能將多肉養好。只不過擁有如此優越養護條件的肉友畢竟是少數,故而想讓我們的多肉更容易上色出狀態的話,就需要選擇透氣性較好的花盆以及排水良好的顆粒土來栽種才行。
五是水分的控制。像我這種“逆開掛區”的養護條件多肉也能達到不錯的狀態,除了品種的選擇之外,還有就是水分的控制——冬天我的多肉基本都是露養的,且整個冬季很少澆水,就讓它們一直旱著,只有葉片軟得特別厲害的時候才稍稍淋一下雨。
本文由唐長老多肉札記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路),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